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韓靜 姜立雁
摘要:華慶101是黑龍江省賓縣慶豐農業科研所于2014年以自育自交系QD384為母本、QF149為父本雜交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種,2019年通過國家審定。該文作者介紹了該品種的特征特性與產量表現,從整地、適時播種,科學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出苗后化學除草以及制種技術等方面逐一介紹玉米新品種栽培技術,從而為該品種在吉林省通化地區的推廣應用提供重要依據。
關鍵詞:玉米;新品種;華慶101;特征特性;栽培技術;推廣應用
張 健,韓 靜,姜立雁,等. 玉米新品種華慶101在吉林通化地區的推廣應用[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6):88-89.
華慶101由黑龍江省賓縣慶豐農業科研所以自育自交系雜交組配而成,組合為QD384×QF149。2019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玉20190021。吉林省通化地區玉米面積約18萬公頃,玉米品種多而雜,華慶101于2019年引入通化地區示范推廣,表現為熟期早、脫水快、產量高、抗逆性強。
一、品種選育
1、親本來源
(1)母本QD384
以金色農華試驗鑒定材料DZ10107為基礎材料,歷經6代連續自交,于2013年育成。幼苗葉鞘淡紫色,幼苗拱土強,株型收斂,雄枝3-5個,護穎紫色,黃花藥,花粉量大,株高220 cm,穗位80 cm,穗長13-16 cm,穗行14-18行,穗軸紅色,籽粒寬馬齒,百粒重32 g,抗大斑病、青枯病,抗倒伏性好,出苗至成熟118天。
(2)父本QF149
以引自遼寧的L201為母本、鐵7922為父本,歷經6代連續自交,于2013年育成。幼苗葉鞘紫色,幼苗長勢強,株型緊湊,葉片略寬上沖,雄枝3-5個,護穎淡紫色,黃花藥,雌穗花絲淡紫色,花粉量適中,株高200 cm,穗位80 cm,穗長16-18 cm,穗行14-16行,果穗筒形,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0 g,抗大斑病,抗倒伏,出苗至成熟116天。
2、選育經過
2014年以QD384為母本、QF14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華慶101。2014年進行所內鑒定試驗,2015年進行黑龍江省內異地鑒定試驗,2016-2017年參加東華北早熟玉米區域試驗、生產試驗,2019年通過國家級審定。
二、華慶101主要特征特性
1、農藝性狀
華慶101在東華北中早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7天,比對照吉單27晚1-2天,需≥10℃活動積溫2400-2450℃。株型緊湊,株高288 cm,穗位113 cm,成株葉片數19片,果穗筒型,穗長19.7 cm,穗行數16-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7.5 g。
2、品質特性
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籽粒容重731 g/L,粗蛋白含量12.64%,粗脂肪含量4.27%,粗淀粉含量71.29%,賴氨酸含量0.32%。
3、抗性鑒定
東北農業大學人工接種鑒定:感大斑病,感絲黑穗病,中抗灰斑病,高抗莖腐病,感穗腐病。
三、華慶101產量表現
2014田間鑒定試驗畝產886.0 kg,比對照吉單27增產14.1%。
2015年在牡丹江異地鑒定,畝產765.9 kg,比對照增產12.3%;在林甸畝產716.8 kg,比對照增產14.5%;在綏化畝產802.8 kg,比對照吉單27增產17.4%;在吉林延邊畝產749.6 kg,比對照增產13.7%。2015年多點試驗,9點全部增產,平均增產14.7%,在同熟期參試品種中綜合表現為穩產、耐密、抗倒伏、抗大斑、適應性廣。
2016-2017年參加東華北中早熟春玉米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90.7 kg,比對照吉單27增產3.1%。2017年生產試驗,平均每畝產744.3 kg,比對照吉單27增產7.3%
四、華慶101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吉林省東南部、內蒙古中東部等地區種植,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整地、適時播種
通過機耕平整地塊。根據氣候條件,最佳播種時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初。
2、施肥
(1)有機肥與化肥并重
施用有機肥既可持續提供養分,又可提高土壤質量,有條件的地方均應提倡用有機肥。施用有機肥后,可酌情減少化肥用量[1]。
(2)氮肥總量控制、分期施用
一般采取前控、中控、中促、后補原則,即基肥輕施,大喇叭口期重施,吐絲開花期補施。磷、鉀養分恒量監控,磷肥與鉀肥一般作為基肥施用,可結合秋整地或春整地施用。
(3)科學施肥
根據玉米產量目標和地力水平配方施肥。若采用“一炮轟”,容易造成前期旺長,后期脫肥、早衰,建議在拔節或大喇叭口期進行1次追肥。
(4)對不同產量水平的玉米施肥
產量水平500 kg/畝以下:氮肥10-12 kg/畝,磷肥4-5 kg/畝,鉀肥1-3kg/畝。
產量水平500-600 kg/畝:氮肥12-14 kg/畝,磷肥4-6 kg/畝,鉀肥3-5 kg/畝。
產量水平600 kg/畝以上:氮肥12-16 kg/畝,磷肥4-6 kg/畝,鉀肥4-5 kg/畝。
玉米對N、P、K的吸收總量隨產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多。一般正常大田可施尿素15-25 kg/畝,磷酸二銨10-15 kg/畝,氯化鉀或硫酸鉀7-10 kg/畝,也可選擇養分數量相當的復合肥。
3、合理密植
播種時,采用等距單粒點播,一般每畝種植4200-4500株。
4、苗后化學除草
玉米3-5葉期是噴灑苗后除草劑的關鍵時期。苗后除草劑使用不當容易出現藥害,輕者延緩植物生長,形成弱苗;重者生長點受損,心葉腐爛,不能正常結實[2]。藥害產生主要原因是盲目加大施藥量、重疊噴藥、幾種藥劑自行混合、與有機磷農藥施用間隔過短等。
一旦出現除草劑藥害可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常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有赤霉素、蕓苔素內酯、復硝酚鈉等。0.01%蕓苔素5 g、鮮牛奶1袋、葡萄糖300 g(也可以不用,但用了效果會更好),兌水15 kg噴施。功能性植物營養劑有“碧護”(赤霉素+吲哚乙酸+蕓苔素)3 g/畝+除草劑的解毒劑奈安1-2袋40-80 g,兌水15-30 kg噴施。
4、制種技術
母本、父本同期播種,父本母本行比1:6;公頃保苗5.5萬株,壟距60 cm,株距30 cm。
五、推廣應用
2019年華慶101引入吉林省通化地區,在輝南、梅河口、柳河、通化縣等市縣進行大面積、多點次示范種植,表現為產量高、脫水快、品質好、抗逆性強[3]。在輝南縣朝陽鎮林家溝村一戶連片種植13000 m2,現場實打實收,畝產達1126 kg。
六、結語
通化地區主要特點是山地多,玉米品種多而雜。2020年華慶101在通化地區推廣面積有望達到3335萬平米以上,將成為當地主要推廣的玉米品種之一。
參考文獻
[1] 許正學,郭樹成,張龍枝,等. 玉米新品種中元999在通化地區的推廣應用[J]. 農業科技通訊,2018(6):315-316.
[2] 文 松,董本春,郭樹成,等. 高產密植玉米新品種天育108在通化地區的推廣應用[J]. 農業科技通訊,2018(9):241-242.
[3] 周偉紅,許明麗,李登來. 玉米新品種紀元102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 農業科技通訊,2018(8):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