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
摘 要: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小學美術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學生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責任,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如此,新教改后,要求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內容,以此來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進而學習和傳統中國的傳統文化。
關鍵詞:民間美術 傳統文化 小學美術 教學途徑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3.029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新教改為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為首要的教學目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從目前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來看,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學生對美術教學不感興趣,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教學內容局限,教師的教學理念滯后,等等。正是因為這些問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意義
1.豐富了美術教學內容
目前,從小學美術教學內容來分析,教學內容主要是以美術教材為主。但是,小學美術教材內容是有限的,而美術教學的理念是無限的,圍繞美術教材展開教學活動,無形之中就限制了學生的眼界和思維,不利于學生美術的學習。另外,小學美術內容比較淺顯,沒有進行深入的開發,也限制了學生美術思維的發展,如果教師將民間美術資源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能夠突破教材方面的限制,豐富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
2.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生對美術教學不感興趣,從主觀角度來講,主要是學生對美術本身不感興趣;從客觀角度來講,則是因為教師的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無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興趣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盎然,則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也會留意生活中的美術元素,上課期間也能與教師保持積極互動,反之則不然。如果教師能夠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到美術教學中來,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教學活動,則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促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
新課改明確指出,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傳統的教學思想,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但從目前的教學反饋來分析,小學美術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方法單一。如果教師能夠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到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則能夠有效地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二、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與小學美術教學的契合點
從本質上來講,民間美術資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都是經過歷史積淀下來的精華。所以,民間美術資源與傳統文化是互相依存、息息相關。首先,民間美術與小學美術同屬于藝術表現形式,民間美術是藝術在民間的一種體現,它集中反映民間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民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小學美術有著同樣的目標。其次,民間美術與小學美術都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美術資源,都蘊含著美的存在,例如,中古民間的剪紙、竹畫、沙畫、陶瓷、雕塑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所以,民間美術與小學美術在教學目標上是相同的。最后,無論是民間美術和小學美術,都需要從小展開教學活動,民間美術要想得到良好的傳承和保護,就需要從小做起,同樣,要想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小學美術教育至關重要,所以,二者在教學對象上是一致的。
三、小學美術融入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1.靈活引入相關資源對美術課堂實現拓展
教師要想將民間美術順利地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就要先從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入手,引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民間美術。第一,教師可以引入具有地域性的民間美術。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而不同地域的民間美術有著不同的特點,也有著不同的群眾基礎,所以,在將民間美術融入美術教學過程中,先選擇地域性的民間美術更加容易被學生所接納。第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地融入一些外地的民間美術,從本質來上來講,地域性的美術資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生的美術思維和美術核心素養的形成,也不利于豐富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融入一些外地的民間美術資源。第三,要挖掘民間美術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讓學生發掘民間美術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美術《浮雕》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洛陽龍門石窟以及敦煌的莫高窟,讓學生欣賞浮雕,并為分析這些浮雕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學底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2.采用多種手段融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
教師要想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資源,需要創新教學方法,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將民間美術的魅力展現出來。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利用互聯網資源,以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民間美術的形式,這樣一來,就將傳統的枯燥單一的美術教學轉為視頻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將民間美術以情境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或者采用講故事的方式為學生介紹民間美術資源,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有能夠保證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將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讓學生來分享一些民間美術,以此來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美術《珍愛國寶──秦始皇陵及兵馬俑》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下秦始皇和兵馬俑的故事,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展示中國古代的彩繪和雕塑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和美術綜合能力。
3.基于學生興趣構建趣味化的教學活動
教師要想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有結合了學生的興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第一,教師可以將小學生喜歡的動畫形象融入民間美術。小學生對動畫片十分感興趣,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動畫形象,讓學生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美術《多彩的窗戶》這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哪吒鬧海為主體的剪紙藝術,讓學生認識到,剪紙藝術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的代表,已經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國民間美術的一張名片,并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剪紙藝術的代表作品,讓學生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第二,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來引入民間美術。比如,小學生對英雄人物都非常敬佩,那么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版畫中的英雄人物,以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不僅能夠豐富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對促進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欣《借助傳統文化豐盈美術課堂——小學美術課堂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教育界》2020年第36期。
[2] 文娟《基于民間傳統文化的小學美術教學策略探究》,《考試周刊》2020年第86期。
[3] 王凌靜《讓民間美術資源走進小學美術課堂》,《美術教育研究》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