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玲
【摘要】中國戲曲在世界藝術舞臺上是獨一無二的,它是我國獨特的民族藝術,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中國戲曲是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與希臘的悲劇、喜劇以及印度梵文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古老劇種,它具有獨特而深刻的文化積淀和藝術特色。因此,促進中國戲曲融入小學音樂課非常重要。將戲劇引入課堂,不僅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供素質教育的必要途徑。
【關鍵詞】傳統戲曲? ?小學音樂?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055-01
中國戲曲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為民族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我們有義務復興戲曲藝術。學校音樂教育有著不可或缺的責任,戲曲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學習戲曲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對中國戲曲的理解和美學水平,從總體上提高學生的藝術成就和高雅的藝術品位。目前,戲曲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和傳承危機,因此應在學校的音樂課上引入戲曲。此外,一方面,當地戲曲與當地文化可以融為一體,另一方面,戲曲在該地區具有相對較深的群眾基礎。因此,為了保護和繼承地方戲曲,我們需要加大對將地方戲曲引入課堂的研究,力求找到一條真實可行的道路。
一、明確教學目的,注重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上引入戲曲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一個可以理解戲劇的觀眾群。因此,在預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主要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并著重于識別和感覺。在課堂上,我們必須了解學生的特點,并通過講故事來吸引學生聽一段熟悉的戲曲。同時,讓學生在老師的喚起和感染下以身體動作模唱,然后結合唱腔、念白的介紹,這樣,學生將更容易接受所講授的材料并達到理解中國戲曲的目的。根據新的課程標準,考慮到學生喜歡唱歌和追星的特點,可以收集大量包括戲曲元素的流行歌曲,例如《紅顏知己》、《帝女芳魂》等,鼓勵學生探索將歌曲融入戲曲元素中的表達形式。
二、充分利用課外活動開展興趣班
利用課外時間開展戲劇課是課堂上引入戲曲的重要補充內容。學校可邀請曲藝名家進行專題講座,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校借此機會開設了針對興趣的中國戲曲課,為進入課堂的中國戲曲打下基礎。興趣班應任命一名在戲劇領域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老師作為指導,輔導學生的導演。興趣班必須有科學的培訓計劃和領導章程,并且要堅持才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樣,就可以發現在中國戲曲方面的真正的人才,并帶頭進行這項工作,從而可以實現中國戲曲的繼承。
三、以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校園文化建設
戲曲進校園可以結合學校的“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活動來進行校園文化建設,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多渠道融合戲曲課堂教學、課外興趣小班活動、各類藝術舞臺表演,打造學校特色藝術教育品牌。戲曲興趣班應定期報告他們在學校的表演。首先是測試學習效果;二是展現學習能力;三是擴大影響,弘揚戲曲文化。學校的德育活動也可深度參與到戲曲進校園的活動中,如可以開展“我愛中國戲曲”主題班系列,將使學生自發地分享學習中國戲曲的經驗和經驗,并營造一種與學習環境相匹配并具有中國戲曲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
四、善用多媒體讓學生感受戲曲的魅力
在當前的教材中,戲劇、戲曲素材的課程都有作系統化的安排。每當學生遇到這種學習內容時,似乎總是不感興趣。要想逐步改善這種現象,可以用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當欣賞《行花街》時,可以讓學生感知粵語,激發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習俗。可以引導對欣賞旋律的感知,并且可以使用多媒體課程來指導學生在視覺和聽覺感知的雙重影響下聆聽和理解傳統戲劇,然后為學生選擇經典歌詞閱讀。讓孩子們進行念、唱,最后配上簡單的動作,并在舞臺上在音樂背景下進行完整表演。借助多媒體的幫助以及現代技術的視覺和聲音效果,孩子們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五、在模仿中學習戲曲
通過粗淺學習戲劇,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我表達的能力,并教他們如何嘗試模仿傳統戲曲中的虛擬動作和武術,并在戲曲音樂實踐中體驗和欣賞中國傳統藝術的內在魅力。在小學教室里練習唱歌的戲劇歌曲,可能是教育部發行的古典歌曲的內容,也可能是老師根據實際教學選擇的不同風格,簡短易學的歌曲,例如教師可以選擇《昭君出塞》讓學生欣賞粵劇,感受粵曲風格。當學生通過開放學習和評估活動,熟悉戲劇音樂的表達形式和情感色彩時,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學習和表演欲望。教師必須能夠在教學中范唱,口語教學是最常用的戲劇教學方法,它還適合中小學生的身心特征。教學生音樂的基本要素,讓學生與老師的范唱一起唱歌,或與錄音一起歌唱,老師會提供必要的指導。通過培訓,學生將能夠了解中國戲曲演唱與普通歌唱在發音、共鳴、呼吸和旋律使用上的異同,并掌握戲曲演唱的一般特征。在學生學會了流利地唱歌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視聽媒體,模擬著名藝術家的表演。
結論
中國戲曲藝術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將戲曲引入學校課堂是中國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然而,戲劇進入課堂也面臨許多挑戰,例如課時安排不合理和師資短缺等。在小學階段教授戲劇音樂的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對戲劇的認同感,以允許戲劇和其他歌劇以各種方式進入課堂,讓學生沉下心來并欣賞諸如戲劇之類的傳統藝術,并培養學生對戲劇的興趣。音樂老師應為學生提供機會了解本土戲曲和其他戲曲,為他們創造欣賞和學習戲曲的環境,并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發展他們對戲曲的興趣和審美能力,以便學生可以感受和體驗藝術性能和戲劇的魅力。同時,可以弘揚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艷藥.“京劇進課堂”的意義及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9, 05: 74-75.
[2]姬艷玲.用喜聞樂見的方式使豫劇進課堂[J].音樂天地,2009, 06.
[3]程福蒙.家長參與:常被課程改革忽略的環節[J].教育發展研究,2006, 88: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