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藝
摘要:通過人體解剖生理學這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對人體解剖相關知識進行詳細的了解,為日后專業知識的學習及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但是該課程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尤其是在課改之后,課時減少,對學生的學習進展產生了非常消極的影響。據此,本文對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與探討能夠為相關課程的開展帶來指導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教學改革;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策略
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涉及的專業名詞較多,知識較為抽象,且具有極強的邏輯推理性。大部分學生反映,在該科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部分同學存在畏懼心理。且在課改之后,該課程課時減少,這為教師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的難度。因此,對其進行教學改革十分有必要。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人體解剖生理學這一課程由人體生物學及人體解剖學相關知識構成。該課程由眾多知識點組成,在課程安排時,教師很難顧及到所有知識點,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理解程度,教學課程改革是工作開展必經之路。想要達到上述教學目標,教師就應認真研讀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一)精簡課堂教學
人體解剖學包括生理學及解剖學知識。人體解剖學知識主要研究人體結構,生理學研究人體生命機能,二者之間存在著十分緊密的關聯。解剖學知識的開展應將生理學知識作為基礎。解剖學涉及的知識內容較為簡單,生理學則不然。因此,在日后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應以生理學知識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將解剖學知識作為輔助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解剖學相關知識,精簡部分學習內容。
(二)創設實踐課堂
在向學生傳授解剖學知識時,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實踐課堂,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收獲知識,從而獲得良好教學效果。舉例來說,在骨骼肌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知識預習,在課堂上,只需對知識進行簡答講解,開展實踐活動,通過標本或者是實驗室,向學生講解骨骼肌,這一教學方法不光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二、創新教學形式
(一)創新針對性教學方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講解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創新多樣化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這樣一來,不光能提升教學效率,還能使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內容。舉例來說,教師可以應用實踐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樣化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加強知識的學習與理解。舉例,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消化系統相關知識時,應采取實踐教學法。首先,教師應向學生提問,使其以問題為中心預習知識。其次,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實踐課,通過實驗室模式模型向學生講解消化系統器官的問題。標本或是模型能夠幫助學生詳細、具體的了解知識點,加深;理解程度。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辨認自身活體標志,從而調動其學習興趣。學生觀察自身器官位置及特征,通過直接觀察接觸,能深入了解教材中的表達方式。例如,教師在講解扁桃體結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嘴巴張開,對著鏡子觀察結構位置。接著,教師向學生講解扁桃體發炎時的結構特征,使其掌握發炎的判斷方法。再例如,在對舌頭結構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著鏡子將舌頭伸出,觀察其結構,在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這一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其以最良好的狀態學習知識[1-2]。
(二)將理論與實踐相關聯
在實踐教學期間,教師應注意將理論與實踐相關聯,這樣才會使學生覺得知識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才能加深理解程度。盡管生理學知識十分的抽象,難以理解,但是與人體相關。因此,學生能夠理解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在講解知識時,教師要聯系理論與實踐,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刺激與反應這一課時,應將臨床“兩快一慢”與疼痛注射和知識點關聯起來。在例如,在對人體體溫知識進行講解時,針對發熱且存在昏迷現象的患者,醫護人員應采用冰袋、冰帽等物理方法來降溫。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
在課堂上,教師應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例如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由于人體解剖學知識十分抽象、復雜,單獨通過理論的講解,學生無法深刻理解知識,應用多媒體技術將枯燥的知識用聲音、圖片、影像等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能夠使知識變的生動形象,此外,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程度。在課堂上,教師對多媒體技術進行充分的利用,可以使學生更加真實的感受人體形態結構,并對結構關系進行詳細了解。與此同時,在生理學知識講解過程中,部分知識涉及到復雜繁瑣的生理過程,教師很難向學生口述知識。此時,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知識用動態的形式展現出來。舉例來說,在向學生講解細胞膜物質轉運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用計算機模擬細胞膜物質轉運的過程,幫助學生掌握、了解相關知識。
(四)知識回顧
課堂上,主要知識講解完畢后,教師應回顧并評價本節課程重點內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在課后,教師應對自身教學方案及方案進行總結歸納,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以滿足。教師進行自我反思及評價,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方式,從而使自身專業素養得到提升[3-4]。
三、結束語
根據本文敘述可知,在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講解過程中,想要使學生學習得到滿足,教師應科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創新自身教學方法,對課堂教學效果及不足之處進行總結。除此之外,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聽從學生的學習訴求及反饋,在此基礎上,調整自身教學方法。這樣一來,不光能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還能創新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得到滿足,為其日后專業課程的學習及工作的進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方瓊. 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改革探討[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 000(024):186.
[2]徐亞玲. 基于CDIO的職業院校人體解剖生理學——"121活動"教學改革研究[J]. 山西青年, 2018, 000(003):132.
[3]黃丹丹, 孫凱華. 基于DQP學歷框架的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改革的研究[J]. 海峽藥學, 2018, 030(001):63-65.
[4]唐文清, 劉延云. 心理學專業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策略探討[J]. 大學教育, 2019, 000(0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