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 劉玉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學校,四川 攀枝花 617066)
物理,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對于養成學生核心素養有著重要作用,在初中階段,學生需要更好地完成物理教學,為自身全面發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隨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們對于教育的投資越來越大,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原有落后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要。所以,如何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讓學生更全面認識物理并高效學習,增添學習中的趣味性是一個新思路。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教育進行了多次改革,但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教師并沒有及時學習相關改革成果,依舊堅持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在課堂中以教師為中心進行知識講解,課堂教學的配合度太低,而對于許多抽象新知識,學生并不能及時掌握,雙方無法及時進行溝通,挫傷了學習積極性,如此一來,教育教學效率非常低下。
課堂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而在物理教學中,讓學生了解新知識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完全沒有機會去進行相關實驗,學生更無法參與進去,同時,初中生注意力只能短時間集中,在長期面對晦澀難懂的知識時,只會增加學生的壓力,產生逆反心理。
在經濟的飛速發展下,相關方面的科技創新能力也快速提高,相對于之前,現如今的小學生更早接觸到電腦游戲、短視頻以及其他誘惑,大大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相對于復雜的物理,這些東西顯然更受學生歡迎,且由于三觀未確立,自制力較差,容易沉迷其中,使學習積極性降低。
面對日漸激烈的競爭,學生需要從更小年級就開始努力學習,以應對高考,稍有落后,便會迅速拉開差距,這是很難去彌補的,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學生想要努力學習,只是沒有一個合適的方法。
在物理的學習中,對于學生個人思維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初中階段,剛開始接觸并需要在短時間內形成獨特的知識體系,對于未來的長期學習有非常大的助力,這時候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大部分教師依舊習慣于原有的教學模式,以老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學習為主,教育理念老套,無法發揮積極作用,反而挫傷了學習積極性,因此,需要教師適時學習先進方法,轉變教學思路。教師需要揣摩此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及時進行相關方面的創新,借助于教學器具、視頻和照片等,增添課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進行摩擦力學習時,不能只按照教材進行學習,可以提前播放相關視頻,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并交流各自間的看法,讓學生有了初步了解后,利用器材進行相關實驗,讓學生使用摩擦后的尺子去吸引碎紙屑,寓教于樂,讓學生充分參與并激發好奇心,在這種模式中加深對于新知識的理解和動手能力的鍛煉。
書本上的知識來源于生活。物理學習中,不能將二者割裂,讓物理學科高高在上,這只會會加深距離感,無形中增添學生的壓力,并且不利于新知識的認識與掌握。所以,需要將教學與生活相聯系,比如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關于慣性、摩擦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教材知識的實際應用,讓學生更好地去感受物理。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利于將相關知識具象化、生活化,增添趣味性。
在物理的學習中,需要掌握大量卻重要的基礎知識,教師常習慣于細致化講解,力圖將方方面面都涉及到,這就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但這種方法對于學生而言,缺少趣味性,是一個極其無聊的文字講解過程,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導致學生掌握不了必需的基礎知識,大大降低教學效率。教師需要明確自身所承擔的責任,不能只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在教授過程中,將師生雙方同等對待,掌握好教學節奏,及時提問并解答學生的問題,增加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驗活動增加趣味性。
例如,在進行壓力學習中,除了必要的實驗,注意時間的分配,將教學內容和方式更加豐富,相關知識了解、實驗操作、學生討論交流,通過學生的實際參與感受物理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無論何種教學思路,教師始終占據這重要地位,需要適時地進行引導學習,而不應只為完成教學進度,不思創新。通過不斷對先進方法的學習和思考,結合實際情況改變相關教學模式,以此來減少傳統教育中的弊病,除了基礎知識的掌握,還需要注意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掌握好課堂節奏,將初中物理教學與趣味性相結合,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