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萍
摘 要 由于企業合同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較大,且涉及內容與范圍相對較為廣泛,因而合同管理不當容易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財務風險。本文針對企業合同管理中有關的財務風險問題,首先論述企業合同管理以及合同財務風險的相關內容,并簡要介紹企業合同管理中出現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最后系統介紹在企業合同管理中加強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
關鍵詞 企業 合同管理 合同控制 風險防范
一、引言
合同管理對現代企業管理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間的合作存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企業更應該加強合同管理,有效防范由于合同訂立不當或者管理疏忽帶來的財務風險問題,確保企業間形成規范有序的良性合作。然而,合同管理同樣是一項專業性、復雜性較強的工作,一些企業在合同管理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因為風險管理意識不強、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導致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因此,對于現代企業來說,在自身的內部管理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合同管理中財務風險的防范,改進、完善合同管理體系,確保企業合同管理與經營管理規范有序。
二、企業合同管理以及合同管理中的財務風險概述
企業合同管理主要是在企業內部建立一整套的合同管理流程,確保企業合同管理合法合規,確保有關信息客觀真實與準確完整,確保財務活動安全可靠,提高企業合同的簽訂與執行效率,保證企業的合同管理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相契合。企業的合同從實質上來說,就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約定,涵蓋了對企業未來收益狀況的預期,其中既有對雙方義務以及財務投入的確定,也有對雙方權利以及預期收益分配的約定。由于合同管理是企業在特定環境下開展的一系列微觀的經濟活動,受經濟環境多變性的影響,合同管理中也存在較多的財務風險隱患因素。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信息泄露帶來的財務風險問題,尤其是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環境下,有可能由于合同簽訂之前商業信息或者其他信息的泄露等,導致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并由于信息的泄露導致企業合作出現問題,造成財務損失。第二,合同履約執行不力帶來的風險問題,主要是合同簽訂以后,由于合同簽訂雙方中的一方履約能力不足,導致企業的正常運營活動難以繼續開展,進而導致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第三,合同變更帶來的財務風險,主要是企業合同簽訂完成后,在執行過程中,合同里一些重要條款的變更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
三、企業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合同管理是一項相對較為專業的工作,目前一些企業在合同管理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同管理工作基礎相對較為薄弱
企業在合同管理中出現財務風險問題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合同管理的工作基礎較為薄弱。有的企業內部對于合同管理缺乏專業的法務工作者,對合同中的風險問題缺乏專業的評估分析;有的企業在合同管理過程中缺乏風險意識,合同訂立和履行過程中的程序不夠規范完善;有的企業合同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尤其是合同管理工作沒有落實相應部門的責任,因而容易引發潛在的風險問題。
(二)合同管理中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應對措施
一些企業在內部的合同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應對體系,在合同訂立之前沒有組織企業的財務部門、法務部門等,對合同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系統全面的風險評估分析。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也缺乏有效的跟蹤分析,尤其是在合同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沒有與合同管理責任部門及時進行信息溝通,對合同有關信息掌握不全面,導致風險問題發生。
(三)合同管理中缺乏系統的監督措施
企業在合同管理過程中出現財務風險問題,與企業內部合同管理監督缺失也有著較大的關系。企業對合同管理往往重視合同的訂立,但是在合同生效以后缺乏動態的跟蹤分析管理,對于合同執行是否規范、合同變更是否合理等關鍵內容,以及合同執行過程中內外部因素變化可能帶來的風險問題,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督控制,提高了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四、在企業合同管理中加強財務風險防范的策略
完善企業的合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企業在合同管理中應該夯實財務工作基礎,并針對合同管理的不同環節,針對性地制定應對策略,尤其應該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企業合同管理的各項財務基礎工作
企業要避免合同管理過程中出現財務風險問題,應該結合合同管理的需要夯實財務工作基礎。企業的管理層應該充分認識到合同管理與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重視合同管理過程中的財務風險防控,并在企業的合同管理過程中建立與之相配套的財務管理制度機制,包括企業合同的談判起草、訂立審批、執行分析等不同階段,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機制,通過制度的約束規避財務風險問題。同時,在合同管理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合同部門和財務部門中樞作用的發揮,尤其要加強與企業內部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聯系,確保合同管理責任得到有效的落實。此外,為了提升合同管理中財務風險管控的針對性,還應該強化對合同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尤其要根據合同財務風險以及法律風險易發生的薄弱環節等,對合同管理人員開展系統的培訓教育,提高其防范管控合同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二)針對企業合同管理的不同環節完善財務風險管控措施
企業合同管理中財務風險的防范,應該根據合同管理的不同環節制定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在企業的合同調查階段,企業的合同部門以及財務部門應該對合同方有關的經營范圍、主體資格、簽約代理資格等進行調查分析,并根據對合同方經營狀況、財務狀況信息的評價,分析合同方的履約能力以及第三方的擔保能力。在企業的合同訂立階段,企業的財務部門以及合同部門應該關注合同條款之中有關的財務條款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可操作性,尤其要明確有關結算條款是否明確合理、違約或者代付、折讓等是否清晰。在企業的合同履行階段,應該關注合同方的經營狀況是否存在重大變化,并及時對合同方的履約能力進行評估。當合同履行過程中可能出現財務風險問題時,應該及時分析是否會出現有關的合同變更、合同解除、訴訟等信息,及時采取補充修訂合同與終止合同的措施。在企業的合同完結階段,應該重點做好企業合同執行階段的財務評價分析,尤其是有關的合同收入、成本費用、資金收支、應收應付款項、質保金情況等,準確地掌握合同管理狀況以及財務效果。
(三)加強企業合同管理過程中的財務監督控制
在企業合同管理中,控制財務風險問題還應該完善各項財務監督控制措施。具體來說,應該重點包括以下幾方面。財務部門應該會同合同部門做好資金管理,尤其要強化資金使用的授權審批管理,并建立資金管理信息臺賬,按照合同中的規定控制資金的使用規模以及資金流向;在合同管理過程中,按照合同的實際進度,根據合同預算等,對合同資金收支進度等進行有效控制,當合同管理過程中出現資金凈現值為負的情況時,應該及時預警;在合同資金回收階段,應該嚴格按照有關的合同條款規定等,判定資金提前回收、不能回收或者延期回收的問題,及時制定有效的合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類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
五、結語
在企業合同管理中,完善財務風險防范控制,應該針對合同管理的訂立、履行等不同階段,采取有效的財務風險防范措施,并加大對合同管理的監督管理力度,確保合同得到規范有序的執行,避免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
(作者單位為山東點石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藺麗霞.企業經濟合同管理流程及其風險控制對策[J].中國民商,2018(10):144.
[2] 丁潔.企業合同法律風險管理與控制策略研究[J].時代金融,2018(26):158+164.
[3] 孫德艷.企業合同管理中風險控制措施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17):96.
[4] 劉丹麗.企業合同管理的財務風險防范探析[J].納稅,2018,12(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