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普遍使用和信息化水平的逐漸提升,就高等專科學校而言原有的計算機教育方式和內容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學生們的就業需求,在對計算機教育內容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剔舊加新,也要與相關的專業內容相結合,突出實踐和實操。而在教學方式上,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充分利用案例和校園中的網絡平臺,推進計算機教育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教育;改進策略
1.信息化時代中計算機教育的要求
從計算機發展的角度上來看,計算機教育的一般會設置三個培養目標,包括了應用開發和系統開發以及用戶。所謂系統開發就是指從事計算機行業的專業人員,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應用開發則是指開發計算機應用軟件的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除了具備軟件工程專業技術之外,也應掌握編程技術、數據庫技術等,具備良好的計算機綜合能力。用戶就是操作計算機的人員,只需要對計算機基本知識進行掌握即可,能夠對計算機數據進行處理,并能夠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這便是信息化時代對于計算機教育的要求。通過普通的計算機教育來讓學生們達到系統開發和應用開發的程度是非常難的,當學生們進入到工作崗位,所掌握的計算機技能其主要作用就在于提升工作效率,所以在計算機教育過程中應將應用計算機及軟件作為主要目標,并將把應用能力作為主要的培養內容,諸如計算機發展、計算機應用現狀、計算機技術依據、系統的基本構成、計算機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能夠根據資料安裝計算機、能夠對計算機中的資源進行熟練應用、對于常用軟件進行熟練的掌握、具備基本的數據處理能力、能夠根據實際需求來學習新出現的應用軟件。
2.當前計算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適合的教材內容
當前的計算機逐漸變的更加的行業化、職業化、功能化和網絡化,很多負責計算機教育的教師都是自行挑選教材,且很多教材的內容實際上都相對較難,其中缺少關于計算機實用方面的內容,使得計算機教育的效果并不好,且容易受到學生們的抵觸,逐漸失去了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還有一些計算機教材和學生們所學的專業缺乏必要的聯系,且一些內容過于簡單,學生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早已經掌握,那么計算機教育的開展也就失去了意義。
2.2缺乏適合的教學方法
很多高校對計算機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充分意識到計算機發展的速度之快,所以在教學設備上沒有進行足夠的投資,導致學校計算機設備硬件設施十分落后,無法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使用這樣的設備,學生們則很難及時學習最新的計算機知識。另外,一些高校當中的計算機教師并不專業,而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來進行兼職,從而導致計算機教育的效果并不好,因為這些兼職的教師對于計算機的教育和應用了解并不多,而是按照教材或者教案內容來進行教學,沒有根據學生們的需求來開展針對性教學,這對學生的興趣造成限制。
3.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教育改進策略
3.1教學內容改革
首先要對計算機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進行剔舊加新,很多負責計算機教育的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仍然是將教材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同時學生們也主要是依靠教材來學習計算機知識,所以教材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機教育的質量。在當前的情況下,實際上真正適合學生們的計算機教材是非常少的,一些教材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教師在進行教材的選擇時,應進行充分的調查和研究,并根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情況來對新的知識進行關注,確保計算機教材內容能夠跟上這個時代的發展。
其次,要確保計算機教育內容能夠與相關專業相結合。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為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復合人才,而具備利用計算機來處理問題的技能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標準。如果計算機教育與學生們所學的專業相互脫離,那么計算機教育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針對性。在不同的行業當中,對于計算機知識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果只進行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教育,那么將無法滿足學生們的就業需求,所以需要結合專業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
再次,在進行計算機教育的過程中,要及時的與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們的實際需求,從而適當的增加一些課外知識。當前的高校學生大多數都擁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雖然他們懂得一定的操作技能,但卻在計算機維護上缺乏必要的知識,很多學生也十分愿意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因此在高校計算機教育中應該考慮通過加入這方面的知識來吸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有效幫助學生們解決一些日常的計算機問題,讓學生達到自主學習的目標。
最后,應鼓勵高校給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開設選修課,比如計算機維護、多媒體應用、圖形處理、動畫制作、程序設計以及網頁制作以及當前較流行的、貼近生活的一些軟件的使用等課程,激發學生們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和興趣。
3.2教學方式改革
首先,要對項目教學的方式進行大力開展,所謂項目教學實際上就是任務型教學法。從高校學生們的角度上來看,絕大部分學生并不是計算機零基礎,都或多或少具備一些操作計算機的經驗和技能,所以在初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們布置一些任務,任務的布置由易到難。學生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對于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自發的探索和研究,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互動和合作,以形成更好的學習氛圍。通過項目教學的方式,有助于建立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扮演輔助的角色。
其次,要對校園中的網絡平臺進行充分的利用,開發適合高校自身的教學平臺。在信息化時代當中,更多的高校開始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教學平臺,其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遠程教育,同時也會將其應用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對傳統教學中的缺陷進行有效的彌補。在利用網路平臺進行計算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的大綱、課件以及作業等內容上傳到平臺中,同時也可以參與到學生們的討論當中,在線解答學生們的問題。學生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測評,以及時彌補自身的不足。
結束語:信息化時代對于計算機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如何有效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計算機人才,需要計算機行業和有關教育人員更多的去思考探究。
參考文獻:
[1]孫潔.探討高等職業學院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育改革[J].才智,2020,(5):146.
[2]吳坤芳,趙永樂.高職計算機教育的教學改革[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2304.
項目基金:2017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創客理念的網絡廣告課程教學改革”(項目編號GXHZJG2017B13)。
作者簡介:
黃高英,廣西賓陽,38歲,大學本科,講師,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教師,主要研究計算機基礎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