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團論即Otcpube,是上海市小學段英語學科教研員朱浦老師提出的有關教學設計的理論,他主要圍繞教學目標,話題,文本等七個關鍵要素展開論述,給一線教師提供了教學實踐的依據和指導,七個要素有效構成教學設計的框架,被形象地稱為湯團論。接下來逐步探討如何圍繞這些要素展開教學設計。
O即單元教學目標。本單元屬于第三模塊Things around us,它的三個單元主題分別是 shapes,colours, seasons. 我要說的是Unit one shapes.它包括look and say, look and learn, ask and answer, say and act, listen and enjoy等。其中look and say, look and learn, say and act是核心板塊,包括核心句型和詞匯,具體如教材黃頁所示。核心句型是I have…?can you… here is… Its… How many…?等。核心詞匯是: circle, square, triangle, rectangle , star,house。基于以上核心內容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三個板塊理解與表達,語用語感,文化與情感我制定如下單元教學目標
語用任務:圍繞Miffy is super, Mum is super, We are super三個不同的語境,熟練運用本單元核心詞句對物品的形狀進行問答和描述,感受形狀使我們的世界千變萬化,體驗形狀給我們帶來的無窮樂趣。
一、語言知識與技能:
1.學習音標/f/,能夠正確朗讀輔音字母組合‘ff在單詞中的發音。
2.在語境中能夠認讀circle, square, star, triangle, rectangle等核心詞匯。做到語音語調正確,表達流利。
3.在語境中能夠運用What shape is …?詢問某個物品的形狀,并能根據實際情況用Its a…作出正確的應答,發音正確,基本達意 。
4.在語境中大部分學生能運用有關的核心詞匯circle, square, star, triangle, rectangle和核心句型I have…,I have a… I can make… with … Its …的小語段來描述自己有的形狀,并介紹利用不同形狀拼成的物品,語音正確,表達較流利。
語言情感
通過在三個不同的語境里對學習形狀,讓學生體驗形狀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感受家庭生活的溫馨與快樂和形狀使我們的世界千變萬化。
以上是教學目標O,下面是T話題的設計。module 3 things around us 包括shapes, colours, seasons三個單元。本單元是模塊里的第一單元。 具體內容是look and say, look and learn,這是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有核心詞匯和句型circle, square, triangle, rectangle , star, I have….。ask and answer, play a game,繼續鞏固前面的詞匯和新句型Its…。say and act,通過閱讀對話,表演對話繼續學習核心詞匯及新句型What shape is it? I have... for you. listen and enjoy學習新句型..has..sides….is like.., learn the sound認讀音標/f/,及短語take off, turn off.
上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特征包括學科性,發展性,價值性,獨特性等,其中獨特性的核心是單元統整,內容整合,語境帶動,語用體驗。本著這樣的思想,立足教材內容,本單元話題設計如下:單元主題shapes, 三個課時分話題別是Miffy is?super, Mum is super, We are super。第一課時 Miffyissuper,通過貪吃蛇Miffy吞各種物品改變自己的形狀,讓學生直觀感受形狀的趣味性。第二課時Mumissuper里媽媽會做各種形狀的點心,通過詢問點心的形狀,加深學生對形狀的認識。第三課時Wearesuper。我們描述,談論形狀,即通過前面兩話題的輸入完成本單元知識的語用輸出。
說完T話題,下面是C文本。我結合學情,進行文本再構。三年級的孩子還是充滿了童趣的,喜歡卡通動畫,貪吃蛇對他們而言很熟悉,所以通過設計Miffy 貪吃蛇,進行文本再構,既能復習舊知I can句型,單詞snake,又能通過貪吃蛇的吞物改變形狀本領將本課核心詞匯和句型Its a…融入情境中,讓學生在愉快的語境里結合圖片有效學習新知。
教學過程P是由教學活動構成的,教學活動,它是為實現語用U目的的。所以我將語用和教學過程結合起來說。本課時教學活動即Pre-task,while-task和post task。
語音是語言的外殼,是語言符號系統的載體。新課標要求小學階段,學生要學習國際音標,基本讀音規則,認讀單詞,句子和段落,通過模仿語音語調,辨別說話人的語氣和情緒,區分交際場合,完成交際任務。也通過音標學習認識Miffy。這就是Pre-task。While task(一)在Miffy吞物語境下,通過試聽導入,圖文配對,初步感知文本。根據上海中小學英語課標的要求,小學三到五年級必須掌握的核心詞匯不少于600個。三年級開始學習詞形變化,并嘗試在書面口頭交流中恰當使用詞匯,提高詞匯運用能力。詞匯也是人們溝通獲取信息的工具。所以詞匯學習很重要。比如看到鐘clock,和圓形圖片,理解circle是圓形。Post-task 學生自己編語段說下Miffy。完成本課時的語用任務。
板書B揭示了整節課的核心內容,為學生的語用輸出提供語言支架,也幫助學生提升思維。一節課上不僅是學到了核心詞匯,也讓學生明白Miffy is super是因為它可以吞下這么多形狀各異的東西,讓學生明白things around us 有很多形狀,體會生活里無處不在的shapes。
e-評價。本著基于評價,精準指導的思想,制定了如下課時評價量表,希望讓評價更具合理性科學性。本評價量表共分abc三個等地,其中A最高等,B中等,c 最低。分別圍繞認讀核心詞匯,運用句型,作業完成情況,小組合作,這幾個維度進行評價。詞匯和句型的評價標準即:語音語調是否正確,表達是否流利,語言是否準確,語義是否連貫。小組合作評價依據分工是否明確,合作是否默契,表達是否流利。作業即朗讀課文,完成對話情況具體即語音語調是否優美,對話是否熟練。教師對每個項目完成情況通過口頭評價如great, super等體現不同等地,并給予獎勵和激勵,本課是獎勵不同的形狀,將評價與教學相結合,加深對形狀的認知。
作者簡介:劉娜,出生年月:1985.10,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江蘇淮安,職稱:小學英語教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單位信息:上海同濟黃渡小學,所在省市:上海市嘉定區,郵編: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