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康
(鶴峰縣教育技術裝備站,湖北 恩施 445800)
新時期信息化時代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教學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初中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階段,如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重要。倡導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是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任務,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通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利用各種新式有效教學手段,全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積極思考和探索,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道路上有更好的發展。
高效的學習環境,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同時豐富教學資源,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促進作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創設條件,導入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進而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1]。教師將豐富的教學情境導入到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優化了信息技術學習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而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例如,信息技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為了學生對于本節課程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課前導入精彩的信息作品,比如制作完成的幻燈片、自制的網站等等,通過各種有趣的情景導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動手操作的欲望,進而為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基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課前導入方法,不僅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同時也引導學生保持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欲望,從而提高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水平。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積極創造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發揮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從而有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盡量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感知和探究,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課堂上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作為主導者,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和應用,利于學生發表疑惑和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2]。
例如,在學習“信息技術及其應用”一課時,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內容提出一系列問題,然后要求學生根據問題展開自主學習,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要求每個小組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和討論,幫助學生鞏固所掌握的知識,通過學生互相交流,彼此解決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了解到信息技術的基本含義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課堂上采用這樣的分組討論方式,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信息技術教學中有很多的知識都需要進行實踐操作運行,這些操作需要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逐漸掌握其技巧,進而提升電腦操作的熟練度,通過各種實踐操作,讓學生充分理解信息技術知識的實際應用和相關的注意事項。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前提,學會轉換角色,合理安排理論知識講解時間,同時也要為學生能夠進行操作創造更多的機會與條件,讓學生主動操作和學習,指導學生自己按照操作步驟,進而培養其觀察、動手和實踐能力,助力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例如,在學到“WORD基本操作”時,教師除了要對WORD基本操作的理論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之外,還需要創造實踐機會,讓學生通過對理論知識的認知進行實際操作,從而加深對WORD基本操作的掌握,同時能夠對其進行實際應用,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需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消除教學中出現的弊端,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營造符合學生特點的學習環境,注重學習內容的實用性,通過課堂開展互動討論和組織合作學習,從而引導學生把握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強化學生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