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格格
摘 要:近些年,學前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推動了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改革與創新,教師在進行學前教學時,非常注重在民族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引導幼兒跳民族舞蹈,使幼兒在跳舞的過程中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展現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不僅增強了幼兒對舞蹈的表現力,還在民族舞蹈的教學中提高了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認知程度。因此教師應重視將民族傳統文化與舞蹈教學結合起來,創新教學方法,并且通過弘揚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使幼兒積極學習民族特色舞蹈和傳統的民族文化。
關鍵詞:學前教育 舞蹈教學 民族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2.028
當前,學前教育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學習舞蹈動作以外,還應引導學生學習民族舞蹈蘊含的民族傳統文化,使學生在學習中理解民族文化的內涵,基于此,學生在跳舞過程中能夠展現出帶有民族文化魅力的舞蹈。此外,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特色的民族舞蹈,能夠使學生充分了解民族舞蹈的獨特性,學生充分了解民族文化、民族舞蹈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傳統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文化素養。
一、高等院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現狀分析
首先,從舞蹈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舞蹈教學中缺失對民族特色舞蹈的講解,致使學生對民族舞蹈蘊含的民族文化不了解,由此學生只學會跳民族特色舞蹈動作,而對于民族文化的內涵不理解,進而導致學生的文化素養難以提高。這表明學前教育專業對于弘揚民族舞蹈文化不夠重視,使舞蹈教育中對于講解傳統的民族舞蹈文化和知識不注重,這種情況下,無法推動學生繼承民族文化,從而出現民族文化被遺忘的情況,使得民族文化難以被繼承、被弘揚下去。其次,舞蹈教育過程中對于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的方式不重視創新,由此長期運用單一的教學方式講解民族文化,致使學生對學習民族舞蹈的文化不感興趣,以此很難調動學生積極學習民族文化、民族舞蹈,使得學生的主動性不高。同時,在安排舞蹈課程方面,對于引導學生練習舞蹈動作非常重視,而忽視引導學生學習民族舞蹈的傳統文化,體現出舞蹈教學時間用于引導學生跳舞,對于講解舞蹈的民族文化不重視,使得學生在跳舞和學習中對舞蹈的民族文化缺少認知和了解。針對這一教學現狀,以下文章提出了關于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通過落實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對民族舞蹈的認知和對民族文化的了解。
二、民族傳統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改革與創新
1.引導學生學習民族特色舞蹈
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以學生為本,課堂上教師先講解舞蹈動作,然后引導學生學習民族特色舞蹈。由此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展現自己的舞蹈動作,學生學會舞蹈動作以后,教師將剩余的教學時間用于講解與民族特色舞蹈相關的民族文化,在講解民族文化時,教師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舞蹈教育中,進而通過播放民族舞蹈的教學視頻,使學生積極看視頻內容,學生看視頻的過程中被民族特色舞蹈深深吸引,并且感受到民族特色舞蹈非常的多樣化。此外,教師結合舞蹈視頻講解具有民族性舞蹈和民族文化,如:教師根據《吉祥三寶》的舞蹈動作,講述民族舞蹈動作不僅展示出身體的柔美性,還呈現出民族文化的背景、風土人情、民族情懷和民族精神,同時教師告訴學生不同的民族舞蹈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所以,我們在學習民族舞蹈時,應注重學習民族舞蹈蘊含的民族文化,通過學習民族文化能夠在跳舞過程中展示民族舞蹈的魅力。學生聽過教師對民族文化的剖析和講解,主動投入民族舞蹈的教學中學習特色的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的文化,在不斷學習中學生認識特色的民族服飾、樂器,有效提高學生民族特色文化的認知水平。
2.引導學生學習民族特色舞蹈的內涵
