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要:在媒體融合發展中,媒體的目標需要從原來的“做產品”“做渠道”“做平臺”轉變為“做生態”。中國石油報社應抓住媒體融合機遇,以石油黨建APP為抓手,重構媒體傳播體系,打造石油傳媒生態。
關鍵詞:移動端;互聯網;融媒體;新聞;黨建
一、網絡媒體發展的四個階段和
中國石油報社的坐標
網絡媒體有四種模式,也是發展的四個階段:“做產品”“做渠道”“做平臺”“做生態”。“產品、渠道、平臺、生態”的關系,就是“點、線、面、立方體”的關系。其中“做產品”“做渠道”是互聯網上半場的主要模式,“做平臺”“做生態”是互聯網下半場的主要模式。
目前多數網絡媒體正是第三階段“做平臺”向第四階段“做生態”轉型期,而報社所處的是第二階段“做渠道”向第三階段“做平臺”轉型期,這是目前中國石油報社在網絡媒體發展中的歷史坐標。
第一階段:產品式媒體。新聞稿、音視頻節目、專題、圖書等本身屬于資訊產品。此階段,媒體機構把做好每個新聞產品作為主要任務,工作重心是采訪、創作、編輯等新聞業務本身。
第二階段:渠道式媒體。在生產新聞產品基礎上,媒體機構建成全流程的“采編播”渠道,包括配套的通訊投稿、編輯策劃、商業經營、技術支持等。做渠道與做產品的區別主要是在延伸隊伍外延,建立通訊員、兼職記者編輯加入創作,組成媒體矩陣,建立輿情監控進行閉環管理。此階段,媒體機構的主要任務是打造生產流水線,但其本質依舊是做產品。中國石油報、一些企事業新媒體都在此階段。
第三階段:平臺式媒體。此階段,媒體機構將若干渠道整合,實現“多渠道采集、多渠道發布”,即UGC(用戶生產內容)模式,工作重心在平臺的管理維護。媒體機構主要工作包括吸引作者入駐、制定規則、策劃活動、數據分析、成果轉化、審核內容、置頂推送優質信息等。平臺也會孵化一批優質的工作室和作者,鼓勵創作高質量產品。此模式的成因主要是信息供給和需求的驅動,互聯網用戶數量激增,媒體自有的采編力量有限,不能提供充分供給,想要實現供給滿足需求,就必須用海量用戶生產內容給海量用戶。石油黨建APP目前也處于此階段。
第四階段:生態式媒體。一個生態(其載體為生態圈)由若干平臺組成。在平臺基礎上,拓展平臺的業務,使平臺立體化發展。生態以服務用戶為中心,“一站式”滿足用戶需求。如在微信公眾號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微信支付、小程序、微店、游戲等,用戶可以用一個賬號在不同平臺登錄。中小微企業或個人也可以進入生態圈,發布新聞、開店等,作為經營者為用戶提供服務。騰訊、阿里、百度的整體運行就處于此階段。
二、石油黨建APP的“平臺式媒體”
屬性及特點
(一)石油網絡媒體生態環境
石油黨建上線前,中國石油網絡傳媒主要有三個系統,分別是報紙系統、門戶網站系統、官微矩陣系統。這三個系統分別由若干渠道、平臺組成,具備“準生態”的特點,三個系統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另外,中國石油系統的電視、期刊也有一定影響力。這些體系呈現了生態的一些特點,具備構建生態的基礎。當前,中國石油新媒體格局需要構建統一的生態環境,這是網絡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中國石油報社轉型升級的方向和機會。
(二)“渠道式媒體”和“平臺式媒體”的本質區別
“平臺式媒體”是構建生態的基礎,媒體從“渠道式媒體”到“平臺式媒體”是本質的飛躍?!扒朗矫襟w”和“平臺式媒體”的區別,主要表現為稿件發布數量帶來的審核機制變化。渠道式媒體采取“正面清單”,發布門檻高,優中選優的稿件才能刊發,平臺式媒體采取“負面清單”,發布門檻低,只要依法合規、沒有“硬傷”的,基本都可以發布。石油黨建從設計上定位為平臺式媒體。
(三)“平臺式媒體”管理的基本原則
平臺式媒體由總部建設,各單位入駐并安排專人擔任二級編輯,負責在本單位頻道推送資訊??偛考壢藛T擔任一級編輯,主要起到審核、導向、管理的作用。一級編輯對二級編輯上傳內容進行審核,擇優二次發布,推送給全體用戶,發現問題稿件可以撤稿刪除。
以石油黨建APP為例,集團級編輯、各企事業編輯在同一個APP后臺操作,可以發布在同一款APP,實現UGC。吸引各企事業單位入駐,具備了平臺式媒體的性質。
三、石油黨建APP生態的構想
(一)打造聚合平臺,采用OGC+UGC模式
