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娜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維嘉學校,廣東 河源 517300)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都面臨著學生興趣不足、教師主導教學過程等問題,嚴重限制了教學水平的提升,更與新課程改革要求背道而馳,必須盡快對其進行創新與完善。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打造生本化課堂,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進而促使學生主動、深度地參與到教學之中,推動教學質量及效率提升。
所謂生本化課堂,實際上就是基于生本理念而形成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其強調和貫徹以學生為根本,全面圍繞學生優化教學,引導學生在主動學習與探索中不斷成長、提升與發展,從根本上轉變傳統教學的理念、目標、內容、形式乃至評價等。而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構建生本化課堂極其有必要。在生本化課堂中,教師能夠改變以自身為中心和主導的教學觀念,高度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圍繞學生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教學設計與實踐,注重對學生主動學習及探索的引導和點撥,進而打造更加充滿活力、趣味化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可以順求自然地學習與研究語文,推動教學效果大幅改善。
生本化課堂不僅要教師尊重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還需要學生自己具備主動、積極學習的意識和觀念。而小學生由于年齡、智力、知識、生活經驗等方面均不及教師,再加上傳統教育模式的作用,導致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會不自覺地以教師為權威,習慣性地跟著教師進行學習,缺乏主動學習與探索的意識。對此,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以自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盡可能和學生保持平等相處、和諧共處的環境與氛圍,進而消除學生在課堂中被動接受的心理習慣,促使他們主動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教師并沒有直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而是利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視頻。教師帶領學生觀看視頻,視頻中展現了眾人面對大象毫無辦法,不能采取有效方式稱出大象的重量,這時曹沖出來說他有辦法。教師及時暫停了視頻,并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利用現場的這些東西稱出大象有多重呢?”隨后教師與學生一起找出和總結視頻出現過的各種事物,如秤、船、湖、大象、木頭等,并和學生一起討論如何利用這些事物對大象進行稱重。在此過程中,教師盡量少提出主觀意見,而是更多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促使學生大膽想象并提出各種方案。即便學生想出的方法不合理,教師也不能批評,而是適當進行激勵,讓學生明白自己想出的方法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錯誤中逐漸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這種寬松、平等、和諧的氛圍下,生本化課堂有效構建了起來。
生本化課堂是以學生為根本的課堂,這意味著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與積極性,這樣他們才能充分融入到課堂之中,保障以生為本理念的有效落實。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合理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尤其要在課堂開始階段做好教學導入,從一開始就確保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并盡可能讓學生維持強烈興趣,進而打造高質量的生本化課堂。例如在教學《亡羊補牢》這篇課文時,教師在課堂伊始便向學生展示了一些積木以及狼、羊的玩具,以玩具激發學生興趣。然后教師將這些玩具擺在講桌上,并用積木圍成一圈,但是留了一個缺口,并將玩具羊放在圈中,將玩具狼放在圈外。這樣一來,學生興趣得到有效激發,紛紛集中注意力觀看教師展示,而教師則順勢進行課堂導入,將學生對玩具的興趣轉為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基礎和重點所在,尤其要圍繞學生進行優化和完善,方能最大程度的支持生本化課堂建設。教師應當了解小學生身心特征,同時還要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基礎情況,包括他們的語文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從而針對性地優化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搭船的鳥》這篇課文時,教師發現學生生活經驗有限,在生活中很少見到七彩斑斕的鳥,如果直接帶領學生閱讀課文的話可能會導致他們難以感受“搭船的鳥”的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邊帶領學生閱讀課文,一邊利用多媒體展示紀錄片中的各種美麗的鳥,利用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帶領學生感受語文魅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通過正確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進一步保障教學效果。教師需要積極了解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并在實踐中多加嘗試與運用,如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問題教學法等,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與探索。例如在教學包括《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以“九月九日”、“登高”、“茱萸”等為關鍵詞并搜集資料,做好課前預習。在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他們互相分享他們搜集到的資料信息,一起討論“重陽節”相關的內容。然后教師再鼓勵各個小組閱讀課文,通過合作學習了解古詩內容與意思,感受古詩表達的思想情感,構建起生本化課堂。
綜上可知,生本化課堂的有效構建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顯著改善。教師應當對此高度重視,堅持醫學生為中心,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生本化課堂構建方法,結合實際情況和語文教學需求,不斷創新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促使學生全面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