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要】從步入信息時代開始,互聯網技術的地位就逐步攀升,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深刻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率。教師可借助互聯網技術,把抽象、復雜的數學原理和知識點借助直觀、科學的方式表述出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與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思維能力,進而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互聯網開展各類教學活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其能動性。教師需將教學內容同互聯網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改善以往沉悶的課堂氛圍,有意識地落實學生能力培養與思維轉變工作,為學生以后的學習作鋪墊。
一、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多媒體教學是互聯網技術融入課堂教學的重要表現,它由解題演示、課外活動及動畫解題組成。在課堂中引入互聯網技術,可以有效提升班級學生的積極性,帶領學生發現和探索數學知識。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把PPT、投影儀及聲樂教學三要素融入課堂,有效豐富與創新教學形式,協助學生解答某些抽象化習題,通過習題的探究,有效落實學生思維培養與能力提升的工作任務,為學生以后的學習作鋪墊。綜合來說,就是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積極轉變課堂枯燥乏味的現狀,為課堂教學融入趣味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出發,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通常會對枯燥、重復的事情產生厭煩情緒,大多數只對新穎的活動和新鮮的實物感興趣。教師要想有效引導學生積極、有序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從了解班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入手,盡量選取學生喜愛和接納度較高的授課模式,激發學生內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但從當前來看,在我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與缺陷。這類問題與缺陷的存在,導致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普遍不高,教學質量長期不能得到提升。
1.“填鴨式”教學模式
在實際的課堂授課與教學中,教師要具有較強的職責意識,要擔任起引導學生學習、組織學生參與到各類教學活動中的重任。獨立、自主學習與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學生提升自身數學成績的重要手段。同其余學科相比較,數學的授課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能力,但這類能力的提升與培養不是在短期內就可以實現的,它要求教師在長期的教學與授課中逐步培養與提升學生的此種能力。但是,截至目前,還有許多教師仍沿用陳舊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未在課堂中融入實踐探究所得的教學方式與相關經驗,造成學生的探究意識難以得到提升。此外,由于某些教師缺乏對教案設計的重視,缺乏創新,導致數學課堂中時常出現“填鴨式”授課現象,進而引發學生的厭學情緒,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大大降低。如果教師不能有效轉變課堂現狀,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就會導致整個教學活動互動性不強、死氣沉沉,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2.呆板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教師要時常和學生交流,這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各項情況,并以掌握的學生特征為基礎,對現行的教學模式做出適當的調整。學生通過與教師交談,能收獲來自教師的肯定與有關建議,可以重塑學習自信心,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與知識結構。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他們通常會喜歡那些可以調動課堂氣氛、有較強親和力及活潑開朗的任課教師。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理逐步成熟,就會樂于和教師交流、溝通,從而逐步改善傳統僵硬的師生關系。
三、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帶領學生逐步走向成功,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向優秀看齊。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利用和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教師要逐步轉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拓寬學生的視野,盡量滿足學生對數學探索與學習的各類需求,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性,以身作則帶領學生投入數學的探索與學習中,進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及效率。
在小學數學的探索和學習中,部分學生表示學習較為吃力。這是由于數學本身的難度較高、理論性較強,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邏輯推理水平與能力。對于某些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會更為吃力。這類情況的存在,為學生開展學習與探究活動設置了阻礙。為了有效改變這一現狀,教師要科學地利用互聯網優勢,逐步打破傳統課堂的制約與局限性,用新的課堂面貌與課堂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遨游于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中,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魅力與樂趣,有效提升教學效率,進而為學生的成績提升與能力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認識圖形”這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可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收集各類圖形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看動畫來了解與掌握各類圖形的特點與屬性。教師采用這類教學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的視覺受到沖擊,進而逐步挖掘學生潛在的探索欲,讓學生以積極的姿態投入數學知識的探索與學習中。
2.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闊學生的視野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教師要將生活中的數學知識與問題科學地融入課堂教學中,督促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學習,逐步培養解決與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用數學原理來解釋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現象。這種學習模式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為數學教學提供便利。教師還可以在短時間內搜索得到教學所需的資料與信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可總結資料中的核心內容,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和分享,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最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圓”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互聯網優勢,通過網絡查閱關于圓周率和祖沖之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受到數學文化的熏陶、開闊視野、增強學習的信心。此外,教師還要努力轉變學生的固有觀念,為學生設定分層目標,有效提升與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全面發展。
3.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還可以為學生的學習與探究拓展空間,使學生在探究數學知識時自由馳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與創造性。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有意識地挖掘學生潛在的合作意識,加強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借助交流促使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與探究興趣,讓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數學學習與數學探究收獲成功,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課堂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方針的重要手段,將互聯網技術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轉變傳統課堂枯燥、無味的現象,使小學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與能力,最終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獲得有效提升。
例如,在講授“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教師要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學習與探究活動。教師可根據課程設置問題,讓學生在組內討論,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交流及相互幫助,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探究能力。
4.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有其自身特性,抽象性是其顯著的特性之一。如果教師在授課中單純給學生講授理論知識,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授課與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作用,有意識地提升與挖掘學生的思維意識與思維能力,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用直觀意象的方式表現出來,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探究作鋪墊,逐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此外,在教學中,教師要悉心指導學生,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學習道路;要多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重視培養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領悟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有效發揮和利用互聯網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教授“圖形的運動”時,教師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將抽象、復雜的數學原理與概念,通過直觀意象的方式表現出來,能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促使學生深入、系統地了解課本知識。
綜合來說,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將互聯網技術同小學數學教學聯系起來,逐步創新教學模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各項能力得到持續發展,最終促進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授課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得到發揮與利用。
【參考文獻】
趙歌晨.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搜索”的運用[J].成才之路,2016(35):44.
林艷清.淺議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策略[J].吉林教育,2016 (33):123.
周義元.互聯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