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琳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2.03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舞蹈、禮儀、建筑等方面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知道并能夠區分不同國家的見面禮儀。
2.了解文化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能結合某個地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設計適合當地的建筑。
3.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知道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4.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科,本身便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其擔負著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日益形成一個緊密而統一的整體,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將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充分融合和滲透,能夠從小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責任感,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知道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難點】了解文化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能結合某個地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設計適合當地的建筑。
三、教學流程
環節一:游戲導入
看圖片猜國家,由服飾導入
師:剛才提到的這些國家,其實都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促進了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如果讓你去這些國家旅游,你最想了解它們的哪些方面?
由于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造就了各國在文化上的差異,剛剛大家說的這些都是文化的一部分,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多彩的文化世界》。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文化多樣性的表現——舞蹈
活動一:多媒體呈現舞蹈視頻《一帶一路嘉年華》
說一說:你最喜歡視頻中哪個國家的舞蹈?說說他們的特點。
想一想:你還知道世界各地哪些不同風格的舞蹈?
為什么世界各地的舞蹈各不相同?我們一起來探究。
剛才說到的位置、生存環境、氣候和地形、生活環境都屬于自然環境。因此,是自然環境的不同導致舞蹈種類的不同,也是文化不同的體現。
板書出示:各美其美
2.文化多樣性的表現——禮儀
活動二:見面禮
(出示地圖)“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合作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它促進了各國的文化交融。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發展,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也日漸增多。
講述手勢禮(豎大拇指)。
相同的手勢在不同的國家居然表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思。
不同的國家不僅手勢表示的意思不同,而且歡迎客人的禮儀也各不相同。
猜一猜:這些是哪些國家的見面禮?
(歐美國家的吻手禮、日本的鞠躬禮、新西蘭毛利人的碰鼻子禮)
猜名字、猜國家、怎么有這么奇特的禮儀?
總結:看來這也與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有關。
說一說: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見面的禮儀?
(握手、擁抱、合十禮)
演一演:同桌合作
這些見面禮中有沒有你最喜歡的?把它找出來同桌倆合作,演一演。
哪種是你不太喜歡的見面禮?說說理由。
對于你不喜歡的禮儀我們應該怎么樣對待呢?(引導說出尊重)
板書:這就叫作“美人之美”
3.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建筑
活動三:合作探究衣食住行與當地自然環境、地方文化的關系。
(觀看視頻)一帶一路沿線上的國家風景各不相同,建筑也各具特色,我們一起來欣賞。
小組探究:小小建筑設計師
根據所給資料,結合某個地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設計適合當地的建筑。
生展示交流后,出示實際建筑樣子。
雖然與我們的建筑風格不同,但你贊美、欣賞它們嗎?
板書出示:“美美與共”
教師總結:建筑作為一種文化,也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
環節三:體會文化交融之美
一帶一路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有了更多交流和文化的交融,增進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理解。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及世界影響力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走出了國門,走向世界。
走出去:中國歷史悠久,在其他國家能否看到中國文化的印記和影響?(生交流)
讓我們來聽聽小記者從世界各地發回來的報道。
圖片介紹(孔子學院、贊比亞春節盛裝巡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表演百猴快閃、中醫藥)
師補充:孔子學院、中國文學、中醫藥、中國高鐵相關知識。(配樂)
聽完了這些,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有什么感受呢?
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環節四:小結作業
希望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能以寬闊的胸襟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以堅定的信心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那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