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粞
摘要:本文將從播音主持人風格重要作用、當下困境、風格塑造策略以及創新措施等四個方面,對文章題目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促進更多的播音主持工作者能夠在行業領域的發展過程中,找到更有價值的塑造發展及創新方向。
關鍵詞:播音主持;風格塑造;困境分析;創新措施
“主持風格”一詞,最早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的臺灣綜藝節目中,其具體的含義為主持人在整個節目過程中,自身相對于穩定的個性呈現效果與控場風格【1】。例如:早期的“康熙來啦”節目中,蔡康永與徐熙娣則會很自然的在節目中,以不同的主持風格,來表現成不同的節目效果。隨著綜藝節目在大陸的逐漸興起與發展,主持風格也逐漸發展為一種播音主持人所特有的主持藝術風格,而在這一藝術性的形成過程中,則是需要通過大量的系統訓練、實踐經驗、專業學習等綜合性的積累,才能夠實現主持風格的逐漸轉化,并且最終提煉出專屬于自身的主持風格。
一、播音主持人風格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傳媒行業的發展
在當今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傳統行業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的競爭環境也日益激烈。而在這樣的市場發展趨勢中,作為播音主持人,想要在這樣的市場發展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優勢,就必須要具有更為具有個性化與識別性的主持風格,這不僅是對于播音主持人的專業要求,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的社會文化發展。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提到早期央視的《今日說法》,人們就會想到撒貝寧的主持;提到《康熙來了》,人們就會想到蔡康永和徐熙娣,這樣的現象正如《非常6+1》的節目制作人曾說過的一樣,“每一檔節目中的人員配置,一般也就是10個人左右。因此,節目現場的錄制過程是否都順利,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主持人的控場能力與專業表現【2】。”
因此可見,在一檔欄目之中,主持人所起到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就好像是環島拉力賽一樣,拉力賽的車輛因素雖然關鍵,但是比起硬件方面更為關鍵的,其實在于駕駛賽車的主駕駛選手,只有在駕駛選手足夠優秀的前提條件下,賽車才能夠發揮出更杰出的效果【3】。因此,將這個比喻轉換到主持人與節目的關系中,主持人的主持風格與節目效果之間也是這樣的道理。
(二)有助于強化節目效果
隨著傳媒行業在當前融媒體時代下的發展,播音主持人的自身綜合能力也必須要不斷提升,以此來滿足行業與市場之間的變動。一般而言,節目的內容與節目受眾群體之間有著很大的內在聯系,節目制作人則會根據節目的具體類型與受眾需求,來選擇更合適節目效果的主持人。若在此過程中,主持人的主持風格與節目之間相差較大,則會讓觀眾出現“跳戲”的觀看效果【4】,而這樣的視聽感受一旦形成,觀眾便會在主觀認知的范疇中,否定節目的設定與主持人的形象。因此,在當前的節目主持人形象設定過程中,則能夠發現更多的主持人風格定位規律。
二、當下播音主持人的困境分析
(一)難以滿足觀眾的多元化需求
在融媒體環境下,以自由化為主動導向的信息獲取形式,也逐漸使得更多的受眾群體,會在信息接收與獲取的過程中,更加傾向于“量身定做”這樣的新媒體方式,從而來滿足自身的個性化需求【5】。因此,在當前的公共傳播在當前的新型媒體發展下,觀眾的內在需求也逐漸呈現出了更為多元化的社交性與文化性,以單向性為主的傳統信息接收形式,也難以滿足當下的觀眾個性化追求趨勢。
而這樣的受眾傳播關系,在二級傳播的環境下,其彼此之間的互動性也變得更加明顯。以受眾為傳播導向的原則,也逐漸改變了傳統內容在傳播與輸出過程中的方向?;谶@樣多元且廣泛的受眾群體而言,作為播音主持人,也應該對受眾群體的審美需求,進行深入的細化分析,從而通過自身具有鮮明個性化的主持風格,逐漸吸引更多的受眾流量,以此不斷提升自身的影響力與關注程度,從而帶動節目的整體收益效果。
(二)面臨網絡主播的挑戰
在當前的融媒體時代中,互聯網與人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也逐漸變得不可分割,在這樣的內在聯系下,受眾群體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上的結界限制,實現對于信息的自主選擇。而隨著自媒體、直播行業的快速興起,傳統媒介中的播音主持人也失去了原有的主流地位。人們對傳統媒體的關注程度與收看程度也大幅度降低,這樣的挑戰也與近年來瘋狂蔓延的“網紅、主播、流量明星”有著很大的關系。
由于網紅主播在各方面的主持風格中更具有個性化與互動性,同時也能夠滿足受眾的內在需求,因此也就形成了更為瘋狂的“網紅經濟”熱潮。此外,近年來,隨著“跨界”這一概念的興起,很多的演員、歌手、明星也逐漸參與到了節目的主持活動之中,這也就使得這些演員、歌手、明星的自帶流量優勢,對傳統的播音主持人造成了一定性的沖擊與挑戰【6】。
(三) 主持人邊緣化趨勢明顯
