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雨 藏公柱

摘要:隨著我國新媒體環境的不斷深化發展,當前新聞類電視節目發展存在的弊端逐漸明顯,新聞類節目如何克服困境,迎接挑戰,成為了現階段電視新聞媒體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本文將新聞類電視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現狀以及具體優化措施,通過所學知識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方法。
關鍵詞:電視節目;新媒體;新聞類
一、新聞類電視節目當前運營存在的問題
(一)電視媒體工作者與受眾互動少
1925年10月2日蘇格蘭人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在倫敦將電視這種形式創建了出來,它從誕生開始到現在不到一百年歷史,但是它的發展速度是迅猛的,幾乎取代了最早的媒介報紙與廣播。而隨著當前媒體形式的不斷變化,人們已經能夠通過豐富的渠道獲取新聞信息,瀏覽新聞信息的習慣也發生了改變,對電視媒體的關注度不斷下降,導致電視類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出現不斷下滑的現象。人們通過諸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的新聞類軟件或網站對新聞信息進行快速的篩選。同時在接觸多種新聞信息的報道方式后,人們已經對這些豐富的新聞內容報道形式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于電視媒體工作者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以往在電視媒體工作者開展工作時,沒有太多的渠道收集大眾對新聞電視節目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電視新聞工作者無法對工作進行高效優化,不利于電視新聞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更好地發展。
(二)新媒體環境下信息錯綜復雜
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及普及的情況下,以往沒有占據媒體資源和平臺,且具備媒介特長的個體,開始逐漸通過網絡來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通過平臺展示給受眾,這是個人媒體階段到來的一個標志。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對新聞事件擁有了發聲權,這就導致了在現階段新媒體環境下具有導向性的新聞報道越來越多,一些喪失媒體責任感的自媒體為了博得大眾的眼球,將新聞內容進行私自篡改,夸大新聞事件涉及的重要數據,讓人們被這些夸張的數據所吸引,提高自己的媒體影響力。這種不負責任的新聞報道往往會對社會輿論產生極其負面的影響,導致大眾被錯誤的信息所引導,不能獲取真實正確的新聞信息。同時這些虛假的新聞內容還會影響電視新聞節目工作者的新聞采集編輯工作,使他們無法通過新媒體渠道獲取到清晰準確的新聞信息。一旦在電視新聞節目中引用了虛假信息,那么就會對電視媒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電視媒體的公信力將大打折扣,人們不再信任電視媒體,對其播出的新聞電視節目關注度也會逐漸降低,同時電視新聞工作者的工作也會遭到社會各界的指責,不利于電視媒體更好地制作并完善新聞電視節目。
(三)電視新聞工作者能力有待提升
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不斷深化的現狀下,傳統電視媒體的工作者所具備的專業能力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電視節目的優化工作,電視媒體工作者長時間停留在新聞電視節目的制作中,所擁有的經驗大部分都是針對于電視節目的,而對于新媒體領域的內容還沒有進行過多的探索,無法高效地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到自身的工作中,這就導致電視新聞節目的工作效率相對變低,并且新聞節目工作者在進行有關新媒體內容的編輯時,會因為不熟悉新媒體內容導致自身工作進度緩慢,同時由于新聞工作者自身沒有積極地了解新媒體技術,對自身能力提升方面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自身的競爭力遭到削弱。并且一些新媒體尖端工作者的年齡相對而言較為年輕,而他們不熟悉電視媒體的工作模式,電視臺單位想要培養出優秀的電視新聞工作者所需的周期也較長。并且由于部分薪資原因新媒體單位相對于電視媒體單位更有吸引力,導致一些新媒體人才不斷涌向新媒體單位,流進電視媒體的優秀新媒體人才并不多,電視媒體也沒有一套系統的培訓體系輔助電視新聞工作者相關專業能力的提升,導致新聞類電視節目工作者無法在工作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長時間處于一種固化的工作方式與沉悶的工作環境中,拉低了電視媒體的整體工作效率。
二、新聞類電視節目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創新
