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蕓
【摘要】將語言藝術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相結合是課程建設發(fā)展的需要,是增強課程教育效果的需要。本文從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網絡平臺的宣傳教育作用等層面,探析語言藝術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運用路徑。
【關鍵詞】語言藝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運用
汲取語言智慧,豐富和完善課程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對于深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發(fā)展,以及推動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一、語言藝術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運用的必要性
將語言藝術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相結合,賦予該課程語言魅力,是改善現今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客觀需要。
(一)推進《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創(chuàng)新的必然要求
通過將富有平易近人、旁征博引等特征的語言藝術運用至《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有利于提升該課程的語言力量,推動該課程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從而激發(fā)當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整體素養(yǎng),培養(yǎng)能夠擔當時代重任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二)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語言藝術是豐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的重要途徑,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該課程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以樸素平實、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的語言藝術,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創(chuàng)造語言氛圍,有利于充實課程內容,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提供保障,促使當代青年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養(yǎng)。
(三)促進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有效方式
在大學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時期,語言藝術在教育教學中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針對該課程的現實困境,將語言藝術運用其中,能夠有效地提高正確價值觀的吸引力,助力新時代大學生從知、情、意、信、行等方面完善自己,成為走在時代前列、有擔當精神的時代青年,“在未來的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為中華民族立下卓越的貢獻”。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動國家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二、語言藝術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運用的要求
在高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充分運用語言藝術,要結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以及當代大學生的學情,以富有家國情懷、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引經據典的語言風格推動該課程的發(fā)展。
(一)富有家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人民群眾”“堅持人民至上”等一系列講話中處處把國家建設、人民群眾的利益置于至關重要的位置,字里行間都流露著家國情懷,在語言藝術里充滿人民情懷、家國情懷。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也要把“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等充滿家國情懷的語言運用其中。要通過貼近群眾、平易近人、體現出深刻的人民性的語言魅力,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引導當代大學生擔負起建設國家的重任,全心全意地把自己融入到為人民謀福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
(二)貼近學生生活
貼近生活、平實簡潔是語言藝術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運用的另一重要要求。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擅于運用大學生的語言風格接地氣地交流,使學生耳目一新、樂于接受。要使學生感受到《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是一門融入生活、與自己緊密相聯的課程,要讓學生聽得懂、理解得了,拉近課程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易于接受課程內容。
三、 語言藝術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運用的路徑
(一)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將語言藝術運用到《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使其與該課程教學有機結合,離不開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站在時代前沿,結合時代發(fā)展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語言藝術在該課程中的教育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講解“人生的青春之問”相關內容時,可以利用語言藝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其整體素養(yǎng)和能力,幫助其創(chuàng)造富有意義和價值的人生。
將語言藝術運用至該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語言藝術的運用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因此,《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師要不斷汲取語言藝術的智慧,既具備專業(yè)知識又擅長運用語言藝術,能夠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不斷提高語言藝術的運用能力以及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將語言藝術運用至《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中,提高該課程的教育質量和效果,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關鍵。例如,在講解“向上向善、知行合一”相關內容時,可以結合語言藝術,鼓勵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鍛造優(yōu)秀品質。此外,還可以結合該課程中某一章節(jié)的具體內容開設語言藝術分享課,通過語言智慧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領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作用,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促進該課程教育教學目標的完成。
(三)加強網絡平臺的宣傳教育作用
網絡具有大眾化、便利化的特點,青年學生是接觸、使用網絡平臺較多的群體,將語言藝術運用至《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引領高校大學生成長、成才,努力實現人生價值。可以結合高校大學生的具體情況把語言藝術的運用與現代化網絡教育相結合,以此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
將語言藝術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相結合的宣傳教育活動,是為高校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宏觀教育環(huán)境的有效途徑。通過網絡平臺的宣傳教育,學生可以在多種領域、多元環(huán)境中受到熏陶和影響,提高該課程教育的實效性。在進行相關的宣傳教育時可以結合新時代網絡的特點,通過多平臺、多途徑進行宣傳教育活動。例如通過微信等微平臺開展宣傳教育,潤物細無聲地助力青年學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法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
慶祝大會上的講話[J].中國人才,2013(21):5-7.
[2]習近平勉勵西安交大師生繼續(xù)發(fā)揚西
遷精神[EB/OL].http://www.12371.cn/.html,2020-04-23.
[3]劉曉哲,高聰聰.習近平語言藝術對
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體系轉換的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2019(02):61-66.
[4]王易,岳鳳蘭.建設符合新時代要求
的高素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J].思想理論教育,2020(05):18-23.
[5]習近平給華中農業(yè)大學“本禹志愿服
務隊”回信[EB/OL].http://www.people.com.cn/.html,2013-12-06.
[6]侯德麗.魅力政治課堂的語言藝術[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8):41-43.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