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多友
摘 要:數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具有一定的難度系數,尤其高中數學,高中數學進入了一個新的學習階段,和初中數學存在很大的差別,旨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本文將圍繞在高中數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為話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 傳統文化 教學質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8.017
高中數學是學習階段必修科目,在考試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涉及學生升學的問題,毫不夸張地說,數學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情況,因此,老師要利用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經過調查發現,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還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可以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高中數學教學效果不顯著
由于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老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具有一定的困難,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然而,在當今社會,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不能取得成效,是因為老師的教學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加之數學知識晦澀難懂,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數學教學成果的提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老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課堂的活躍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將數學學習看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幫助學生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可以得到全面提高。
2.缺乏傳統文化的滲透
以往的數學教學工作,僅僅是對數學知識進行簡單講解,甚至有很多教師會認為數學是屬于理科范疇的,傳統文化是屬于文科范疇的,二者之間沒有任何聯系,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片面的,導致數學教學質量不高,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因此,老師要將傳統文化滲透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3.缺乏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
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是古人智慧結晶,老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應該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在傳統文化和數學之間建立聯系,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應該意識到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讓學生可以接受傳統文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得學生可以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二、高中數學滲透傳統文化的可行性
1.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高中生的各種能力基本已經形成,將傳統文化知識滲透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都沒有真正的定性,加之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各種信息充斥著學生的大腦,學生會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高中數學教材是老師講課的重要依據,其中蘊含著很多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風云人物,老師可以在講解課程的時候滲透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可以懂得人生的哲理,對人性的美丑善惡有明確的區分,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改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過突破高中數學教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高中數學教材對于學生來說是重要的參考書,老師在講解課程的時候,應該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可以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關于傳統文化知識的內容,老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時候,應該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讓學生可以對教材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可以投入數學學習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學習意義。
3.通過開辟高中數學學習的新渠道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不僅要通過課堂的學習時間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還要將傳統文化進行吸收理解。老師要盤活教學資源,借助優質的教學資源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拓寬學習傳統文化的渠道,讓學生可以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延伸學習內容,使得學生可以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讓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好傳統文化的教學意義,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計算速度,挖掘學生的潛力和優勢,讓學生可以在數學課堂上發揮最大的能力。
三、高中數學融入傳統文化的具體措施
1.營造活躍的傳統文化學習氣氛
學習氛圍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這樣的學習氛圍會讓大部分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死氣沉沉,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甚至厭倦數學課堂,這并不是老師所希望看到的結果,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老師可以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營造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例如老師在講解“向量”這一課程的時候,就可以同構營造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堂張貼和傳統文化有關的標語,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體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
2.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弘揚好傳統文化
隨著社會水平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化也在與時俱進,如今,現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之中的,高中數學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手段,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內容,大部分學生對于多媒體教學方式比較感興趣,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模式,將傳統文化知識滲透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老師在講解“空間”這一課程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老師可以將知識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可以直觀學習到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技巧,多媒體是將視頻和畫面進行整理,便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通過新型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3.搜集數學史料
高中數學知識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老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做好預習,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掌握學習內容,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數學史料進行搜集,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
例如老師在講解“隨機事件”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搜集數學史料,讓學生了解基本信息之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強化學生的記憶力,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和學習方式,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提高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培養愛國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觀。與此同時,老師在講解課程的時候,還可以給學生講故事,讓學生通過故事加深對歷史的印象,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提升學習成績,為以后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將傳統文化滲透高中數學教學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可以通過傳統文化的教學優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學習內容,老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改善學習情況。
參考文獻:
[1] 章傳科《高中數學教學要滲透文化價值》,《新校園》2014年第4期。
[2] 胡成兵《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文淵(高中版》)2019年第7期。
[3] 郭平《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