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秋伶
摘 要:化學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其與生活存在著較大的關系,一些化學知識可以在生活中學習到,也能將課本內容應用于生活中。對于現階段中學化學教材的重視,需要探究出其存在的特點,并且能夠根據這些特點不斷地調整和優化化學課程,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將從初中階段化學教材特點探究、以及在教材特點基礎上打造創新化學課堂模式的措施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切實打造一個全新的化學課程模式。
關鍵詞:初中 教材特點 化學課堂 創新方法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各科目的課程內容安排都需要根據教材的變化而進行變動和創新。這樣可以將課程與教材聯系起來,不能使二者之間出現較大的差距。在化學課堂中,更應該注意到課程的創新手段,這樣既利于課程中更好地教授教材內容,也利于教材與化學課程的適配性。如果不能根據課文的邏輯和特點打造專屬化學課堂,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掌握和學習效果就不會很好地呈現出來。
1 初中階段化學教材特點探究
1.1 知識點全面滲透,具有靈活性
在初中化學教材中,知識點的設置順序是由簡單到難的排列順序從“走進化學世界”到對于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化學知識的學習,學生通過學習其原理性知識內容,能夠將化學知識點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全面滲透。在教材模塊單元的設置中也相對比較靈活,老師可以根據目錄表的順序給學生進行漸進性的教學,不會使學生一早就開始接觸太難的知識點,加重他們的學習負擔。例如,在學習“物質構成的奧秘”一單元中帶領著學生對于分子和原子的理論進行學習,在他們理解之后,接入“水的組合”,對于H2O的化學式和化合價進行探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度[1]。
1.2 教材編寫系統化,知識有銜接性
教材的編寫是根據學生學習的規律性和知識的關聯性,對于一些具有聯系的知識點在教材目錄中一般處于同一單元內進行教學,或是分為上下單元的關系。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上一單元的內容后,接著學習與其相關的知識點,這可以增強他們對于這些系統化知識的印象,在期末復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好地梳理關系。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燃燒及其利用”時,其中包括小的知識點“燃燒和滅火”,講解燃燒和滅火在化學領域內的原理性知識,學生初步學習之后,會學習下一節內容“燃燒和合理開發和應用”,學習化學是如何應用在生活中的。
1.3 教材與生活聯系緊密,實踐性強
化學的教材的撰寫不僅要給學生解釋清楚一個公式、原理、方程式等客觀專業性的知識,還要跟實際的生活聯系起來,因為初中化學的學習也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使他們在課堂中學習更多生活中能夠應用到的常識性,加強與生活的關聯。取之于學,用之于學,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踐,通過親自動手和親眼觀察,得到更加直白的化學解釋。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時,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學習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這也是碳能夠作為墨進行書寫和繪畫保持長時間不變色的原因。
2 在教材特點基礎上打造創新化學課堂模式的措施
2.1 提前規劃備課大綱,優化教學流程
為了實現教學模式的變革,老師需要充分重視教學大綱的重要性。因為教學大綱既是老師上課所遵循的流程性邏輯順序,也是對于課程進度的安排的一種詳細記錄。通過大綱的編寫,老師對于課程內容和進度能夠及時地把握,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下冊化學第九單元“溶液”時,老師要從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溶液的濃度等幾個層面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大綱排序,同時也應該注意每一個單元小節之間的串聯性,讓學生全面把握和理解溶液這個知識點。
2.2 加強課程教學互動,激發學生自主思考
老師應在課程中加強與學生們的互動性,以便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上充分給予學生表達和討論的機會,在課上設置即時的答疑環節,收集學生的問題進行集中解答,不僅可以及時解決學生疑問,還可以提升教學的效率。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生小組討論環節的課堂創新,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實驗和討論,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得出答案[2]。例如,在學習“生活中常見的鹽”,通過學習氯化鈉,其中的氯離子和鈉離子在人體中所起到的作用,討論中學生對于鹽這種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能激發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養成思考的好習慣。
2.3 拓展化學生活常識,培養創新能力
除了課本上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老師可以以此為基礎進行化學知識拓展,為課堂增添創新探究的模塊??梢赃x取一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化學現象,讓學生運用化學原理進行探究,在摸索中學習更多豐富的知識。例如,在日常人工降雨的過程中,人們是通過什么降雨的?可以通過向云中播撒鹽粉、尿素等吸濕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導致形成或增加降水;還可以利用播撒干冰、碘化銀等催化劑,從而產生大量冰晶,使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這種既是化學范圍內的知識,也和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力。
3 結語
對于化學教材的深入了解,可以使老師在總結教材的過程中充分把握其特點,能夠根據教材的內容更新和變化,調整自己的教訓模式,使其更加具備創新性。能夠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吸引學生對于化學探究的興趣,更加具有學習的動力,提升他們對于化學知識的好奇和探索,最終在實踐中收獲真理。
參考文獻:
[1] 丁建忠.創新多樣化教學方法,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8,000(011):114.
[2] 文利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激活學生創新意識策略初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003(01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