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已成為一種常態化的教學,網絡教學效果有的時候比線下實際教學效果好。網絡教學可以隨時隨地地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把自己的課程錄制成視頻,傳送到網絡上和家長一起分享,家長可以根據教師上傳的網絡視頻,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內容,可以收到非常不錯的教學效果。這種網絡家園共育的方式,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能夠有效地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關鍵詞】家園共育;溝通交流;主題活動
中圖分類號:G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3-0161-02
Strategies for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under the Network Background
(Dongyuan Kindergarten,Gaotai County,Zhangye City,Gansu Province,China)LI Ping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etwork teaching has become a kind of normal‐ized teaching,the effect of network teaching is sometimes better than the actual teaching offline.Online teaching can use network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anytime,anywhere,in actual teaching activities,teach‐ers can record their own courses as videos and send them to the Internet to share with parents,parents can use the online videos uploaded by teachers to target Educating young children sexually and highlighting certain aspects of education can receive very good teaching results.This kind of network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method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th parent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network,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healthy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Keywords】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Communication;Thematic activities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啟蒙階段,需要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加強家園網絡教學的合作性,就一定能夠形成合力對幼兒進行全面培養,讓他們形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茁壯成長。
一、網絡背景下家園共育中互相溝通的策略
幼兒園和家庭保持聯系,是學前教育當中必須保持的一種關系,可以隨時隨地和家長進行溝通聯系,共同關心幼兒的健康發展。幼兒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互動,必須是一種良性的關系、平等和諧的關系。教師不能把自己的身份抬得過高,和家長溝通的時候總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因為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和家長進行溝通。
薩提亞教育模式中說,當人們互相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了某種關系,這種關系可以幫助人們更進一步地了解,增強信任,從而構建某種和諧的社會關系。因此,從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幼兒園的那一天起,家園共育的教育模式就已經建立起來了。這種幼兒園和家庭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緊密,越來越默契,越來越能夠形成合力,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責任。
同樣的道理,教師和幼兒之間也建立起了一種親切的師生關系,心與心的聯系更加緊密了,情感距離越來越密切了,和諧愉悅的師生關系建立起來了。那么就很好地營造了一種人文環境,讓幼兒輕松愉快地進行養成教育,家長也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到教師手里。
這種友好的關系僅僅依靠傳統的教學手段是不能夠很好地建立起來的,必須借助現代網絡教學手段,開展必要的網絡教學,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聯系。那么幼兒教師在網絡和家長進行溝通聯系時,一定要有相當專業的理論知識,給家長答疑解惑,這樣才能夠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家園共育當中參與活動的方式方法
如何在網絡中實現家園共育,是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共同探討的一個話題。現實情況往往教師扮演的是主角,家長扮演的是配角;教師處于主動地位,扮演配角的家長處于被動的地位,這種不協調的主配角關系,不是一種平等的關系,不符合網絡共育的教學宗旨。那么在網絡共育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是一種策略。而教師一定要把自己和家長平等對待,然后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能夠和家長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關系,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責任。從家長的角度說,家長畢竟不是主要的教育工作者,那么家長一定要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行為,跟著教師的教育節奏,一唱一和,就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來看,家長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來,主動地承擔適當的教學任務,就會對學前教育教學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比如有些家長繪畫技能非常強,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畫家,那么有計劃有目的地邀請這樣的家長來幼兒園示范教學,比幼兒園教師空洞的講解強一百倍。幼兒能夠在專業家長的親自示范之下,學習掌握繪畫的技能技巧,能夠親眼目睹作畫的整個過程,家長這種實際的示范性教學,是對學前教育教學資源的有力補充,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影響是深遠的。家長的這種專業化示范性教學,可以錄制成視頻,傳到幼兒園的教學網站上,讓更多的家長學習,讓更多的幼兒模仿學習,那么家園共育的網絡教學模式,就真正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
三、網絡背景下家園共育轉變育兒觀念
從幼兒蹣跚學步的時候,父母親就嘗試著對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教育,本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理念,希望他們長大以后各方面都比較優秀,能夠出人頭地、有所作為。有些家長的思想理念,就是讓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后比父母親生活得更好,能力各方面比父母親更強。那么他們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使用的育人方法,就是從自己的父母親那里學會的一套,可以說是代代傳承的教育方法。這種傳統的教育方法和思想理念,是人們在長期生活當中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生活基礎,然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沖擊之下,顯而易見跟時代拉開了很大的距離,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因此,開展網絡家園共育的教學方式,能夠及時地改變家長的一些教育理念,讓他們認清社會時代發展的潮流,認識到傳統教育方法的缺陷,從而改變家長教育孩子的思想觀念。
從教師的角度講,教育教學的知識理論有一個新舊更替的過程,在一線從事教學的幼兒教師,必須時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否則也會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陳舊的教學理念跟實際的教學情況無法融合,幼兒教師網絡學習新的教育理論,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四、家園共育主題活動需要積極的應對措施
在教育教學當中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幼兒進行專項的主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的時候是因為天氣的原因,本來預設好的主題教育活動,被迫停止;有的時候是因為和幼兒園的其他教育活動相沖突,也中止了計劃好的主題活動;有的時候是因為突發事件的影響,也不能夠正常地進行主題教育活動。那么設計主題教育活動的時候,就要把這些不利的因素考慮進去,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時候,一旦遇到不利的情況,就馬上進行網絡主題教育活動。把主題教育活動的內容,制作成視頻內容,通過家園合作,及時地對幼兒進行主題教育。當然,這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與積極參與,能夠發現網絡教學中的缺陷,幫助教師及時地糾正、及時地改進,使網絡教育活動得到完善。
總之,幼兒是家長的希望,寄托著家長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幼兒也是祖國的希望,寄托著未來國家建設的重任,所以幼兒教師要與家長共同協作,及時地開展網絡家園共育活動,開展一些主題教育活動,規范他們的言行習慣,引導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力爭成長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參考文獻:
[1]李書磊.網絡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作用[J].學前教育,2019(19).
[2]張偉杰.家園共育中家長的角色如何定位[J].學前教育,2016(23).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