不同民族舞蹈的民族內涵非常豐富,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民族舞蹈時,應重視引導學生學習不同民族的舞蹈,并在引導學生學習舞蹈之前,詳細講解不同民族舞蹈蘊含的民族文化,使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積累民族文化和文化知識,這對于提高學生文化水平非常有利。所以說,舞蹈教學中教師對于弘揚民族文化應提高重視程度,由此教師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小毛驢》舞蹈,這是維吾爾族的舞蹈,學生學習民族舞蹈時,教師邊講解舞蹈動作邊講述民族舞蹈的特點、民族服飾特色和民族文化,同時教師結合民族舞蹈動作講述維吾爾民族的民族精神,這樣能使學生很快理解民族舞蹈的內涵,由此學生成功掌握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和民族文化。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新疆舞蹈、苗族舞蹈等不同民族的舞蹈講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使學生邊學習舞蹈動作邊了解不同的文化知識,學生充分了解多樣化的民族文化,能夠使學生充分感知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進而增強學生對民族舞蹈文化的自豪感,以此推動學生積極學習、了解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
3.以創新的教學方法,講解民族舞蹈的文化
教師為了使學生提升對民族文化的興趣,積極創新教學方法。由此教師開展舞蹈教學時,積極運用生活化教學法,運用這一創新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主動學習貼近生活的民族舞蹈,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此外,教師結合生活講解每一種民族文化的文化內涵、文化價值和民族文化延續至今的意義,能使學生容易理解生活化的民族文化,如此一來,學生更容易掌握民族文化的內涵。舉例來說,教師結合生活講述哈薩克族的擠奶舞,講述過程中教師告訴學生這一舞蹈動作就是從生活中給羊或者給牛擠奶而編成的舞蹈動作,并且擠奶舞的舞蹈動作蘊含哈薩克族的民族文化。所以,我們能夠從不同民族的舞蹈動作中分析出不同民族的特色民族文化,這樣能夠學到很多民族文化和知識,進而推動學生從生活的角度探索民族舞蹈中蘊含的民族文化,學生在不斷探索中感受到民族文化存在的價值和內涵。同時教師通過結合生活講述民族舞蹈的文化魅力、舞蹈風格、民族文化,能使學生在聽講中高效學習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文化的內涵。
4.結合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文化提問
舞蹈教育中教師發現學生對學習舞蹈民族文化不積極,對此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在進行舞蹈教學時,教師將問題教學法運用到舞蹈教學中,教師根據民族舞蹈的風格和民族舞蹈文化提問,通過設置懸念,能使學生增強求知欲和對問題的興趣,當學生對解決問題和探究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時,能夠帶著問題分析少數民族舞蹈,在分析過程中認真思考少數民族舞蹈的特色和舞蹈蘊含的特色民族文化。以此學生在思考和分析中對民族舞蹈的文化加深理解,同時學生能夠自主歸納出民族舞蹈滲透的文化內涵,這不僅提高了學生自主總結能力,還增強了學生的文化底蘊。
例如:教師講解蒙古族舞蹈動作時,教師邊講解動作要領邊提出從蒙古舞的動作中看出民族舞蹈的動作有哪些特點?民族舞蹈、民族服飾蘊含哪些民族文化?通過引出問題,使學生積極思考民族舞蹈,學生在深思熟慮中歸納出蒙古族的舞蹈動作幅度大,而且蒙古舞蹈的服飾比較寬松,所以跳舞過程中穿上蒙古服裝能夠跳出大氣蓬勃的感覺。此外,學生根據蒙古舞蹈的風格分析出民族文化的內涵,表明學生在分析中深入理解民族舞蹈的特點和民族文化的風格。
民族舞蹈文化需要我們不斷地繼承和弘揚。因此,在開展學前舞蹈教學時,教師不但要注重引導學生學舞蹈,還應重視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傳授民族舞蹈的文化,使學生在學習舞蹈動作的同時,學習與民族舞蹈有關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此外,學生還從民族文化中學到文化的內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以此提高道德素養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 向鈺《關于在舞蹈教育中滲透地方文化的思考——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為例》,《教育教學論壇》2015年第5期。
[2] 朱鵬屏《文化素質教育中的舞蹈美育課程設置》,《藝術百家》2006年第1期。
[3] 張瑩瑩《舞蹈美育與高校素質教育的關系》,《長沙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