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平
(東莞市經濟貿易學校 廣東·東莞 523106)
翻轉課堂(英語:Flipped classroom),又譯為翻傳教室、顛倒教室,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2007 年起源于美國,最初是兩位化學老師為了給缺課的學生補課,將演示文稿錄制成視頻并錄上講解音頻,然后將視頻上傳到網絡讓缺課的學生學習,以此解決無法到校上課學生的學習問題。后來,他們又嘗試讓學生在家看視頻、聽講解,在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看視頻學習提出的問題進行輔導、解答,或者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
翻轉課堂,就是在數字網絡信息環境中,教師先將教學內容錄制成視頻,并且制作教學資源庫,上課前學生先觀看教學視頻,學習資源庫,然后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共同協作,互動交流,完成作業答疑,進行自我探索與研究,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1]
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課程是一門公共科目,一般在入學第一年安排學習課程。由于中職學生具有知識基礎薄弱、自覺性差、沒有明確學習目標等特點,造成學生無心向學現象普遍,課堂氣氛越來越沉悶。
在中職學校課堂推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后,翻轉課堂中的教學視頻短小精悍,吸引學生眼球;教學信息清晰明確,學生能很快抓住知識重點;重新構建的學習流程,讓學生對學習有新鮮感,并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復習檢測方便快捷,讓教師在短時間內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可以說,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大變革,也是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優秀產物。
但由于中職學生大都實行住宿制,校方不允許學生帶計算機到學校使用,所以在中職學校開展翻轉課堂一般都是周五布置學生回家上網觀看教學視頻,完成前置任務,教師周日加班,批改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傳的前置作業,總結學習情況,調整上課重難點。周一學生返校,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多媒體教室完成課堂實踐部分。每周最多只能上一次翻轉課堂模式的課,學生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來回切換,學習效果不明顯。跟信息化技術無法完美結合成了翻轉課堂在中職學校順利開展的攔路虎。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積極使用手機學習平臺,能夠體現較多的優勢。首先,手機學習平臺能夠打破中職生在校無法登錄互聯網平臺學習的局限,學生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上網學習,這解決了翻轉課堂中課前學生上網學習基本知識點,完成課堂前置學習任務的問題。其次,手機學習平臺支持大多數多媒體視頻或動畫的播放及互動,適應現代學生學習方式,學生能夠從“被學習”發展成“要學習”,且極大的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手機學習平臺將教師與學生聯系得更緊密,學生針對自身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尋求幫助,有效提升了學習效率,教師對學生提交的作業及時作出指導,縮短反饋周期,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調整上課進度。
中職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高,積極使用手機學習平臺,對促進翻轉課堂在中職學校順利開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檢驗基于手機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應用效果,筆者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郵件合并”教學內容為例,以超星學習通為學習平臺,開展基于手機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實踐研究。為進一步探索基于手機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有效性,筆者選取同一學校、同一年級、同一專業的兩個班級設立實驗班和平行班,對實驗班運用基于手機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授課,對平行班實行傳統教學模式授課,并記錄兩個班級相同知識點的測驗成績,發布調查問卷等方法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對新模式的認可度。
4.2.1 課前學習、提煉
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上發布前置學習任務單,包括觀看微視頻和完成前置作業。微視頻主要介紹了郵件合并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微視頻的制作上,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可以對視頻設置定點提問功能,在幾個重要節點發布單項選擇題,學生必須回答正確才能繼續往下觀看視頻,否則重新觀看,這對學生是否認真觀看視頻起到監督作用。前置作業主要針對郵件合并的基本概念,基本結構通過問答題、填空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總結郵件合并中主文檔和數據源的制作方法。
教師登錄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檢查學生視頻觀看進度,總結前置作業出現的代表性問題,調整上課計劃,把大多數學生反饋的問題作為課堂解答重點。與傳統課堂模式相比,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重難點不再是由教師的教學經驗或教學指導書確定,而是由學生通過前置學習具體反饋所決定,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學生已掌握的教師反復強調,學生未領會的教師一帶而過。
4.2.2 課中實踐、提高
首先教師對前置學習出現的疑難點進行解疑,邀請前置學習掌握較好的學生示范郵件合并基本操作方法,讓前置學習仍有困惑的學生在同學的帶領下逐步掌握基本知識要點。接著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上發布小組任務,提出共同探索郵件合并更高層次的功能使用,任務設置由簡及難,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共同嘗試、分工合作,最終完成任務并上傳到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上,全班分享,共同投票,選舉最優方案。教師在此過程到各小組對學生給予指導或交流討論,協助學生完成知識遷移和提升,最終實現知識(技能)的建構和內化。
在課堂中,教師結合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的簽到、投票、問答、搶答功能,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4.2.3 課后復習、深化
課后,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上推送討論,讓學生思考郵件合并還可以運用到生活哪些方面?教師積極參與討論,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學以致用,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非面對面的表達方式,讓很多性格內向的學生有了輕松的發言環境。教師還提高郵件合并任務難度,升華學習空間,讓有能力挑戰的學生進行自我拓展,用來鞏固學習知識,深化學習技能。
使用手機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后,筆者采用課堂小測驗和手機學習平臺發放調查問卷兩種方法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對該教學模式的認可度。
表1 的數據顯示,32%的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非常滿意,56%的學生感到滿意,12%的學生認為學習效果一般,沒有人認為學習效果變差。全班沒有一個人不愿意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這表明學生在此教學模式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喜歡此教學模式。

表1 學生對翻轉課堂認可度調查數據
在與平行班學習效果對比中,使用手機為教學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授課,全班同學成績實現100%合格,雖然成績仍不夠優秀,但這給教師繼續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注入一劑強心針。
通過基于手機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發現在中職學校使用手機學習平臺讓翻轉課堂的前置學習鮮活起來,學生預習充分,上課能聽懂,會發言,課堂氣氛活躍。課中學習進度慢的學生反復播放教學視頻,掌握知識。課后教師在手機學習平臺上互動、答疑,批改學生作業,及時做出點評、指導,縮短反饋周期;學生隨時隨地利用碎片時間打開手機學習平臺學習課程,自主探究,自我提高。
翻轉課堂前置學習任務設置要求貼合學生學習能力,挖掘學生學習疑惑,課堂注重實踐,教師既是任務發布者又是任務參與者,貫穿課前課后的教學視頻必須短小精悍,突出知識點,這些都對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師在信息技術素養和知識運用熟練程度上比以往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監督學生使用手機學習平臺,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習效果,也是基于手機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能否在中職學校繼續開展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