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瑜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理念已經慢慢滲透到教育之中,英語教學的課程目標也從之前的語言綜合能力培養,轉變為現在的英語核心素養培養。而高中英語學科素養中,思維品質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能力和智力的核心,所以將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過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
引言
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從跨文化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這就意味著發展思維品質,是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而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寫作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的過程中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英語寫作是一種綜合性思維活動,既是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過程,也是語言技能的學習發展過程,同時還是評價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研究英語寫作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創設英語情境,培養英語思維
教師要學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將培養學生思維品質這一教學目標貫徹到日常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的同時,也能培養出英語思維,掌握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的技能,成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掌握英語這門語言,提升語言能力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但是值得教師關注的是,中文和英文有著完全不同的特點和思維習慣,所以在表達上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該重點突出中文和英文的不同之處,以此打破學生固有的思維習慣,培養英語思維模式。而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創設英語情境就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創設英語情境,讓學生用英文進行互動交流。教師應嘗試營造各種形式的語言交際情境。其一,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設施,從高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生活經驗方面入手,將英語知識的教學融入具體的語言交際語境之中,體現英語學習與生活的相融性,從而激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英語交流當中。其二,教師要善于挖掘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中的各種有效資源,更好地為創設真實的語言交際情境提供合理的素材,將其同英語教學聯系起來,營造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聯的英語教學情景。如教師可以利用英文歌曲設置背景音樂、開展角色扮演活動、組織英文原版電影配音活動或課后設置每期不同主題的英語角交流活動等,提高學生對英語交流活動的參與性。
二、借助思維導圖,建構聚合思維
馮燕芳(2018)指出,聚合性思維在發散性思維的基礎上,通過對所收集的各種資料進行分析,區分出它們與思維目標的關聯程度,以便把重要的信息保留下來,把無關的或關系不大的信息淘汰。經過大腦梳理后,還要對相關信息進行概括、比較、歸納,從而厘清信息內部的邏輯關系。因此,在半開放性的此類寫作中,學生通過激發發散性思維獲取了大量與思維目標有關的可能信息,但是要厘清與主題密切關聯的信息,使得表達更具有條理性和邏輯性,還要借助思維導圖建構聚合思維。思維導圖是思維過程可視化的表現(謝丹,2017)。因此,借助思維導圖,能將各寫作要點的關系用層級圖表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形成聚合思維能力(馮燕芳,2018)。而聚合思維能力的建構,又有助于學生全面把握文章主旨要義,確保寫作不離題,不偏題。以下是筆者在講評此次作文時,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本寫作的篇章結構進行概括,整理。可見,借助思維導圖建構篇章結構,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寫作更具條理性,表達更具邏輯性,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聚合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英語聽力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進一步來說,對于學生正確認知的形成和思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這種在聽力練習中形成的思維品質并不是自動形成的,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導,學生在聽力方面的能力就會非常差。再加上英語本身不是學生的母語,要從“聽音”過渡到“聽信息”上去,學生還需要克服語言形式方面的障礙,這更加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聽力方面的指導。在聽力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高中階段學生思想趨于成熟,思維非常活躍,很多學生不再滿足于初中階段聽力訓練中對于詞匯和語法的機械聽寫,而是更加傾向于選擇能夠發揮其主動性的學習活動,這客觀上為學生在聽力學習和訓練中的思維鍛煉提供了良好主觀基礎。其次,高中英語學習是一個語言綜合性輸入、輸出過程,學生在進行聽力活動的過程中要聽懂信息,學會對信息進行加工,不僅需要擁有聽力技能,而且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和批判能力,并能夠在聽力中積極調動這些知識和能力進行思維加工。學生通過平時的英語閱讀、寫作等活動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條件,這給聽力訓練中思維品質的培養奠定了知識和能力基礎。
四、運用多樣化教學組織形式
教師可以采用分組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等探究合作性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認知、自我管理能力,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學習自主性的培養需要廣大高中英語教師們轉變舊有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置身于學生未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如教師可以在閱讀課中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在對閱讀文本進行自主探討后構建本組的思維導圖;在寫作課上,教師可以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自主構建寫作思路與框架,再與小組其他成員進行分享。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及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地鍛煉。
結束語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促使廣大英語教師重審英語教學理念,貫徹教學中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同時激勵著英語教師們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從而真正著眼于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我國英語教學實踐不懈追求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牟烙宏.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調查與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20.
[2]申怡彤.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生思維品質培養現狀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20.
[3]錢俊峰.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學生思維品質提高的路徑探究——以Superkidsheroes閱讀課為例[J].知識經濟,2020(18):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