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隆
【摘 要】浙江省浦江縣地處浙江省中部,近幾年工農業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對水利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傳統田間灌溉以外,河道生態補水、滿足企業用水需求和保障防洪安全也是灌區渠道工程功能的重要的環節。本文主要結合浦江縣通濟橋水庫灌區引水干渠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簡述保護渠道工程的重要意義,提出健全法規、確權劃界、規劃先行、水系聯通、智慧工程、加強宣傳等相應對策建議,為灌區渠道得到更好地保護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渠道;工程管理;對策建議
浦江縣通濟橋水庫灌區渠道工程始建于1964年,1970年初步形成了總干渠、北干渠、中干渠、南干渠72線、南干渠80線等五條干渠組成的灌溉網絡,渠道總長84.06km,設計灌溉面積10.71萬畝。通濟橋水庫灌區地處浦陽江兩岸,是浦江縣最具經濟活動和人口最密集地區,灌區人口占全縣人口總數的66%,灌區灌溉面積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8%。1990年以來先后完成了渠道擴建加固工程、“千萬畝十億方”灌區節水工程、農業綜合開發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一期和二期工程建設,灌區水利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被譽為“浦陽江畔的一顆水利明珠”,為浦江縣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工程管理現狀
通濟橋水庫管理處工程管理二科承擔灌區渠道日常管理工作,工管二科有人員6人,長年派駐灌區所在鄉鎮辦事處,各自負責所在地域的渠道管理工作。根據多年的渠道管理經驗,逐步形成了規范的渠道工程管理細節和措施。灌區渠道工程基礎設施分散,渠道工程占線長,各總、支、斗農渠道分布范圍廣、數量大,涉及鄉鎮和部門多。渠道工程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灌溉放水正常運行,也是能否保證渠道防洪安全的前提條件。在主汛期和灌溉季節表現尤為突出,成為困擾管理人員的難題。
二、渠道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各干渠管理和保護范圍不明確、權屬不清,工程維修難度大
由于歷史原因,各干渠管理和保護范圍不明確、產權手續不全、權屬不清等問題,沿線群眾、居民為了自身利益,把渠道兩旁的土地占為己有,隨意栽植苗木,甚至把房屋建在渠岸上。由此使工程維修難度大成本高。
(二)干渠被改線、覆蓋、占用問題突出
隨著浦江城區建設的不斷發展,為了讓位于城市建設和開發區經濟發展,相當一部分渠段因道路橋涵、房產項目建設及開發區規劃調整被改道或者覆蓋占用,干渠建設、管理的相關問題涉及規劃、市政(建設)、交通、國土、環保、水務及開發區等多部門單位,協調難度大,頻繁改道影響渠道為農業生產、生活供水、排洪功能。
(三)存在水體污染和垃圾侵害情況
由于灌區渠道線長面廣,且大多穿行在人口密集區,部分建設項目緊貼渠道邊緣,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不注意渠道的保護工作,對干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比如水土流失,泥砂隨雨水流入渠道;排水直接排入渠道,把垃圾帶入渠道,造成渠道排水不暢,影響排水、灌溉等功能的正常發揮。
(四)工程管理體制不順
渠道管理員參與鄉鎮街道各項管理工作,每天忙于日常事務,沒有把全部精力用于渠道管理,且人員老化,專業技術水平低,易造成管理缺位。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渠道保護管理法規制度
浦江縣水利工程管理范圍保護范圍的規定頒布于1992年,許多規定和要求與現在情況已不附合。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頒發新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圍保護范圍的規定。新規定要對實施渠道改道項目的程序進行明確,對建設主體提出具體要求,并重新劃定渠道的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推進確權劃界工作,盡量避免發生管理糾紛和產生執法難題,為日后管理、執法提供明確的依據。
(二)強化“水規劃”剛性,建設灌區水系互聯互通項目
水系互聯互通可以解決灌區水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是水資源統籌的重要手段。要發揮政府及其部門的職能作用,將灌區水系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網狀灌溉網絡納入正在實施的“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如建設浦陽江中山路段回歸水工程,將浦陽江水通過中干渠引入金獅湖,改善金獅湖水環境。浦陽江黃宅鎮段規劃建設提水泵站,提高通濟橋水庫灌區下游供水保障能力,使浦陽江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三)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智慧灌區”
圍繞“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系統治水提質效”的新發展思路,對照浙江省“智慧水利”建設總體要求,構筑 “通濟橋水庫智慧灌區軟件平臺”,包括可視化集中展示、灌區一張圖、灌區業務管理(涵蓋信息采集、量測水、水費計收、用水調度、排水排澇、工程情況、水價改革、項目建設情況等業務功能)和移動智能終端四大系統,實現了“建設管理規范化、系統應用制度化、信息管理標準化、業務管理智慧化”,充分發揮灌區功能和效益。
(四)構建宣傳格局,營造護渠愛渠、護水愛水的濃厚氛圍
通濟橋水庫灌區五大干渠自西向東流經流經浦江縣城北、中、南城區,保護好城區水系對發揮城市整體功能意義重大。水流穿過居民小區、住宅、學校、公園水湖等,干渠水環境好壞,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質量。因此,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城市創衛、節水宣傳周等活動,通過多樣化宣傳,加強宣傳渠道保護管理相關法規、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法規,鼓勵和發動公眾參與到渠道保護、愛水護水的活動中來。
四、結束語
通濟橋水庫灌區五大干渠是浦江縣浦陽江兩岸難得的水系工程,是歷史賦予的寶貴水利資產,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開發區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要維護渠道安全高效運行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要努力克服渠道工程管理存在問題,通過制度設計、規劃先行、資金投入、宣傳促進等加強渠道管護,提髙輸水能力,充分發揮渠道工程效益。同時要進一步提高管理者的技能水平,提升管理能力,促進工農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顏健,關于城區引水渠道工程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水政水資源,2019(6)
[2]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智慧水利先行先試總體方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