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聰 姬文亮 劉 明 婁德成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江蘇·南通 226236)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作為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自教育部啟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來,[1]我校工科專業逐漸加入專業認證體系。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以學生畢業要求達成度為指導,建立一套閉環反饋教學的運作體系。[2]而單片機開發能力作為電類專業的核心技能,也納入以畢業要求達成度為導向的教學改革任務之中。
由于單片機開發能力涉及的專業課程較多,從課程教學到實驗教學到畢業設計,貫徹整個專業教學的始末。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以畢業要求達成度為指導,培養出能夠滿足社會工作需求的、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單片機開發人才,也成為高校電類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任務。
培養單片機開發能力需要多門課程教學的攜手并進,如學生要掌握PCB 電路板制作、單片機開發、電子技術等課程,而后融匯貫通,方能滿足電類專業畢業要求的各個達成度指標點。
造成多數學生畢業難以勝任社會工作需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專業知識發展更新較快而教學內容更新不足的外在因素,也有專業課程建設不足的內在因素。其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由于教育的擴張,在單門課程教學中,新補充的教師工程經驗不足,造成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扼殺了學生學習興趣。
(2)在課程組建設中,各個老師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授課,每個老師的授課風格不同,造成課程之間銜接生硬,學生難以形成系統化的解決單片機開發問題的能力。如學生雖然學習了PCB 電路板設計,懂得使用Protel 專業軟件,但是到獨立設計電路板時候,存在不敢下手,能力僅僅停留在杜邦線接線、調試軟件的層次。
(3)課程知識更新較慢,實際工作中,單片機開發普遍用C語言進行開發,而多數高校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匯編語言開發,單片機也不斷更新換代,教學及實驗設備沒有進行與時俱進的更新。
(4)高考的應試教育,也造成了學生進入高校后,學習探索的能動性不足,學習過分依賴老師,以通過課程考試為目標,不預習不總結,缺乏上網查閱相關文獻學習的主動性。
(5)以考試為導向的學生評價體系,對于實踐性很強的單片機能力培養來說,只是考核對書本知識的記憶,無法考核學生的動手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設計能力、實現運作能力。
各種因素的疊加,就造成了學生畢業時,很難真正形成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單片機開發中所遇到的復雜問題。因此,課程建設必須進行改革。
以畢業要求達成度為指導,參照專業建設達成度計算過程,采用excel 設計達成度計算方法。[2]學院首先根據用人單位及歷屆畢業生尋訪回饋及專家組意見,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而后課程組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指標分解,把培養的指標點落實到每個教學環節、實驗環節、課外實踐環節,并指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學時安排;在后進行教學輸出;根據考核成績及平時成績,做為學生總評成績。而后通過達成度量化分析,形成不斷改進、持續優化的閉環反饋教學改進機制。其改進后的單片機開發人才培養機制運作結構如圖1 所示。
單片機課程教學改革以課程組為單位,參照圖1 所示進行教學運做,在單片機各門課程的教學方面,我們采用了如下的改進措施。

圖1 單片機人才培養運行機制
(1)對課程性質及任務進行研究,根據畢業要求達成度為指導,進行指標點分解,指導課程教學設計。
例如:在課程中,在完成了單片機系統結構、程序設計基礎、中斷系統、串行通信、I/O接口以后,學生具備了能夠清晰地描述單片機系統設計任務,并能對特定需求給出初步的設計方案。達成了設計能力培養指標點。
利用Proteus 軟件進行單片機仿真設計,達成利用現代工具對單片機開發任務進行模擬的人才培養指標點。
利用實驗教學,開放實驗室,達成實驗設計能力指標點。
(2)圍繞單片機開發能力培養,對相關課程教學方法、內容、學時進行安排??紤]到單片機開發能力,要求學生要具備電路計算能力、電子技術基礎。在“PCB 電路板設計”課程授課中,注意課程的銜接,如在原理圖制作過程中,引入電路計算,根據電壓、電流進行元器件選型,讓學生上網查詢相關元件尺寸封裝;使得學生不簡單是學習Protel 電路板設計軟件,更重要是培養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設計、解決單片機開發中硬件設計問題的能力。
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中,根據科技發展現狀,采用了C 語言進行單片機教學,使得單片機開發更符合時代主流。在授課過程中,布置課程預習、課后作業,采用板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避免刻板式的照本宣科,豐富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Proteus 軟件進行課堂仿真。在作業布置方面,不局限于書面作業,更引導學生采用Proteus軟件進行課下仿真,通過大作業綜合與小作業結合形式,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探索,引導學生上專業網站如CSDN,查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課內實驗,采用試驗箱接線方式,驗證編程結果,同時與Proteus仿真軟件進行比較,加深對課程中相關環節的理解。達成電路原理設計及程序調試能力的培養。
在“單片機綜合設計”2 周實踐課程教學中,提出具體設計任務,而后要求學生根據設計要求,獨立分析設計,采用Protel進行電路板設計,Proteus 軟件進行電路仿真,而后到試驗箱進行驗證,鼓勵學生把PCB 電路板圖交給廠家進行打烊,而后回來焊接組裝、編程調試。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外科技活動中,組織各種單片機電子設計興趣小組,參加各個級別的設計比賽,通過競賽,調動學生利用所學的本專業各種知識,分析賽題,設計解決方案,動手制作,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3)考核環節。每門課的考核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及考試(考核)成績,以權重比例的組合,形成單科總成績。在考核中,考慮到對每門課知識點能力點的覆蓋;考核后,每門課進行專業達成度計算,根據該課達成度,形成反饋機制,促進課程持續改進;根據總的達成度計算反饋,結合外部企業需求及專家組意見,形成培養方案的持續改進方案。
在文中分析了單片機開發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結合專業評建,對電類專業單片機課程組教學過程進行改進,根據一輪的教學實踐,與專業評建之前進行比較,改革后的單片機課程組教學,更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綜合本專業所學知識,利用現代工具、設計實驗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更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