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海軍
【摘要】核心素養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如今的教育不但是傳授知識,更是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探討核心素養的內涵,核心素養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根據高中政治教學,基于培養高中生的核心素質進行教育研究和改革。
【關鍵詞】核心素養? ?政治教育? ?課堂?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029-01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家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也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全面發展,要求德才兼備。這就要求在初等教育階段注重對學生的培養,不但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知識儲備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學生的核心素質是迎接社會挑戰的制勝關鍵,尤其是要將核心素質的培養與高中政治的教學相結合,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政治知識,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
1.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國對中小學生的培養方向做出了些許調整,現階段的教育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核心素養中的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正是當代學生所缺乏的,基于核心素養,進行教學,即授予知識,又可以塑造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2.核心素養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
在這個機會與挑戰并存的時代,如何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已經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而是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綜合素質的培養,來不斷的完善自身,增強自身的能力。當代的學生,要適應這個社會的進步,簡單的書本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根據核心素養的內涵,可以引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
(1)更好地融入社會的發展
隨著社會個性文化的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個性發展,甚至嚴重者可能出現無法融入社會的發展。以現在的“宅”文化為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學生會選擇花掉大量時間宅在家里,這樣“宅”在家里的文化,從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角度來講,就是阻礙進步與發展。
(2)獨立于社會,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核心素養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對于學生來說,這種能離力將所學到的知識與其相結合,能夠更好地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注重自身發展,具備合作參與精神,培養創新實踐能力,這一項項能力與精神,都是能夠讓學生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獨立于社會,迎接社會的挑戰,抓住社會所給予的機會,才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3)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越來越淺薄,根本不能理解到愛國主義精神的精髓,往往都是嘴上愛國。深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會與時代有一部分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對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現階段的部分教育,往往忽略掉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回到核心素養的內涵,其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關愛、家國情懷。
(4)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核心素養突出強調個人修養,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注重個人的發展。突出學生個人的力量,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尤為重要的。課本中所學到的知識只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工具,還需要一個媒介,而這個媒介就是學生自己,就是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核心素養,對于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如何基于核心素養培養與政治教學相結合
對于高中生來說,政治知識晦澀又難懂,是很多學生不喜歡的科目,甚至有的學生為了不學習政治,直接選擇了理科。高中的政治知識相對來說對理解能力的要求比較大,高中政治主要包括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哲學生活這四部分。將核心素養與高中政治教育相結合,準確的來說是基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進行政治教學活動,是讓學生學好政治的一條有效途徑,除此之外,還可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如何基于核心素養培養與政治教學相結合,是教師現階段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本文簡單梳理了一些如何將兩者相結合的幾個措施,具體如下:
(1)與社會實踐熱點相結合,開展情景式教學
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課本中晦澀的理論知識,在教學活動中應該與社會熱點相結合,開展情景式教學。例如講到政治中的經濟生活中的“貨幣與外匯”章節時,可以根據當前經濟社會中的熱點事件,如央行降準,外匯下調造成的人民幣貶值等熱點事件,開展實踐教學。可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對外貿易,模擬的外貿商務談判,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
(2)以學生為本、以培養核心素養為主、以教材內容為輔,深入探討教學內容
現在的教育強調以學生為本,尤其是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當講到高中政治中的哲學生活中的“唯物辯證法”、“唯心辯證法”章節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賽,對兩種辯證思想進行深入的討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
(3)通過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培養愛國情懷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傳,當講到高中政治中的文化生活中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校外的社會實踐教學,帶領學生參觀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遺址,將課本知識搬到社會實踐中。講述給學生如何保護和傳播中華文化,做一個合格的中華文化的傳播者。通過實踐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認識到,偉大中國能夠發展到如今是無數先輩用鮮血換來的。
4.結語
培養當代學生的核心素養,基于核心素養與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相結合,這對政治教師就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要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不能將曾經的教育理念照抄就搬,而是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為本,注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與社會實踐熱點相結合,開展情景式教學、以學生為本、以培養核心素養為主、以教材內容為輔,深入探討教學內容、通過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培養愛國情懷,為祖國的發展培養合格的四有青年,為祖國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習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宋飛燕.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政治課教學策略分析[J].高考,2019(17):115-115.
[2]梁丹梅.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以高中政治教學為例[J].新課程(下),2018(3)223223-.
[3]鄭華榮.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J].新課程,2019(3):64-64.
[4]溫榮元.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J].高考,2019(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