(邢臺市南康莊小學,河北 邢臺 054000)
語文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對知識建立深刻印象,一般都會給學生布置很多的課后作業、課后練習題,讓學生在實踐中總結問題,發現自己的學習漏洞。可是不少教師過去的習題設置比較模板化,沒有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化要求。為了改變這樣的問題,教師就需要重新優化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有效性,改善教學問題。
按照課后習題的類型和內容來看,教學中,并非所有的題目都要做課堂講解,很多內容可以放在學生的自主訓練環節,用學案或是習題的方式增強學生知識理解和學習儲備。學案的編制必須科學設計、綜合考慮[1]。要合理把握教學對象、教學問題、教學內容,合理制定教學目標、教學計劃。要考慮好教學起點以及教學要求,并明確教學起點和教學終點之間的差距。
從小學語文的課后習題類型來看,其包括語言積累、表達訓練、語句理解、朗讀理解等內容。教師教學中有必要根據這些題的特點和內容,布置適合學生情況的學案[2]。
如學習《北京的春節》,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教材編纂者的想法是讓學生能夠掌握這一課所要傳達的內容,掌握文章寫作流程與順序,要明白其中的寫作手法尤其是寫作意義。要根據文章語段表達特點,在自創、遷移中敘述自己是怎么過春節的。在比較閱讀中感悟與理解不同寫作手法,為創作單元作文鋪墊。有了充足準備才能夠體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愿意學習,這才是語文教育的目標[3]。
學案設置中,教師可以設置這樣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閱讀完文章以后,你覺得有哪些字詞容易念錯、寫作,比如__。第二個問題用上網調查的方法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時間__。說一說我國春節都有哪些風俗習慣,你喜歡那些習慣。文章給你的哪一點印象比較深刻,原因是什么。第四個問題,學習這一課以后哪部分印象深刻,覺得那一部分寫的詳細,為什么說這么寫比較好。第五個問題,文章寫作手法是什么,對自己的創作有什么啟發意義。
用一系列的問題引導,突出習題價值,讓學生使用習題先行自主預習課文,這對學生的后續學習有很好的幫助。
相較于學習知識點來說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好的方法能夠讓學生更順利的成功。課后習題當中有非常多的思考題,這些思考題可以啟發學生,讓學生獲得非常多的問題解決途徑。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這些資源的利用,達成減負增效學習效果。
首先要明確其中的探究點以及原委。《老人與海鷗》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要明白,這一課講解的是老人和海鷗之間的感情。課后的問題是默讀課文并說一說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結合課文和學生討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個問題很有學習價值,掌握了這個問題對于學生明白課文宗旨具有很大的幫助。此時教師可以重新設計課文自然段,設計問題貫穿全文,比如老人在課文中都做了哪些事情。學生這時候就會順著這個問題閱讀,并自己批注和尋找關聯內容。學生在實踐思考中發現與明白了老人和海鷗之間的感情,明白了老人有多么喜愛海鷗。
其次教師要巧用方法突破教學難點。如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時候,因為這一篇課文與學生相距的年代比較久遠,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遇到很大的問題。課文后面有這樣的問題,文中有那些深刻句子。這類問題的作用就是讓學生順著文章這些句子串聯上下文背景。教學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搜集魯迅先生的工作資料和文章背景。結合句子理解情況交流資料上的內容。學生這時候就會明白碰壁的原因。在看到四周黑洞洞的時候明白了作者是在痛斥舊社會。
最后要把握內容提綱挈領。如學習《少年閏土》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問題,作者和閏土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這個問題的作用是讓學生能夠縷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其中的主要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大膽的使用這個問題,帶領學生總結事件段落,縷清文章關系與思路。
結語:要強調的是,課后習題對于學生學習知識具有很大幫助。語文教育比較直觀,內容和生活聯系密切。之所以許多學生認為學習困難,是因為沒有明確的思路。課后習題不僅可以為學生預習、鞏固知識提供幫助,同時還能夠捋順學生的大腦,幫助學生找到文章中心線、中心點,提高理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