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愛民
摘 要: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對所有老師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契機,這樣的契機無疑加快了教育前進的步伐,為未來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線上授課 授課內容 學習興趣 教學效果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措手不及,工廠停工,學校開學無法確定,疫情讓整個社會的運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風雨飄搖的時期,我們的國家仍然高度重視教育建設,教育部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廳(2020)2號﹞,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教育理念,讓我國的教育模式從線下教育轉型為線上教學,隨著這一歷史性的改變,一方面,教師們對于PPT制作、微課制作、直播課堂、線上教學等技能都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新教學模式帶來的新問題讓老師對于教學有了更深度的思考。這樣的契機無疑加快了教育前進的步伐,為未來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線上授課,對教師更有挑戰。現場沒有學生,而在網絡的另一端,除了我們的學生外,可能還有家長,也可能還有一些看熱鬧的“評委”。雖然我們看不見觀眾,但“觀眾”可以看得見我們,家長也可能評價我們。所以我們必須要快速掌握線上教學的技術和操作技巧,并且要針對自身學科特點設計出符合線上教學的形式,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把知識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像在學校一樣真正學到扎實的知識和技能。
通過一段時間的網絡直播課,讓我們教師深刻的體會到線上線下教學有許多不同的方法,線上教學不管怎樣的教學設計和制作,最終都需要學生接受才能體現它的價值所在,眾所周知讓學生堅持學習的動力就是興趣,所以采用什么方法來激發學生在線學習的興趣,就是我們教師主要解決的問題,以下是我通過幾個月線上授課的幾點體會。
1 授課內容分段設計
線上授課與線下授課相比,首先存在著上課地點和上課方式的不同,一方面,對于教師而言,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師對學生行為、學習過程都很難觀察和管控,比如線下上課時學生如果走神,老師可以馬上觀察到并有多種方法處理,可是線上教學就是猜測到學生走神,應該怎么處理?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而言,畢竟上課地點是在家里,注意力很難集中,學習狀態很容易被打斷,甚至實際情況中經常會出現網絡不佳、卡頓、需要斷線重連等情況。基于這些因素,教師就需要在講授內容設計上做出相應的改變。
由于上課地點不在教室,師生之間不能面對面交流,降低了學生的注意力,因此40分鐘或45分鐘的一節課顯然是太長了,可以拆成20~30分鐘一段時間來講授比較合適,每段時間講一個教學任務,如電動機的機械特性有固有的機械特性和人為的機械特性,講授這節內容時采用線下授課用一次課可講完,而采用線上授課時就可以分為兩次課來講解,留出一些時間給學生答疑解惑。
2 激發學生在線學習興趣
親和力是老師應當具備的必要素質之一,在線教學活動正式開始前,教師要提前20分鐘左右進入直播課堂,主動打開攝像頭,與學生進行聊天互動,詢問學生近期生活、學習狀態,以及家中趣事等,在了解學生近期狀態的同時還能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讓學生感覺到是和老師在教室聊天,可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情境,伶聽老師的上課。
3 精心備課,找出授課內容的“框架”
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教師在課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找出要講授內容的框架體系,所謂框架體系就是可以形成環環相扣的內容,也就是教學內容前后的聯系點,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強調整體框架,有知識點框架、章節框架、整體課程的框架,如以我上的《電機與拖動基礎》為例,課程框架就是電機+負載,而電機框架就是直流電機、變壓器和交流電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工作性能和實際應用,負載框架就是負載的分類,總體內容框架就是電機怎么拖動負載?章節框架就是對電機進行分類來學習,在知識點的敘述上采用闡述物理意義的推導,而不是通過理論推導得出。當我們找出這些內容框架后,就知道了教學的重點。所以從學習直流電機開始就要對學生強調理解電機工作原理和性能的知識目標,到學習變壓器的工作原理時就可對比直流電機的工作原理來講解,學習交流電機時,電磁關系可對比變壓器講解,電力拖動就對比直流電動機講解,經過這樣的多次強調,對比講解,沒有教材,學生也能記住了這門課的知識點。
4 做好新課內容導入,提升學生學習信心
線上教學,隔著空間,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和課堂氣氛?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更精細的教學設計,梳理出要教學的內容,同時還要采取有效措施來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效。所以在課程設計上一定要“多設問”,“多引導”。通過這類的方式激活學生,讓學生愿意主動思考,給學生主動思考的機會,這樣學生自然就會跟著課堂的節奏走。比如教師可根據已學過的內容和準備要教學的內容,設計為在課前課堂問答的題目,請學生主動回答或隨機邀請,目的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和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還是以我上的電機為例,當要學習電機的工作原理,設計提問的內容為,請同學們回憶高中所學的電學知識,怎樣使物體轉動起來?學習電機的勵磁方式時,就設計提問物體的磁性是如何得到的?學習變壓器時,先提問變壓器的作用是什么?學習交流電機的啟動、制動、調速內容時,就要讓學生先回答直流電機的啟動、制動、調速的方法是什么?而且要求學生在互動專區中給出答案,這不僅有助于促進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調動課堂氣氛,還能及時督促學生保持學習注意力,鞏固所學知識點,提升教學效果。
5 加強課堂管理
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有限,線上教學教師難以真正監督到位,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每個相對較短的時間段里,必須采用比校園課堂授課更豐富的教學手段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也就是多樣化的互動才可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目前大多數在線教育平臺都自帶一些互動功能,教師要熟悉所用平臺的互動功能,比如屏幕共享、投票、舉手、連麥、點名等,所以在一節課里采用不定期點名、連麥回答問題等形式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同時,還可以觀察學生上課在線率,當發現學生不在線時,課后及時了解情況,通過這樣的課堂管理,學生都能做到了有事請假,按時聽課。
6 布置好課后作業
為了督促學生線上認真學習,可用布置作業的形式,讓學生歸納章節知識點或項目小結,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知識,如:電機如何分類?電機的性能?電機的損耗和效率如何計算?變壓器和電動機有什么不同?等等。學生通過這些作業的完成,也學會了對學習資源的搜索,擴展了學習方法,掌握了教學內容的知識點。
7 結語
由于在線教學不能和學生“面對面”,所以如何提升“云端課堂”的魅力是重點。正如一位教育專家所言:“新時代教師的競爭對手,不是同行李老師、張老師,而是王者榮耀、肖戰、王一博、迪麗熱巴、趙麗穎”。相比備課過程中工作量的繁重與瑣碎,屏幕那邊學生的“不學”與“不屑”更會讓任課教師崩潰。新形勢促使我們必須要在教學中多想辦法,努力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這樣才能把學生從“競爭對手”那里搶回來。另外,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要盡力做到授課語言的簡練、準確、幽默和生動。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對所有老師來說一種既是地一種挑戰,也是一種契機。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將是未來教育的趨勢與方向,只要從“心”出發,用“心”鉆研,一定能在新的教學模式的發展與創新方面收獲滿滿。
參考文獻:
[1] 張興福,王雁,滕穎輝,肖劍.《電機與電力拖動》[M].江蘇大學出版社.
[2] 線上教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