當前,主持人在電視節目中也呈現出邊緣化的趨勢。一方面,是因為一些節目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不斷加強著節目本身的趣味性以及故事性,節目中的嘉賓成為了“秀”的主體【7】;另一方面,一些節目實現了臺網的互動,觀眾可以在觀看節目的同時進行活動,對作品的理解各持有不同的觀點看法,甚至歪曲了節的初衷,話語權的下移也加深了主持人的主體地位。
三、播音主持人風格的塑造策略
(一)強化自身基本功
對于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塑造而言,堅實的自身基本功則是主持風格形成及創新過程中的必要途徑。例如:著名的“中國名嘴”華少,在《中國好聲音》的主持過程中,因其自身出色的基本功底,獲得了各界受眾群體的一致認可。因此,在塑造自身主持風格的過程中,作為播音主持人,首先,要對自身的吐字發音進行持續的規范及強化;其次,則是注意自身的詞語規范性表達等方面的不斷強化,以此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嘗試為自身的主持風格定位;最后,就是在自身的知識文化素養、經驗閱歷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不斷的深度學習,以此不斷提升自身的內在修為,在保證知識儲備的前提下,不斷提升自身的社會性經驗閱歷,以此通過更多的正確見解,實現自身主持風格的塑造。
(二)合理掌握語言技巧
作為播音主持人,合乎節目設定的外在呈現不僅體現在儀容狀貌等方面,同時也體現在對于語言技巧的熟練運用程度上,因此,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技巧也和自身主持風格的塑造有著必然的基礎關系,同時也是對于播音主持人的專業水平要求。雖然在某些客觀的角度上而言,播音主持人對于語言技巧的掌握,并不是受眾群體唯一關注的重點;但是對于整體的節目質量與專業度而言,則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因為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技巧運用,不僅能夠體現出自身與節目之間的聯系,同也能夠促進節目的整體協調。
例如:在第五季《王牌對王牌》的節目中,作為嘉賓的綜藝主持人楊迪,多次在節目環節中,出現語言技巧掌握、運用不當的情況,導致當期節目中薇婭、鄭爽等主要嘉賓在節目環節中顯得非常尷尬,同時也嚴重影響到了沈騰、關曉彤等固定節目主持人的主持節奏。因此,也使得當期的《王牌》節目,在受眾群體的評價中褒貶不一,網絡收視率也隨著楊迪的出現而逐漸下滑,只到《王牌》節目總導演吳彤,取消了對于楊迪的節目邀請,收視率才逐漸恢復正常。由此可見,如果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技巧運用,顯得喧賓奪主,則會對整個節目造成反向影響。
(三)提升臨場應變能力
在主持節目或參與節目錄制的過程中,作為播音主持人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優秀的臨場應變能力。在一些節目錄制的過程中,很多突發情況都需要播音主持人進行臨時性的“救場”【8】,這樣的環節也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在各方面的協調下,保證節目的正常錄制。
例如:在《演員的誕生》中,由于現場的決賽晉級賽制,導致章子怡、吳秀波、劉燁、徐崢等導師,或者現場的導演與制片人經常會出現意料之外的意見分歧,而在這一過程中,最為主持人的張國立,則是憑借著自己在多方面的綜合視角與處理協調手法,在表明觀點的同時,也協調了更方面之間的矛盾,最終在維持舞臺賽事的過程中,給受眾帶來了立場堅定、娓娓道來、不卑不亢、不驕不躁的主持風格,同時在闡述矛盾觀點的過程中,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其靈活的“救場”能力,以及自身豐富的經驗閱歷。
四、播音主持人風格的創新措施
(一)語言風格滿足時代要求
基于當前的時代性需求,與創新性發展方向,在播音主持人的長期播音主持實踐中,也要充分考慮到對于新媒體時代的語言體系創新。并在要善于在不同的語境環境中,通過不同的修辭手法、語句詞匯,不斷給受眾群體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以此讓觀眾不斷刷新對于播音主持人的全新認知與印象。例如:作為融媒體時代下的綜藝節目,《歡樂總動員》的主持人朱亞麗,在短短的常規性主持中,則為受眾在觀感上不斷提供更全新的藝術審美,與綜藝認知。通過其繪聲繪色的主持風格,也讓受眾群體在觀看的同時,感受到了融媒體時代下,更具有溫度和親和力的節目播報主持方式,也正因如此,讓朱亞麗通過《歡樂總動員》這一節目,獲得了大批年輕觀眾的支持與喜愛。
(二)充分利用媒體平臺塑造品牌形象
《新聞聯播》自1978年開播以來,一直都是中國社會的晴雨計,代表著權威,傳遞著主流媒體的聲音。也正是傳統政治傳播話語自帶的距離感與區隔感,更是與現在的年輕一代絕緣。2019年8月16 日,《新聞聯播》的公眾號悄然上線,以“視頻+圖片+文字”的形式,用通俗的語言傳遞主流的聲音。8.月24日,《新聞聯播》入駐抖音,一天漲粉突破千萬。在融媒體發展的今天,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對于播音主持人這即使機遇也是挑戰,要想在新媒體的海流揚帆擺渡,就必須跳出舒適區,掌握新媒體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朔謶中睦砗驼莆罩R技能是播音主持人必須克服的“兩道關”。對于播音主持人而言,心理和技能是“短”,業務能力以及政策水平是“長”,要想進行順利的轉型,就要揚“長補‘短【9】。
