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蓉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小學,重慶 巫山 404700)
面對處于特殊認知階段的小學生,教師需要認識到除了教授必要的知識外,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保障其在校的人身安全且使其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是教師的教學任務,通常而言,后者的任務都落在了班主任身上,而德育與安全教育基本也成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因此,班主任需要積極探究如何將其巧妙滲透到日常教學實踐中,以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般而言,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尚未形成穩定的價值觀念及健全的人格,其具備的安全意識暫時還不足以良好應對當前社會潛在的生命財產安全隱患,尤其近年來不斷被報道的小學生由于多種原因出現道德敗壞甚至生命危險的社會現象,不斷提醒著學校與家長主要強化對其的德育及安全教育,班主任則成為完成這一校園任務的第一責任人,為了切實保障小學生能夠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及完備的安全意識則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這不僅是對教師傳統任務的延續,也是對當前社會發展給學生群體帶來的復雜影響的積極回應。
德育與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僅是因為現狀的迫切性,而且還因為道德教育及安全教育本身就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價值。首先,對其進行道德教育能夠極大消解生活環境中對學生成長帶來的潛在不利因素特,使其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與學習態度;其次,道德教育能夠為小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及未來的社會參與提供堅實保障,且道德教育滲透可以為其健康成長提供精神引領;最后,安全教育能夠使小學生深入了解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的技巧與方法,并逐步樹立完備的安全意識以切實保障其在校園與社會生活中的人身安全。
為了有效激發學生對德育活動的興趣和促進其全面融入其中,班主任可以自行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活動,或積極組織學參與學校舉辦的德育活動,使學生在相對放松輕快的方式下習得德育知識。譬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組織開展德育演講比賽、匯報演出等活動,將德育內容與相對靈活的方式有效結合,使學生能夠真正投入其中體會德育的重要性與人性美,并且通過此類活動能使學生對自身形成清晰的認知、正視自己且有效管理自身。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班會等活動中創設道德故事場景,使學生在情境中增加道德情感體驗,使其身臨其境地理解道德原則的形成與實踐過程。
社會參與作為學生核心素養重要環節,其對學生踐行道德原則也產生了積極影響,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也要注重將學生道德品質納入社會參與中,即積極為學生開展德育社會實踐活動。譬如,在植樹節組織學生進入公園等地親身植樹,使其在此過程中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清明節或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紀念日之際,教師組織學生去往當地烈士陵園為烈士獻花掃墓,讓學生通過此類儀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安全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通過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或實踐逐步樹立的,因此為切實增強小學生的安全意識,班主任需要定期開展安全教育講座,通過網絡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示常見的生命財產安全隱患及在危險情況下如何安全脫身的方法等,除此之外,學校或班主任可以邀請公安干警及消防員等專業人士來為學生介紹可能會遇到的危險及相應的解決措施,以諸如此類的方式使學生切實樹立安全意識,而在面對學校定期開展的消防演練、地震演習等安全教育活動時,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切實重視這樣的演練機會并在過程中監督學生的行為,以使其真正習得相關的安全技巧。
綜上所述,將德育及安全教育作為小學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務體現了教師對于教書育人及保障學生人身安全的基本追求。班主任在開展這兩項安全教育時要清楚認識到現狀中存在的不足,并積極尋找突破的方法,力使學生真正形成健全的人格及高度的安全意識,為其長遠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