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學生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個緩沖的時間,教師應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融入數學課堂,走近數學揭開數學的神秘面紗。教師在課下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多結合現如今新穎的教學方法,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創造豐富多彩的課堂,使學生通過課堂就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在三大主科內數學偏于科學理性,不同于另外兩個語言類學科,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會覺得無聊、枯燥,此時教師應該敏感地發現學生的積極性降低,實時改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內的主體,教師應以自身的“退”來助推學生的“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生力量跟隨新課標改革的浪潮出現在教師們的視野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一方面有利于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想法觀點的平臺,幫助學生培養自己的自信意識,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體會到團結協作的好處,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養成合作意識;另一方面有利于幫助教師打造一種活躍、積極有效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弱化教師高高在上的感覺同時增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最終達到課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的目的。
一、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現狀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較為盲目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通常流于表面形式,教師無論為學生講解什么知識點都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這違背了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思想。在小學數學的教材中,有些基礎的知識不適合采取此種教學手段,應當先讓教師為學生講解簡單的知識點,待學生徹底理解并掌握了原理或公式再開展合作學習,更深層次地探討知識的應用。
(二)忽視了成員的分工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成員都需要有明確的分工,明確每個成員在小組中的責任,令小組探究活動有秩序地開展,為所有的學生提供交流與表達的權利,讓優等生帶動水平較差的學生,在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三)教師未能充分發揮主導價值
小組合作學習主張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數學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深入地探究數學內容。但是在具體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未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價值,對學生的管理和引導不足,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
二、 提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分配學生學習小組,保證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對于小學數學這樣的學科,一旦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成果就很不明顯。因此,在進行小組分配的時候教師應該尊重學生自身的意愿。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較少,學習經驗也沒有很多,再加上學生的身心等各方面都還尚在發育階段,學生的成績就難以避免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所以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成績來決定小組的分配。小組合作教學就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其中的感覺,充分考慮到學習成果不那么明顯的學生,使學生能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真真切切地學到知識有所收獲,對課堂上教師所講過的知識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綜合班里學生的性格特征、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等因素進行合理分配。
例如,在第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可以短暫的開展學生數學基礎的摸底。用幾道簡單數學小題檢測學生數學基礎,讓教師對班級內學生的數學能力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簡單合理均衡的小組分配,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查看他們對小組的分配是否滿意再進行微調,教師的所有教學行為應該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
(二)通過小組布置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往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還沒有開展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時,學生對于教師布置的課堂任務完成情況很不理想。一方面可能是學生的自控力不強沒有約束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那么現在教師已經分配好學生學習小組,就可以順利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教師可以將不同的課堂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學習小組,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其中,體會到學習數學帶來的樂趣,每個小組齊心協力完成課堂任務。在課堂的最后,小組之間可以進行學習成果的分享,比較一下學習方法的不同,互相討論一下優缺點進行總結反思,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例如,當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到“乘法口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小組合作來進行口訣的記憶。通過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督促來幫助記憶乘法口訣,學生會更快、更高效率地去完成這項記憶工作。在課堂的最后教師可以用小組抽查的形式,來檢測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
(三)結合教學內容,靈活分配任務
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必須以具體的合作任務,合理的小組目標,精準的知識內容為導向。因此,教師在教學指導中,必須以教材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設計、任務分配、目標設定、評估檢測等方面精心設計,讓每一個小組之間在難度相當、要求一致、標準統一的教學任務引導下開展競爭,互助協作,使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被無限放大,學生的數學潛能被切實激活。首先,在合作任務分配上,教師應該科學設計,針對不同小組,設置具有操作性、探究性、研討性的數學知識或教學問題,避免小組之間因為任務難度不一而影響后期評價,對于基礎類合作任務,應該限定合作學習的時間,明確具體要求,盡量讓小組之間在競爭中開展學習;對于拓展類數學問題,應該側重于學生數學潛能的激活、數學思維的訓練,可以在不同小組之間設定稍有差異性的合作任務,為小組之間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其次,在合作目標設定上,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激活每一個小組內組員之間的協作意識與互助精神,必要時,可以讓組長承擔主要責任,就某些復雜性數學知識的理解思路、疑難性數學問題的解答策略等向本組學生開展講解,借助分組達標的方式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最后,在小組互動指導上,盡量以生生互動為主,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加入其中,將互動方式由生生互動切換為師生互動,在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交流、討論、辨析中精準理解數學問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進行“計算表面積”教學時,針對不同學生對“表面積”概念理解存在偏差甚至謬誤的問題,教師可以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及時設問:將5個單位長度為1的正方體擺放為一個長方體,怎樣擺放,所得長方體的表面積最大?針對這一問題,小組之間再次展開討論交流。有的小組同學會拿出小木塊嘗試擺放,有的小組學生會發揮空間想象力進行思考,有的小組同學會拿出畫筆邊畫邊算。待到不同小組之間的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漸漸趨于明朗的時候,教師繼續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并鼓勵不同組員之間就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與他人分享。在其樂融融的小組合作氛圍驅動下,學生對于“表面積”的理解也更加精準、清晰、到位。
(四)建立評比機制,激發小組能力
評比機制是通過比賽競技的方式產生出的結果進行相互比較,以達到相互競爭、相互進步的效果。教師在小學生數學合作小組中合理運用評比機制,既能增強小組內部的凝聚力,還能提高小組之間的競爭力。因此,教師為了小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可以利用評比機制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圓柱”時,教師可以提議讓每個小學生合作小組進行相互比賽,比賽內容為找尋生活中的圓柱物體,在規定時間內找尋最多的生活中圓柱物體的小組獲勝。教師可以給獲勝小組頒布“生活小能手”“學習小巧匠”等稱號,激勵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將小學生合作小組每次的比賽結果以分數形式累加,獲勝一次可加一分,等待學期末進行年終評比,獲勝的小組除了能夠獲得“年度最佳小組”稱號,還可以在年級內進行講演,分享小組學習優勢,讓更多學生借鑒學習。
(五)針對合作表現,及時給予充分評價
小組合作情況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其對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合作學習效率的提升,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具體評價中,教師應該將不同小組表現,組員合作質量、組長作用發揮等諸多因素融為一體,就不同小組之間的小組合作學習情況給予客觀、公正、恰當的評價。評價中,對于問題,應該靈活、適時呈現;對于優點,應該大加贊賞、充分肯定。堅決避免評價中只關注結果,卻忽略過程的不當思想。針對一些特殊性小組合作學習,教師也可以動員學生充當“評委”,站在學生的角度就不同小組之間的合作現狀予以點評,教師適當補充。同時,教師也要將集體評價和個性評價合理呈現,對于表現優秀的小組,在進行整體性評價的同時,對于一些表現積極的學生、參與主動的組員也順勢進行鼓勵,使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可度大幅提升,為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切實提高而提供保證。
總而言之,小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是符合當下教育發展的趨勢的,也是現代化小學生學習的需求。雖然在小學生學習數學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但是教師可以采用小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利用合理分搭配小組內的成員、創建情景化的教學課堂、建立小學生合作小組之間的評比機制等教學手段,解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問題,創設一種輕松有趣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鍛煉他們的對于數學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全方位的綜合發展,為學生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水平,成為全優型人才。教師將小學生分組學習的方式深度融入數學教學中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將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為輕松快樂的數學課堂,激活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進程。
參考文獻:
[1]楊士芳.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讀寫算:教師版,2011.
[2]冉令萍.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43.
[3]莊嘉雯.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7):110.
[4]韋秀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4):169.
[5]張金平.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6,23(23):86-87.
[6]胡柏榮.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117-118.
作者簡介:
戴文殷,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金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