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義
(烏蘭浩特一中,內蒙古 烏蘭浩特 137400)
高中數學是高中學習階段比較難掌握的科目,大部分學生學習起來并不輕松。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完善教學工作,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技巧等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知識,從而提高數學成績。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實施,社會對高中數學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是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方向,也是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形勢的重要舉措。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不僅有利于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進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文就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幾點建議。
在多年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高中數學老師教學的關注點在于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重視教學成果根本、實質性的提高,以及忽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久而久之,老師只能依據考試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學習程度和教學結果,成績好的就會被認為熟練地掌握了老師所教授的知識。這樣單憑學生的成績來判斷教學成果是非常不科學的,數學成績好的并不意味著真正學習到了數學,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僅僅只是會考試,并沒有從意識上認識到學習數學的真正用途,無法對實際問題做出完美的解決,實際上就是數學核心素養的缺失,這樣的現象反映出長期以來高中數學教育理念的落后,人才培養理念的落后,急需做出改變。
目前部分數學老師存在放不開手腳,循規蹈矩沒有創新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安于平常,不追求教學理念的創新,沒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每天機械地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重復一些淺層次的教學方案。于是很多老師大搞題海戰術,使自己和學生都身心疲憊,對數學失去了應有的熱情。這是高中數學課堂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老師覺得自己教得累,學生覺得自己學得累,成績也沒有明顯提高。數學課堂千篇一律,沒有生機和活力,同時學習的數學內容與生活實際長期脫節,在學生眼里,數學就是一堆枯燥的公式和數字,失去了學習數學的動力。
數學是高中的基礎課程之一,占的分值也高,不少學生只是為了高考而去學習數學,那么數學就失去了它鍛煉學生思維、為學生未來發展蓄力的意義。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性極強,老師也會在教學的時候特意講解“熱門考點”而忽略了其他的知識點,破壞了數學教材的平衡性,造成某些東西的缺失,破壞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更會束縛學生們創新性思維,只學習解題套路,而沒有從根本上掌握知識。
學生在高中階段,思維逐漸靈活多樣,思想也日漸成熟,對世界充滿了探知欲望。所以高中數學的教學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從學生需求出發。在保證基本的教學和提高學習成績的基礎上,以前瞻性的目光看待高中數學教學。在教學中增添一些新觀點新思路,讓學生思維發散開來,更直觀地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例如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函數”的概念,理解它的意思,老師可以用實際生活中的“電費”或者“溫度”的概念作為例子進行“函數”的講解。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強理解,更使數學接近生活,學生也更能接受。
高中課業負擔沉重,氣氛沉悶。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可以改變數學教學課堂的氛圍,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數學小競賽,比如速算、建模等比賽。目的在于改善沉悶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學生們在實踐中可以深刻地認識到數學是一種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不是一堆枯燥無味的數字和公式。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將知識和實踐有效結合起來,這是新課改形式下教學改革的重點所在。
傳統的“師講生聽”的教學方式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所以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并且依據新課改的要求,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例如增加討論學習時間,幫助同學們相互理解,激發新觀點的出現,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有就是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很多時候會出現學生覺得上課老師講的知識點都理解了,但是到了解題的時候卻不知從何下手。這樣的現象反映出學生獨立運用知識的技能還有待提高。
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積極貫徹新課改中關于高中數學的教學原則和理念,用科學的方法教授數學,重視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素質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