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芳
【摘要】中學思政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與師德素養,是中學思政教師隊伍發展的核心要義,也是保障中學思政教育教學工作的關鍵內容。在中學思政教學實踐中,要求思政教師有親和力、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等,了解新課改要求與指導思想,能夠適應教學改革新形勢,要求思政教師應提升專業素質與能力。對此,社會、學校和教師自身合力協作,以提升高中思政教學為契機,大力落實優秀思政教師教育培養,更好地實現全面育人和立德樹人目標。
【關鍵詞】高中課程? ?思政教學?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021-01
一、優秀思政教師素質能力分析
(一)優秀思政教師應能主動擴展知識量
高中思政教師應具備傳遞中國智慧、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以及扎實的知識專業基礎,同時還要了解社會科學知識,融會貫通相關學科,做好知識間的銜接與互通。教師還應聚焦國家、社會熱點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能力,并賦予行動。高中思政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運用所學知識,還要注重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鍛煉自己的教學教育能力。在科學理論指導下,促使高中思政教學更加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與教育教學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全面地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二)思政教師要具有創新改革精神
高中思政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還要指導學生的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與思想素質。這就要求思政教師應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師德素養與政治立場,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與國家大政方針,做一名敬業的優秀教師。而如何將政治課理論內容講得津津有味,是每一個思政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首先,教師有勇氣將課堂交還給學生。高中思政教師教書育人,面對學生的升學壓力,教師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將書本知識轉化成為其他方式融合課堂教學實踐中。如“投資理財的選擇”主題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成為教學與活動兩部分,課前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整理與資料調查,然后再課堂上分成若干個理財小組。小組之間互相提問。學生從知識點預習到應用,到后期的鞏固復習,獲得了直接經驗的同時,還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學效果頗為良好。其次,思政課堂不僅僅局限在三尺講臺之上,還應走出教室,走進生活。如當地的歷史博物館、紀念館或校史館等地,從思政教育基地落實好人文教育。這些都是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形式傳播主流價值觀的方式,促進學生心中有國家和民族,關注理論聯系實踐,做中華精神的踐行者與接班人。在教學實踐中,展現出教師良好的師德素養的是,在活動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與用于實踐應用,將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發展聯系在一起,并能從當下做起努力奮斗等等,這些都反映了一名思政教師在教學上的創新改革精神。
(三)圍繞高考“戰役”鍛煉學生
政治認同是思政教學核心素養的核心內容。其關系到“如何培養人、培養什么樣人”的思政教育方向,對高中思政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備課和傳授知識應充分發揮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指導作用。思政教師應選擇具有說服力、主流且新鮮的素材融合到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政治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應從正確價值觀方向讀解社會。
二、高中優秀思政教學的培養策略
(一)學校應注重思政教師的人文關懷
學校在建設高中思政教師隊伍上,應弘揚“風險、愛生、敬業”精神,充分利用各平臺提升思政教師的師德素養與能力,激勵思政教師提升職業榮譽感。提升思政教師人文關懷,通過定期的思政教師培訓或講課大賽,通過獎勵或評比的方式,提升教師榮譽感與責任感。學校關注思政教師的職業價值,調動教師的教學實踐主動性與積極性,提升思政教師地位,能夠有效調動教師工作熱情,也是提升思政教師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落腳點。
(二)構建良好思政教育教學環境
構建良好的思政教育教學環境,主要從完善社會與學校環境兩方面考慮。第一,社會環境的完善。高中思政教育教學并非是獨立的社會教育活動,教育實踐建立在社會實踐活動基礎上開展的。傳統應試教師不符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與未來社會發展,高中思政課程往往被放在“副科”位置,進而導致思政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教學地位存在差異性,促使很多思政教師懷疑職業價值或理想追求,缺乏自我提升的動力。對此,提升思政教師的社會認同感,政府應從社會公眾與學生家長角度,使其認識到“立德樹人”的教育意義,進而構建出“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使得大家認同思政教師的職業價值與社會地位。第二,優化高中學校的教育教學環境。為提升和保障教師綜合素養,學校應關注思政學科建設與優化師資隊伍,高中學校嚴格篩選思政教師,為思政教師提供豐富的崗前培訓與在崗培訓機會,幫助各思政教師快速進入自身發展與學科建設隊伍中。學校還應該為思政教師提供學習交流平臺,為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提供物質基礎。學校主體還要注重班風與校風的建設,為提升思政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營造良好環境。
(三)注重思政教師的個體差異化
高中思政教師的聘用選拔多數來自各師范高校,學科基礎知識或專業素養基礎相差不多,但是因教學經驗的差異性后期發展空間稍有不同。但是就思政教師個體來說,在知識構成、身份地位、興趣特長、人生閱歷等存在差異性。如有的教師閱歷豐富、知識面廣、教學能力突出;有的教師邏輯思維強、善于聯系時政與分析材料等。但是還有的教師隊伍中,不乏存在社會兼職、學校管理層干部或學科帶頭人的人員成分,還涉及到農村教師與城市教師之分,針對不方面的差異性,展開差異化教師提升策略是必要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優秀高中教師的風采,不僅體現在因材施教上,還應根據教學環境、教學內容與方法落實教學目標,切不可丟棄思政課程教育功能,促進師生在教育教學中的雙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正文.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與現代舞元素的融合分析[J].中國文藝家,2019(07):95.
[2]鄧元范.現代舞對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借鑒與融合[J].藝術評鑒,2019(10):63-64.
[3]江雨霏.試論中國民族舞蹈與現代舞元素的融合[J].中國文藝家,2019(0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