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建凱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教育是我國的國之根本,國之基礎。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專業性人才,增加了我國的人才儲備。在當前階段,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轉型改革的發展階段,許多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針對專門性的社會人才需求提出了明確的培養計劃,努力培育出符合社會發展和需求的人才。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文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因為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優秀的詩歌,文集,小說,散文,以及戲曲鑒賞都是人類文明發展寶貴的精神文明財賦。對于當今的高校而言,開展合理有效的文學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月風是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
關鍵詞:文學教育;高校;培養
引言:
文學專業的發展,對于學生的教育是集人文、藝術、教育、鑒賞為一體的。不斷推動文學教育有利于學生可以培養較好的文學素養以及文學愛好,不斷的讓學生進行情操的陶冶和道德的培養,提高自身綜合素養。但是就當前狀況而言,許多學生對于文學教育的興趣較低,缺乏主動學習的認識,文學素養也處于較低水平階段。在新中國不斷發展的今天,作為高等教育的場所高校一定要幫助學生培養積極合理文學愛好,學生領悟到文學的巨大魅力,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文學教育對于人才培養的價值分析
(一)培養學生的“真實”品質
“真實”是文學發展和立足的重要基礎。舉例來看,近代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其作品都是通過對社會真實現象的描寫,真實的體現了封建社會“人吃人”的惡劣本質。魯迅先生在進行文章寫作時,大多使用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在寫作的過程中社會真實發生的狀況鮮明的展現在讀者的眼前,讓讀者能夠切身的體會到當時舊社會吃人的惡劣本質和愚笨的社會思想。作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一定要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閱讀魯迅先生文章的時候,要徹徹底底認識到封建社會的丑惡嘴臉,積極承擔當今社會發展的重任,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作為還沒有出社會的大學生,對于社會的了解大多是通過網絡以及文學作品,這樣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就讓學生積累了相關的社會經驗,讓學生培養起正確的三觀[1]。
(二)培養學生的“善良”品質
從沈從文先生的作品《邊城》中我們可以看出,老船夫、順順人物身上都體現著善意,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善良”的理解。在梁啟超先生的作品《少年中國說》中,我中華少年被給予傳承歷史,弘揚文化的重要使命。在高校不斷開展對于“善良”的相關文學教育,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善良”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和睦,幫助同學,關心國家社會發展,擁有良好的三觀的學生[2]。
(三)培養學生的“美”
“美”作為文學教育發展的一種重要體現,并不是體現在外在的美上,而是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都散發著“美”,這些“美”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讓學生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可以感悟到人類精神文明的“美”,以“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上的各式各物。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讓文學作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領略大自然以及人文社會的“美”。
二、在高校中發揮文學教育對人才培養價值的舉措
(一)提高文學教育的重視程度
文學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更是進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法。從當前的高校教育發展來看,一部分的高校教育提倡文學教育,不斷的陶冶學生的情操品德。但是仍有部分高校忽略了文學教育對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這樣的情況就會造成學生在文學學習方面有所欠缺,學生的道德情操沒有得到陶冶和升華。所以,相關的高等院校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文學教育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提高文學教育在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性。
舉例來說,高校要開展文學教育學習活動,高校的圖書館可以開展閱讀征文比賽,學生可以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之后寫出相關的文章參與到文學評比活動中,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以及學生的寫作能力。對相關的教學教師進行文學建設的培養,鼓勵老師多進行優秀作品的閱讀和分享,各專業班級可以進行書籍閱讀分享會,在分享會中分享自己在閱讀優秀作品時得到的相關感悟。在此過程中老師會引領同學們進行相關優秀的文學作品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3]。
(二)適當遏制網絡小說
其實網絡小說也可以作為文學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但是在網絡信息社會不斷發達的今天,網絡上的相關小說作品的質量是參差不齊的。優質的網絡小說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以及審美水平。但是,質量水平低下以及庸俗的文學小說,會浪費學生的學習精力,讓學生在正確的三觀培養上逐漸走向歧途,影響學生對于是非標準的價值判斷。所以就當前高校教育而言,高校教育一定要適當的遏制網絡小說對學生的影響,倡導學生抵制質量水平低下的網絡文學作品,引導其欣賞經典的文學作品。
舉例來說,高校可以對自身的圖書館進行改革,增加圖書館內經典作品的藏書量,延長圖書館開館時間,充分的滿足學生的閱讀文學閱讀需求。和一些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發布平臺進行合作,讓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更優秀質量更高的網絡文學作品。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逐漸遠離粗俗低劣的網絡文學作品,接受高質量高標準的網絡文學,還能夠降低學生的文學學習難度,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自我能力的提升,讓高校能夠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4]。
(三)文學教育課程的優化安排
在一些高校的高等教育開展過程中,形式和口號上說著對文學教育的重視,但是只是將相關的文學教育課程列入選修課程中,并沒有認識的文學教育課程的重要性。所以在文學教育相關課程的開設中,可以將一些符合學生價值觀培養和成長的文學課程列為學生的學分必修課程,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必修課學習的形式深入對文學作品的學習,在文學作品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作品鑒賞水平以及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提升自身的學習綜合素養。在開課的過程中,可以招聘一些優秀的文學教師,讓其開展能夠提高學生文學學習興趣的課程,不斷發揮文學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價值。舉例來說,大一的學生剛剛經過高考,對一些文學作品的記憶是非常游猶新的,這時更需要趁熱打鐵,學校及時安排文學教育課程,強化學生的文學學習基地。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從大一開始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還能夠讓學生不斷積累優秀的作品文章以及相關素材,對于學生的演講寫作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結束語
在高校開展文學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文學中“真,善,美”的優秀品質注入到學生的身上,讓學生能夠在文學教育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自身的道德情操。讓學生能夠在文學教育中,提高自身的美學欣賞水平,感受文學的巨大藝術魅力。作為高校,一定要安排制定合理的教學培養計劃,以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作為基本的目目標和出發點,設置合理的文學教育學習課程,在開展文學的教育過程中不斷的摸爬滾打,結合學生的學習成長特點,總結出一條適合學生進行文學學習,適合高校開展文學教育的高等教育發展經驗。
參考文獻:
[1]朱峰. 淺析文學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價值[J]. 神州, 2019, 000(012):91-91.
[2]郭晨瑞. 文學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價值研究[J]. 神州, 2017, 000(014):170-170.
[3]董碧娜. 文學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價值[J]. 經濟研究導刊, 2017(6).
[4]張淑敏, 王洪志, 劉朝輝. 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高校人才培養工作[J]. 文學教育(中), 2014(0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