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度學習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更深層次地探究理論知識的實質性內涵與價值的實踐過程,有助于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但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對概念性知識點的認知僅停留在表面層次,對各知識點之間邏輯關系的認識模糊不清。基于此,通過分析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探討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旨在進一步強化小學生對概念性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引言
在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與普及的背景下,教育行業愈發重視各種輔助性教學工具的有效應用,而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微視頻等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原有概念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延展與補充,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各知識點間存在的邏輯關聯,以此有效提升學生思維邏輯的縝密性。與此同時,數學教師還可以不斷創新深度教學模式,基于宏觀角度帶領學生梳理各章節知識的結構框架,培養學生全面掌握數學理論知識的能力。
1.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問題:第一,課堂教學氛圍壓抑,學生缺乏自主能動性。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以自身為主體對象,過度重視講解基礎理論知識,忽視了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重要意義,不但無法調動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探究的積極性,致使學生無法保持高度集中的專注力,長此以往還可能導致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喪失興趣,不利于日后階段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二,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整體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部分教師在正式開展教學工作前,并未從整體角度出發明確各階段教學目標,直接導致其教學方向與定位與實際教學內容存在偏差。另一方面,部分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有所欠缺,在備課過程中報以漫不經心的工作態度,無法在原有教學基礎上拓展學生多元化數學思維,并且其對學生的責任意識也相對淡薄,在構建師生友好交流關系方面仍有所欠缺。
2.基于深度學習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對策略
2.1構建宏觀知識框架,強化學生整體性認知
數學這門學科原本就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關聯性,對學生思維邏輯性與想象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相關教師引導學生基于數學思維角度正確看待各知識點間的關聯,指導學生從單一性思維模式過渡轉變為多元化思維模式,培養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并從問題中篩選出具有價值的關鍵信息,以此作為構建宏觀知識框架的理論依據。例如,在講解《混合運算》課時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運算過程中涉及的運算方法進行分析與整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題目的運算順序,在保證混合運算正確率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尋找最簡便的解題方法,促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混合運算題目中涉及的運算規則。
2.2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深度教學應有的實用性效果,促使學生從教學情境中感受到數學理論知識的時效性。與此同時,應用情境教學法還能降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性知識點的難度,將難以理解的復雜知識點轉化為具象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全身心投入自主探究活動的興趣,突破傳統理論教學固有的局限性。此外,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整合各章節重難點知識,幫助學生基于整體角度深入發掘數學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價值,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例如,數學教師開展《時、分、秒的認識》教學時,可以利用鬧鐘為學生創設實物教學情境,組織學生認真觀察鐘面上時針與分針的轉動特點,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時刻與分秒概念的認知。
2.3發掘數學知識的趣味性,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數學教師應有意識地豐富學生課堂學習體驗,幫助學生真正將數學理論知識吸收內化到自身結構體系,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有效的數學經驗。另外,數學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從實踐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真正將課堂教學內容滲透到學生的思維空間,從思維層面上實現深度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課程中潛藏的趣味性要素,以此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動力。
2.4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
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中,數學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聯系生活實際,實時監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加強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與此同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還能為深度學習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數學思維意識。例如,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圖形的周長》時,可以在學生熟練掌握周長概念與計算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共同完成課桌周長的測量活動,促使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不斷鞏固圖形周長相關的知識模塊。
3.結語
基于深度學習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但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進行由淺入深的全方位探知,還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為小學生日后階段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構建宏觀知識框架,強化學生整體性認知;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發掘數學知識的趣味性,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
參考文獻
[1]石玉梅.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31)
[2]姚國緒.淺談深度化學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35)
[3]劉榮榮.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 華夏教師. 2020(19)
[4]王圣萍.小學數學課堂深度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 新課程. 2020(26)
作者簡介:欒霞(1975.12-),女 ,漢族,山東泰安人,本科,中教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