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婉瑩 蘇振德
摘要:音樂作為各國之間文化最先交流的語言,自然需要這種觀念的融入。幼兒時期是人類進行教育的啟蒙階段,也是開始萌芽關于“美”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幼兒對藝術的感受體驗發(fā)展十分迅速,及文化的汲取囊括很多。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幼兒園中實施的現(xiàn)狀問題,提出相應解決策略。
關鍵詞: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幼兒
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本質無論歸屬于哪一時期,都不僅僅是歷史形態(tài)中的產物,更是表露社會情感的組成部分,亦有“以樂傳教、和樂之本”之稱。我國以多元文化所開展的音樂教育局面,發(fā)展十分緩慢,又因先行的教育教學制度,形成了音樂教育“不重要”的地位。導致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幼兒園實行效率不高。但在學齡前階段進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不僅可以使幼兒培養(yǎng)良好的情緒情感態(tài)度,還能促進欣賞、思維能力的提高,從而促使幼兒的多元化發(fā)展。
一、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幼兒園實施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
(一)對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解度低
普遍教師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的概念理解不清。多元文化的音樂理念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音樂的教育內容應包括世界上所有形式的音樂;其次音樂的教學方式應以每種音樂的整體性及特點性進行分析、策劃,然后再進行教學;理解并充分了解不同音樂的社會背景文化、文化背景文化,及尊重不同曲目、不同風格、不同背景、不同指導原則的各種音樂。而現(xiàn)行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對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僅有片面的理解。
(二)課程設置缺乏民族歸屬感和認同感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概念上來講,應是先對自己本民族文化音樂的理解和傳承,在此基礎上,進行對于其他民族文化音樂的理解與學習。故雖然在幼兒園現(xiàn)行的音樂課程中、內容上我們看到了對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色彩的融入,但對于課程內容上的選取上,還是僅僅局限于對于西方的或者流行的音樂文化選擇,甚少對民族文化音樂的則取。
(三)教師對于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涉及不足
1.對教學目標認識不清。教師側重于音樂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在多元文化音樂教學中應該要進行對本民族文化學習及對其他民族文化及外國民族文化的了解。缺乏培養(yǎng)幼兒對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對其他民族文化及外國民族文化的平等心和尊重性的意識。
2.教學形式單調,且尚未找到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方法與內容。對于3-6歲的學齡前兒童來說,音樂教學應該是在直觀感受中進行的。通過音樂的交流與觀察,直面不同音樂的特點感受。而現(xiàn)行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更多是使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在內容中,也只有對于歌曲和樂器的學習,選擇傾單一化。
3.教師對實施多元文音樂教學缺乏熱情。普遍的幼兒教師并非音樂方向的專業(yè)畢業(yè),對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了解并不深入,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目標認識和音樂教學能力十分匱乏。以至于在多元文化音樂課堂的實施過程中缺乏自主的積極性。
(四)幼兒園對于多元文化音樂教材及樂器建設薄弱
好的課堂離不開適用型教材的輔助。教材應是一節(jié)教學活動能否成功進行的依據(jù)與標準。且優(yōu)秀的多元文化音樂教學課除適用的多元文化音樂教材的輔助外,還需要達到課程所需的樂器配合。而在現(xiàn)行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普遍認為現(xiàn)行的音樂教材,并不適合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甚至也有教師表明,幼兒園沒有向老師提供可以借鑒從而作為輔助材料的音樂教材。在樂器上,部分教師表明幼兒園現(xiàn)有的樂器,不適合多元文化音樂教學課堂的開展。
二、多元化音樂教育在幼兒園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大力推廣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
首先,正確認識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概念,轉變現(xiàn)有的古板音樂教學理念。我國的音樂教育研究者,對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應有“本土化”的界定,給予教授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教師最基礎借鑒與保障。其次,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的教育培育機構,保障教師可以進行專業(yè)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幼兒園幼兒園應大力鼓勵教師,聘請專業(yè)的技術教師來園對教師進行指導,鼓勵教師掌握更多有關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專業(yè)知識和基本功。有關教育部門應當加大對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宣傳,鼓勵在校園里課堂上實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教學。
(二)建立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相適應的課程體制
課程是呈現(xiàn)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思想的重要載體,它的建立是實現(xiàn)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幼兒園實施的重要保障,是實現(xiàn)的關鍵。要改變我國音樂文化被迷失的現(xiàn)狀,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課程體系中,本土民族音樂應放在基礎的位置。首先,中國傳統(tǒng)音樂應融入到我們日常的音樂教育教學當中;其次在音樂課程的選取中,不僅要凸顯主流文化還要立足于本民族本土文化的特色。例如增加對學習民謠,傳統(tǒng)童謠,民族音樂的美學欣賞,民族舞蹈的簡單學習。
(三)強化師資力量
1.樹立正確的活動目標。教師應當貫徹一個觀念:立足于本土音樂文化,傳承中西合璧的音樂文化。應當在教學目標制定中不再以技能掌握為唯一的學習目標,而是把培養(yǎng)幼兒對民族文化的尊重觀念及平等心作為活動目標之一。
2.加強知識理論學習,構建良好課程。教師要掌握多元文化音樂的基礎知識和音樂內涵,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掌握相關的樂理基礎技能,提升自己對不同音樂的鑒賞能力。把這一切結合授課班級幼兒的特點,展現(xiàn)在音樂教學課堂中。
3.轉變理念提升教師相關課程的授課熱情。教師要增強和樹立能勝任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良好心態(tài),改變怕教學理念更改不能勝任的悲觀心態(tài),樹立教育科研意識。使自己掌握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基礎理論與技能的知識,擁有能力便有了能進行發(fā)展的底氣。
(四)幼兒園應加大對多元文化音樂教材及樂器的投入
為了促進幼兒園的音樂教育的改革,從而更好實施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實現(xiàn)多元文化教育資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是關鍵。[2] 在教材選取中,幼兒園要依據(jù)內容涉獵多個國家和多個民族的音樂內容和形式,且知識點又能被學前兒童所理解的范圍內的原則,選取合適的教材。給予教師們課堂借鑒。在樂器選擇上:重音色、重適宜、重民族、重多樣。
參考文獻
[1]李景玉.多元文化視野下的中國音樂教育研究[D].蘭州大學,2014.
[2]Weikang Hua. The Ways to Implement the Theory of Multicultural Music Education[J]. 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