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年華
【關鍵詞】職業體驗;職業啟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學校要自主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課程資源的開發意識,有效地進行實踐探索,科學利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為應對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江蘇省南通市五山小學校開設了“紫瑯小鎮”這一綜合實踐職業體驗活動項目?!拔沂切⌒°y行家”便是“紫瑯小鎮”60個職業體驗項目之一,通過模擬銀行網點對外服務情境,開展“紫瑯小鎮幣”的發放、存取、兌換以及回收活動。這樣的職業體驗活動,給學生融入職業世界提供了體驗的平臺。
一、定位學生需要,確定體驗課程目標
根據“我是小小銀行家”項目的特點,其體驗活動目標具體可細化為如下幾個方面:
價值體認:感受職業初體驗。學生通過“我是小小銀行家”學習實踐和體驗,認識和了解人民幣的歷史、發展以及展望人民幣的美好未來,知道人民幣在國家乃至世界金融中的重要地位。在活動中扮演銀行業務員角色,知道銀行服務窗口的任務分工,了解銀行一般業務流程。
責任擔當:培養職業好品質。在體驗活動中形成團隊合作精神,能主動為團隊出謀劃策并提出合理的建議。作為一個小小“職業人”,要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熱心服務,初步養成熱愛生活的態度。
問題解決:生成職業好素質。通過“人民幣”主題活動,讓學生認識祖國,熱愛祖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金融意識,立志長大為祖國金融事業作貢獻。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辦事用心、工作細心、持之以恒并不懼困難的素養,努力形成分工明確、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工作品格。
創意物化:訓練職業小技能。通過活動學會用3~5種方法快速辨識假鈔,初步了解銀行職員常用的點鈔方法,熟練掌握“單指單張”點鈔技能。“紫瑯小鎮銀行”開放期間,做好“紫瑯小鎮幣”的清點及發放工作,努力體驗小銀行職員角色,如清點發放、兌換殘損幣、統計制作發放表格、辦理儲蓄業務等。
二、把握課程特點,精心設計活動內容
“我是小小銀行家”項目的體驗對象為小學六年級學生,此時的學生身心發展都處于關鍵階段,要著力幫助學生在體驗活動中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堅持符合時代發展方向,弘揚積極能量正確導向,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形成積極向上的職業心態。
在以上活動設計原則指導下,“我是小小銀行家”這個體驗項目安排了學習參觀、設計制作、技能訓練、職業體驗四種活動形式,主要有我愛人民幣、我與銀行職員面對面、點鈔訓練營、小小出納員四個系列,包含了“人民幣知多少”“辨別真假人民幣”“設計制作紫瑯小鎮幣”“點鈔捆鈔練習”等活動。
本課程試圖從人民幣入手,從認知到熟悉,從清點到發放,步步深入,不僅激發學生認知事物的興趣,而且在活動過程中,教育學生人民幣更重要的是代表祖國、代表人民,從而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三、融合學科教學,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我是小小銀行家”以職業體驗為主,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三種活動方式并存,同時又關聯學科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我是小小銀行家”系列活動中,學生手繪紫瑯小鎮幣、利用電腦制作人民幣主題網頁,手、腦、口并用清點人民幣,計算存款利息,制作統計報表,體驗銀行大堂經理、出納、引導員等角色,將實踐活動與體育、口語交際、美術、數學、信息技術等學科學習結合,主動運用各門學科知識分析解決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與此同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鉆研、探究,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科知識得到拓展。
四、聯系社校家庭,優化多元評價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不再是檢查表層知識的掌握,而是考察復雜社會環境所重視的核心素養發展問題,如學生批判性思考、檢驗問題、收集信息、做出明智理性決定的能力以及合理使用技術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職業體驗亦是如此,體驗的結果并不重要,關鍵在于體驗過程。活動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會永遠高于活動的完成度,無形的心靈感受始終比有形的成果作品重要。強調崗位歷練,探究職業分工,倡導研究性經驗獲得,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持續、深入地探究,防止淺嘗輒止。
“我是小小銀行家”職業體驗課程注重多元性和過程性評價。評價主體側重于體驗者自己,引導體驗者在設計制作、小組實踐、技能展示等體驗環節中進行反思性自我評價,輔以同學互評、教師適時點評,挖掘和發展學生自我評價的潛能。同時堅持學生成長導向,通過對學生在“我是小小銀行家”體驗活動中的觀察、記錄、分析,引導學生持續實踐、體驗、反思,借此不斷改進活動設計和組織。再利用“成長記錄”加強實踐過程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問題,看亮點,學會在回顧中成長。逐步形成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評價目標和評價手段多元、評價方式靈活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