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媛
(江西省贛州市紅旗大道第二小學,江西 贛州 341000)
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能夠運用好多媒體會事半功倍,因此教師要學會如何將多媒體穿插在教學過程中,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也能夠運用周圍的各種資源,從而達到一定的效果。多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點。
在小學數學的培養目標當中,讓其對數學產生好奇心,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由于強烈的興趣愛好,而使得他們的求知欲增強,學習也非常地主動,因此要在教學模式當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對學習積極主動的好奇心【1】。
比如在練習“分數乘法應用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數學題目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從前有一位老人他在臨終前對三個兒子說,“我有10匹馬留給你們三個人,老大每次出力最多,因此分給他是總數的1/2,老二分1/3,老三分總數的1/9。”說完這句話之后老人就去世了,三兄弟要如何分,才能夠將馬在不分塊的情況下,完美的執行遺囑呢?剛好阿凡提騎馬路過,聽完事之后就哈哈大笑地說:“我來分!”大家知道阿凡提是怎么分這10匹馬的嗎?通過這樣的故事,利用多媒體的形式聲色結合地呈現出來,就能夠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夠誘發學生去主動地積極的思考問題。
有些數學知識是非常抽象難以理解的,小學生在剛剛形成數學思維的時候,很難用自己的思維去定性,因此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指導。教師此刻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真實的情景,化難為易,將抽象為具體,這樣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深切的體會感,通過多媒體的幫助,使得學生去思考問題【2】。
比如在學習“相遇問題的應用題”時,學生對速度的理解非常困難,直接用書上的概念去對速度進行解釋,學生可能會難以吃透,這個時候運用多媒體技術,在顯示屏上非常直觀地進行演示,就能夠讓他們感受到速度到底是什么樣的概念。可以用多媒體模擬運動的過程,先后指出甲乙兩人從兩個地方以相同的時間出發的畫面,而第一分鐘之后將畫面定格,兩個人會處于什么樣的位置?第二分鐘過后兩個人再次處于什么樣的位置?老師這個時候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詢問兩人一共走了多少米,當老師告訴學生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的總和,再繼續提問,兩個人一共走了多少米,第3分鐘兩個人相遇了,這時一共有幾個速度和?然后將式子給列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的理解,并且運用這樣一個規律,將問題迎刃而解了。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模式能夠強化重點,突破難點,同時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能力也會大大增強。
在課堂上重要的還是學生動手去實踐。對數學學習而言,很多數字性的東西需要學生去進行計算,或者讓學生動手求得答案,因此教學過程當中的實踐課程,需要老師手把手地進行指導【3】。傳統過程需要教師以組為單位,分批進行具體操作,但有了投影儀則會讓學生更好地認知數字。
比如在學習“角的度量”時,會先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小量角器。這時候教師就能夠利用多媒體,將量角器直接投放到投影儀上,并且通過投影儀讓學生認知量角器的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圈刻度以及外圈刻度等等,讓學生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標記出相對應的點。在學生量角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能夠在投影儀上進行相對應的操作,這樣能夠方便學生觀看,進行模仿,并且領悟到角的度量的方法——點點重合、線線重合、最后再讀出正確的度數。在實踐當中會遇到困難,這個時候就要進行個別輔導。有了多媒體會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大大提升,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幫助學生識別簡單的幾何形狀,以及知道要如何進行一定的度量,這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和深刻性。學生在理解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能夠適當地進行提問,并且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也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程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其化靜為動,化繁為簡,最為直觀,而且也不受限制。多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優化數學教學,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趣味性,但在操作期間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做到“有序”。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的具體操作程序,做到與教學相結合。第二:做到“有度”。如果一堂數學課都在運用多媒體教學,便會擴大學生的感性思維,而降低理性思維,忽略手寫的作用,可能會由于上課速度過快,而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問題,并且難以從感性思維轉變為理性思維。因此要適當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運用多媒體技術讓教師的教學模式發揮更好更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