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長根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小璜中心完小,江西 撫州 331800)
小學教育不僅重視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同時對于音樂藝術的欣賞性也有極大的追求,而合唱教學便是小學音樂課堂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全面綜合思維素養,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所以這門課程的開展越來越被國家所重視。眾所周知,和諧的合唱要求歌唱者在歌唱時需要做到三方面的統一,首先要保證音準的準確性,第二個是聲音要達到統一,第三個是要產生情感共鳴,這三個要求對于處在懵懂時期的低齡學生,對于充滿好奇心的小學生而言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因此,本文結合實踐性教學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合唱效果。
興趣一直都是學生學習最為強大的動力,一個人只有當他對一件事物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的時候,他才會去選擇接近、認識、了解、研究它。對于小學合唱課程也毫不例外,剛剛接觸時,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都會變得有些難以適應、難以接受,而每一堂課都是孩子們的一次陌生探索過程,在經歷這個過程之前,老師就需要積極引導,加強課程導入,讓孩子們能夠欣然接受并且對它產生濃厚的合唱興趣,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欲望。
比如,在課堂中我們會學習到《草原上》這首歌,老師先進行情景導入,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的片段,在學生聽完之后,老師要提問同學:“你們聽了這首歌以后,腦子里會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可以展開自己無盡的想象去勾勒畫面感。”然后學生有的便會回答道:“藍天白云,綠草駿馬,是一幅美輪美奐的草原景色。”這時老師便可以引導學生:看到這樣美麗壯闊的景色,會情不自禁地想要唱歌去歌頌他們嗎?歌唱大自然,歌唱新生活。這個時候學生對這首歌曲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大的好奇心,之后就可以正式進入課程學習部分,一起來學唱一首關于這種景色的一首新歌《草原上》。除了這種方法,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優秀、經典音樂家以及作曲家的音樂作品、相關的音樂影視劇作品或合唱團的相關影視片段,讓學生積極地去鑒賞,探索其中的音樂魅力,培養他們濃厚的音樂合唱興趣,感受多聲部演奏歌曲的獨特魅力,產生情感共鳴。
眾所周知,對于新事物的認知感受,都要從最基本的方面去學習、去探索,而小學音樂的合唱教學也是如此,這個時候的小學生缺乏一定的合唱方面的技巧性知識,但是基本的音準、節奏對于有效開展合唱教學有著不可深測的重大影響。因此,老師要加強基本技巧的訓練,針對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因材施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準,幫助他們掌握音樂的節奏性以及基礎的合唱技巧,為他們的接下來的合唱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學習《小鼓響咚咚》的音樂教學時,老師需要準備一個小鼓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簡單的感受、敲擊一下,通過強弱的對比感受力度不同所展示的音樂感節奏的差異。然后老師讓學生聽音樂伴奏,并帶著他們跟其一起伴奏,在這個教學環節中,雖然沒有直接輸出有關拍子方面的理論知識,但是卻讓同學們在實踐中初步掌握了拍子的節奏感以及強弱的規律,為接下來的教學夯實了基礎。最后在組織鼓勵學生們一起演奏合唱,增強了音樂的層次性和整體感,當了解了這些基礎的音樂技巧后,合唱效果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合唱一定是對團隊意識極強的一項考驗,每個學生都渴望有平臺展示自己的潛能,在合唱教學中,老師就要考慮如何為學生搭建一個平臺,讓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合作能力、團隊意識,共同展示、共享音樂的和諧之美。
比如,在小學六年級時我們會學到《七色光之歌》這一課程,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們自行分組進行演繹合唱,看哪組最終取得的分數更高,這個時候就需要考驗團隊的合作意識,要知道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創編能力,所以每個組可以根據每個組的特色自由發揮,將每個組的潛能充分地展現出來。當然,在其演奏過程中,也可以加入器樂、舞蹈等,每個學生根據自己不同的優勢進行明細劃分,只要最終展現出來的成果是優秀的便可以取得最終的勝利。通過這種競技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有動力地去學習合唱,感受到合唱是和諧的藝術,需要多方的配合。
綜上所述,在小學合唱教學中,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合唱興趣為切入點,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為重點,讓其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活動,利用更科學的訓練方法克服教學中的困難,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和音樂水準,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