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君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多元文化融入人們的生活中,在為當代人的生活帶來良性的改變的同時也讓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不小的沖擊。要想讓中國傳統文化始終扎根在中國人的心中,持續地發光發熱,傳統文化的呈現方式與滲透方式就必須做出創新的變化,與當代傳播較為廣泛的流行音樂相結合。基于此,本文將對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傳統文化 流行音樂 探究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2.030
我國的傳統文化擁有五千年的凝結歷史,是中國發展至今的根本,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實施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教學,一方面,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樂學善學的思想態度。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較為輕松自由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掌握傳統文化知識,讓傳統文化自然而然地滲透到學生的素質能力的構建中,逐步地幫助學生建立起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讓學生受益匪淺。由此可見,對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策略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策略綜述如下。
一、流行音樂的特點
流行音樂是當下最受歡迎的音樂類型,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想要在音樂課堂中實現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有效結合,教師就必須對流行音樂的特點及受到廣泛關注的原因擁有一個清晰的明確的認識,進而找到合適的突破口實施傳統文化的滲透,以下將對流行音樂的特點及發展原因進行幾點分析:首先,流行音樂具有簡單易懂的特點,對人們的文化基礎與歌唱技巧都沒有較高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人們理解音樂的門檻,使其更利于傳播,逐步地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存在。其次,流行音樂的情感表達更為直接,能夠讓聽眾直接地與音樂建立起共鳴,走進流行音樂構建的情境中,進而有效地激發人們對流行樂的熱愛心理。最后,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下流行音樂的呈現方式具有多元化與多樣化的特點,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帶給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人們在不知不覺間了解流行音樂,掌握流音樂內容。
二、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結合的重要性
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具有極高的重要性,其一,就中國的發展而言,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教學能夠提升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為中國向世界輸出傳統文化開辟新的路徑。其二,就新一代人的成長而言,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能夠讓傳統文化的精神更好地影響新一代人的成長,帶給新一代人潛移默化的熏陶,使其能夠在不知不覺間構建出良好的思想品質,進而有效地提高中國新一代的綜合素質水平。
三、論流行音樂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方法
1.利用傳統樂器演奏流行音樂,打破學生對傳統樂器的固有認識
在多元文化的涌入后,人們對鋼琴、小提琴、貝斯等西方樂器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逐漸地將西方樂器與高格調、高品位相連接,而傳統文化則被打上了刻板、不符合時代潮流的標簽,逐漸地被人們忽視,成為不被看好的樂器。但事實上傳統樂器的種類極為豐富,具有較強的包容性,能夠演奏的曲目眾多,與人們對傳統樂器的固有認識具有較大的差別。對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應積極地引入中國傳統樂器,引導學生利用傳統樂器演奏流行音樂,給予學生更多的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打破學生對傳統樂器的固有認識,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心與自豪感,使學生能夠以更為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今后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例如:在學習流行樂《童話》時,教師可以使用鋼琴為學生演奏一遍,然后再用古箏、? 琵琶等傳統樂器演奏相同的曲目,通過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其中的不同點,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傳統民族樂器的特色,并認識到傳統民族樂器的包容性,拓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之后,教師需要教授學生幾個基礎的民族樂器的使用方法,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感受民族樂器的魅力,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提供推進性的力量。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實踐探索的機會
音樂學習課堂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組成的,二者間具有緊密的關系,如果忽視了學生的作用,只依靠教師不斷的探索挖掘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方法,將不僅會極大地浪費音樂教學的工作的開展,還會無法保障最佳的教學效果的呈現。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基礎教學時應學會調動學生的力量,引導學生走進課堂教學的構建中,突出學生的主體位置,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逐漸認識到自身在課堂中應當發揮的作用,充分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占據主人翁的位置,與教師共同構建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課堂。此外,在受教育階段的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還較為淺薄,受感性思維的驅使,在面對問題與處理問題時往往表現得較為幼稚,如果教師以單一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將很難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在設計音樂教學方案時還應對學生現階段的成長狀態進行充分的考慮,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營造出極具趣味性的學習環境,帶給學生多感官的刺激,有效激發學生探究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投入音樂課堂中,進而逐步的呈現出最佳的音樂教學效果,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提供推進性的力量。例如:教師可以采取競賽的方式開展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教學。首先,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日常課堂學習表現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學生科學的合理的分成幾組,保證每一個組的學生都能夠構建出相輔相成的關系,并讓各個小組間的音樂綜合水平差距在最小的范圍內,以保證比賽的公平性。然后,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比賽規則,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利用所學的音樂知識與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就“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這一主題展開自主創作,給予學生實踐探索的機會,營造出高度活躍的課堂活動氛圍,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團隊榮譽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探尋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銜接點,并積極地提出自己的思想觀點,聆聽他人的意見,為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供有效的延展空間。進而在促進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與創造力的提升的同時,達成讓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在課堂教學中高效的結合的目的。
3.開展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表演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結合除了教師與學生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學校的有力支持。學校應對此重視起來,明確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結合的重要性,積極地配合音樂教師的教育工作,加強音樂教學的資金投入,不斷優化教學配置,為學生引進更多的音樂設備,讓學生在最為優質的壞境中學習與成長。此外,學校還應注意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校園文藝表演活動,并鼓勵學生選擇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結合題材的表演,營造出良好的校園傳統文化氛圍,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探究興趣,推動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構建。例如:在報名校園文藝表演活動后,教師需要在參賽作品的排演階段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幫助學生選擇含有傳統文化元素的古風音樂,如《青花瓷》《卷珠簾》等。并突破固有的教學形式,以新穎的方式展開音樂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視頻內容,聆聽傳統文化故事的方式了解音樂中講述的內容,潛藏的情感,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古風音樂,以與音樂共鳴的情緒參與到舞臺表演中,呈現出最佳的效果,實現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的有效結合,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綜合言之,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具有顯著的結合價值,對二者都具有促進的作用,是一項十分明智的舉措。教育工作者應對此提起高度的重視,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明確學生當下的真實需求,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手段,不斷優化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結合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學習與成長空間,為社會輸出更多的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莉《試論流行音樂對傳統音樂課的影響》,《北方音樂》2018年第38期。
[2] 陳帥、覃皓珺《論流行音樂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新變 ——以“中國風”為例》,《創作與評論》2017年第18期。
[3] 向葵《淺談音樂與文化的關系——從中國傳統音樂與傳統文化的關系談起》,《四川戲劇》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