(一)以短視頻形式宣傳新聞節目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成長,媒體環境中正在涌現出新的產物,我們可以看到現如今人們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通過諸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件進行新聞信息的攝取。短視頻作為時下非常熱門的媒體形式,在新媒體環境下對大眾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它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受眾能夠通過即時分享的方式快速地將精良的短視頻內容轉發給身邊的好友,并且短視頻平臺的受眾范圍非常廣,各個年齡階段、不同職業的人群都可以通過短視頻平臺瀏覽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對于新聞類電視節目來說帶來了機會。電視新聞工作者可以在短視頻平臺中將自己運營新聞節目的內容通過視頻后期剪輯軟件制作成一段精良的短視頻內容,投放在短視頻平臺上,讓更多的受眾能夠通過短視頻了解到新聞內容。同時,電視新聞工作者可以設立電視媒體官方的短視頻號,將電視新聞工作者出鏡的一些趣味互動鏡頭,或者與電視新聞播出相關的通知類信息制作成內容精煉的短視頻,這樣可以便利大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并且還能夠通過這種新形式提高大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興趣,使電視媒體的影響力進一步得到提高。
(二)通過新媒體平臺加強交互
在以往電視新聞節目的相關工作中,電視工作者往往是通過自己的視角進行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新媒體環境下電視媒體工作者應該不斷尋求與大眾之間的交流互動,吸收大眾對自己工作提出的中肯的建議,完善自身制作電視新聞節目的工作。新媒體環境下涌現了很多能夠與受眾進行交流互動的新媒體平臺,比如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等,電視新聞節目工作者通過這些平臺設立電視媒體的官方賬號,發布一些新聞內容,大眾可以在這些新聞內容下通過“我要說”“我的看法是”這些留言評論功能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然后電視工作者根據這些留言內容進行篩選,選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彩評論進行回復。并且電視新聞工作者還可以通過微博設立粉絲群,讓平時關注電視新聞節目的粉絲加入進來,在粉絲群中探討自己對新聞信息的看法與觀點,對電視新聞節目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并且說出自身所喜好的新聞方向,讓相關工作者能夠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進行優化,幫助電視媒體更加高效地開展工作。
(三)設立電視媒體特色公眾號視頻號
當前許多新聞媒體都在建設自身的新媒體平臺,例如微信公眾號,大多新聞媒體都在不斷完善自身的官方微信號,筆者認為新聞電視節目工作者應該創建電視單位或電視新聞節目官方的微信公眾號,在上面發布一些有關新聞節目的播出計劃,方便大眾高效地對節目進行收看。同時電視媒體應該將往期的電視新聞節目的視頻資源放在微信公眾號中,根據日期進行合理的排列,觀眾可以通過這種便捷的方式查閱往期新聞節目內容。同時電視媒體工作者也可以在各種視頻平臺中申請官方視頻號、例如騰訊、優酷、愛奇藝等等視頻平臺,在其中將視頻進行發布,同時搭配上一些具有概括性的標題,讓大眾能夠在瀏覽新聞內容時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吸取的新聞內容,幫助大眾更加便捷地進行新聞內容的瀏覽。同時這些視頻平臺的受眾較多,電視媒體與這些視頻平臺進行合作,能夠擴大自身的媒體影響力,幫助電視新聞節目增加受眾。提高電視媒體的知名度,使電視新聞節目更加受到大眾的歡迎。
(四)電視媒體工作者應提高專業素養
于新媒體的環境下,電視媒體工作者不斷深入新媒體環境,了解新媒體技術是極其必要的。新媒體環境下電視媒體應該開展系統化的培訓活動,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方面,電視臺應該定期組織視頻后期處理的培訓,讓電視臺中富有經驗的剪輯師對電視新聞工作者進行例如PS、PR、AE等軟件簡單的講解,讓他們能夠掌握剪輯視頻的技巧,能夠對新聞節目的剪輯進行自主修改完善。同時電視臺也應該鍛煉新聞節目工作者的心理素質,在當前新媒體形勢下,居于后臺的工作者們得到了更多的出鏡機會,這就要求電視媒體工作者能夠面對鏡頭做到不怯場,敢發言,要能夠將自己的觀點在鏡頭面前通過嫻熟的語言能力順暢地表達出來。同時對這些不斷涌現的新媒體平臺,電視媒體工作者要積極進行探索,對這些新媒體平臺的運營模式進行詳細的了解,自身也應該活躍在這些新媒體平臺中,幫助日后面對有關這些新媒體平臺的工作時,能夠更加自然順暢地完成相關工作。電視媒體工作者也應該堅持正直的媒體責任感,在面對一些虛假新聞時,要堅決進行抵制,能夠分辨新聞內容的真偽,從而使電視新聞節目能夠保持公信力,受到更多觀眾的信任,打造良好的業內口碑,使電視新聞節目能夠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更加迅速且穩定地進行成長。
三、結語
面對新媒體的大環境,想要讓新聞類電視節目站住陣腳,筆者認為媒體工作者應該從自身的工作方式出發,及時了解最新的有關新媒體的信息,接觸更多新媒體平臺,不斷借鑒行業內優秀的新聞節目中的優點,取長補短,完善自己所負責的電視新聞節目,使之受到大眾的好評,提高媒體影響力,從而在新媒體環境下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