石油黨建APP采取的是OGC、PGC和UGC相融合的模式,做內容聚合平臺。OGC指的是報社本部編輯、記者創作采寫的新聞并直接分發,UGC指的是各單位通訊員編輯創作采寫新聞,并直接上傳分發。
(二)分眾推送信息,服務和內容訂制化
中國互聯網信息研究中心報告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發展趨勢之一就是用戶分級,這與之前已經確定的分眾化、差異化、多層次傳播特征是相吻合的。石油黨建APP在設計初,就確定了用戶分級推送和分企業推送兩個維度的分類。
(三)構建競爭環境,激發入駐單位的積極性
生態圈的生物之間是有競爭關系的,媒體生態也是如此。石油黨建APP不僅是一個移動端應用,也是一個競爭環境,配套建立一整套考核辦法,制定《石油黨建號管理細則》,設立發布“石油黨建號指數”,建立內容運營“亮牌制度”等,對各單位的發稿、使用情況定期考核并公示,通過正反兩個方面制度的設立,推動內容生態良性發展。
(四)加強議程設置,形成引導作用
在生態式媒體中,入駐的作者是內容的主要貢獻者,平臺自有的采編人員只貢獻平臺內容整體的一小部分。平臺采編人員的主要精力用于議程設置、選題策劃、審核把關。平臺要經常策劃組織活動,如征文、征圖、漫畫比賽、微電影比賽、課件比賽等。要抓住重大時間節點組織議題,調動入駐作者積極性,引導他們的創作方向。
四、報社構建傳媒生態的參考
(一)聚合:打通多個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互通
中國石油報社可以整合網站、油立方、微博、微信、石油黨建、石油黨建等平臺,豐富功能,整合報紙、門戶、官微的信息資源,打造報社主導、各方入駐的平臺,構建能源媒體生態。可以邀請各企業報、企業官微、記者站、創作團隊入駐,也可邀請能源、央企相關的其他媒體入駐。對于入駐的機構和個人要完全免費,只需制定資源共享條款。在生態中,可以上線游戲、商場等功能。
(二)賦能:將技術作為核心業務,加強技術建設統籌
新華社的“十三五”規劃明確寫到:技術不僅僅是新聞的保障,而是媒體機構的核心業務。在互聯網下半場,技術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今日頭條等網絡平臺不求壟斷新聞源,主要是靠技術。建議中國石油報社將技術作為核心業務,將其作為實現功能、打通平臺的基礎,也是穩固中國石油報社地位、筑牢壁壘的保障。應該擴大技術人員隊伍,加大技術投入,健全技術部門設置,緊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發展,嘗試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用于媒體業務,比如能源行業分析、機器人客服等,讓技術為媒體賦能。
(三)加速:孵化一批工作室和品牌欄目
生態式媒體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孵化。中國石油報社可以孵化一批媒體工作室和品牌欄目。工作室必須是跨部門、跨專業、跨地域人員組成的團隊,如文字記者、編輯、美編、IT、基層通訊員等。工作室要避免在原有機構上“套牌”。工作室可以直接在平臺入駐,發布獨家內容。工作室成員的考核獨立于原有的考核體制機制,進行單獨的考核獎勵。參考業界模式,成熟的工作室團隊可以注冊公司,吸引融資,開展經營活動。
(四)升值:形成數據資產和知識產權資產
新聞文化機構的固定資產一般體量很小,其價值體現在靠人的腦力勞動形成的知識產權,特別是網絡媒體的價值體現在數據資產上。要重視數據資產和知識產權資產,自主開發并注冊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網絡媒體技術,包括自主開發的軟件、原創的內容等,及時申請保護,為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數據即資產”,報社在運行中會自然形成大量的數據,也可以抓取報、網、微、端等各渠道的資訊,經過清洗、分類、整理形成數據資產。海量的數據資源是挖掘新聞的富礦,同時也是發揮智囊、參謀作用的重要參考。
從互聯網發展規律來看,建設生態式媒體是必然趨勢,從當前中國石油媒體格局來看,急需建立一個統一、完整的生態系統,石油黨建APP可以為報社建設構筑傳媒生態探索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