(三)以復合型人才為發展目標
在當期的融媒體大時代背景下,作為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也必須要在同一檔節目中,呈現出自身更多方面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例如:在央視的大型傳統創新類節目《經典詠流傳》中,作為節目主持人的撒貝寧,面對如果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題材,不僅能夠與專家學者們一同對詩詞歌賦高聲暢談,同時也能夠和每一期的歌手,進行音樂創作方面的深刻交流。而在弘揚傳統詩歌文化的同時,撒貝寧還能夠將其文化價值,與當今的社會發展、國家建設、個人修為、思想意識進行緊密的結合,這也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了其主持風格中的深厚知識儲備與復合型發展。因此,作為播音主持人而言,只有主動通過更多面的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與理念,才能夠在未來的完全競爭市場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優勢,以此更好的適應在融媒體時代下的職業發展【10】。
(四)重視播音主持過程的革新
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作為播音主持人不僅要意識到創新的必要性,同時也要充分了解到受眾群體對于視聽審美的具體需求。從而在上述基礎上,不斷通過主持風格、表現手法的創新,逐漸提升節目的收視率長期提升。而對于創新內容方面,也需要從電視傳媒的發展角度出發,從節目的不同變化中尋找更多的創新性可能,同時還要在保留固定主持風格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身在播音主持的藝術審美性,從而在穩定前行的基礎上實現主持過程的積極創新。
五、結論
播音主持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僅逐漸形成了更為系統的專業學科,同時隨著當前融媒體時代的深化發展,更多獨具一格的播音主持人也逐漸受到了當今受眾群體的廣泛關注與喜愛。因此,作為播音主持人在自身未來的職業化發展過程中,也必須要強化自身基本功、合理掌握語言技巧、提升臨場應變能力、滿足時代的語言風格要求、充分利用媒體平臺塑造品牌形象、以復合型人才為發展目標、重視播音主持過程的革新,以此實現自身主持風格的長效性建設。
參考文獻
[1]才讓卓瑪.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培養個性化主持風格的策略分析[J].國際公關,2020(05):22-23.
[2]周毛措,東主才讓.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人個性化主持風格的培養[J].科技傳播,2020,12(08):91-92+123.
[3]賀先林.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個性化主持風格的培養策略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3):33-34.
[4]王瑀.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個性化主持風格的培養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0(02):113-114.
[5]劉珊.淺談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個性化主持風格的培養策略[J].視聽,2019(02):96-97.
[6]黃銳晶.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個性化主持風格的培養研究[J].電視指南,2018(14):82.
[7]李英娜.地方電視臺新聞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化創新研究[J].電視指南,2018(14):90.
[8]洪嬌.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專業的應對初探——關于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創新[J].傳播力研究,2018,2(18):149.
[9]周琳.基于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專業的應對分析——關于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創新[J].電視指南,2018(08):71.
[10]梁超.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專業的應對思考——關于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創新[J].新媒體研究,2017,3(03):118-119.
指導老師: 李哲皓 樂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