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工淋 劉轉轉
(河北醫科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我國歷史上經歷了很長的革命斗爭時期,而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都有激勵著當時人們奮勇向前的精神文化,包括“西柏坡精神”“井岡山精神”以及“延安精神”等等。這些精神對于當時的人民和民族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也正是這些精神的世代傳承,培育出了我國所獨有的優良革命傳統。這些內容都詳細記錄在了革命歷史檔案當中,盡管現在我們處在沒有硝煙的和平年代,但仍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多方面的考驗,而這些珍貴的革命歷史檔案能夠成為映照我國發展的一面鏡子,成為促進我們反思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其中所具有的優秀精神文化也是人們不斷提升自身的精神食糧之一。在現有的基礎上,對革命歷史檔案展開更加深層次的開發和利用,能夠為后續我國對于傳統革命歷史以及優秀文化的傳承奠定堅實的基礎,進而轉化成為作用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推動力。
在文化傳承視角下,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對于革命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效率,應當在現有的基礎上強化開展對于開發利用方式的創新工作,革命歷史檔案資源涉及到的內容較為廣泛,包括經濟、人文以及歷史等等。與此同時,檔案館展覽、主題教育以及紅色產品也都是基于這些學科所開展的。但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之下,這些傳統的方式已經難以同當前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以及消費需求相適應。從目前來看,革命歷史檔案的利用者主要包含兩方面動機,一方面是為了在其中尋找相應的憑證,以起到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則要是尋找參考依據,從目前來看,絕大部分革命歷史檔案的利用者都是出于尋找參考依據這一需求動機進行檔案利用的。積極尋找前輩在歷史上所留下的光榮印記,能夠幫助人們對歷史產生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和解讀,進而在不斷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將這種優秀的精神以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例如,我國某市檔案館于2019年開展了“行走紅色路線、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初心傳承主題活動”,組織全館工作人員以及有意愿的群眾重走紅色路線,并在過程中回顧紅色歷史,重現革命歷史的點點滴滴。同年,該檔案館聯合該市博物館共同舉辦了以“戰爭與歷史”為主題的展覽,這些活動的開展能夠同絕大多數人民群眾在文化休閑方面的相關需求相符合。筆者建議其它地區的革命歷史檔案資源也可以采取這種同博物館以及文物館等相關機構展開合作的形式,并積極組織開展相應文化傳承活動,進而切實展現出革命歷史檔案的文化休閑功能。
近些年來我國現代化信息技術水平逐漸提升,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包括云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等新興技術的加持。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呈現出了明顯的科技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趨勢,所以革命歷史檔案資源在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也應當積極迎合這一趨勢,唯有如此才能夠適應時代發展,使其歷久彌新充分體現出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文化傳承價值。現如今我國部分檔案館機構在開展對于革命歷史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已經開始認識到了互聯網技術的重要性,并逐步構建起了相應的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對于云計算技術的靈活運用,能夠使各地區實現對于革命是檔案的信息資源共享。再加上大數據技術的結合使用,能夠幫助相關檔案管理人員充分在相關訪問控制以及數據加密技術的基礎上,高效實現對于革命歷史檔案資源的保密管理工作,進而最大限度減少在其他方面所投入的各類不必要的成本,并實現其個性化服務水平的優化提升。
良好的宣傳工作是實現對于革命歷史檔案資源更加高效開發利用的重要基礎內容,結合近些年來的發展來看,宣傳工作的概念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而當前在革命歷史檔案資源的宣傳方面則主要指的是運用新媒體來展開宣傳工作,新媒體是一種新興媒體,包括短視頻、微信以及微博等,其是相對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從本質上來看,新媒體其實是一種環境,涉及到當下各種多樣化的數字化媒體形式,由于新媒體本身有著即時性、互動性、靈活性以及參與性更強的優勢,所以人們在網絡時代中更傾向于運用新媒體獲取新聞資訊。革命歷史檔案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也應當強化采用新媒體手段,進而發揮出更加快捷和方便的優勢,最大限度擴大革命歷史檔案資源所具有的影響力。以我國某革命歷史檔案館為例,其不僅僅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在線下組織開展了革命歷史檔案展覽,還在微信公眾號、微博、官網中上傳了不少檔案資料,并進行了相關報道,值得一提的是,該革命歷史檔案館首次采用了抖音短視頻中的直播功能,由主播帶領線上觀眾進行參觀,并即時講解,直播短短1個小時,便有累計70萬人次的觀看,極大程度上提升了檔案資源的影響力,有助于紅字資源、文化與精神更為深遠的傳播與傳承。
綜上所述,積極開展對于革命歷史檔案資源的深層次開發,能夠有效豐富當前社會的文化內涵,并使其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促使人們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不斷傳承其中所包含的優秀文化,這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