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


【摘 要】本文通過具體教學實例,討論了高中數學中的排列組合問題,得出分類討論、對稱或排異除重等基本數學思想,以及特殊優先法、捆綁法、插空法等基本數學方法。
【關鍵詞】排列組合;數學思想;方法
排列組合作為中學數學中的一部分基礎內容,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較廣泛,歷年高考時排列組合內容的考查多以實際應用題形式出現,其解題過程出現思辯性和解法的多樣性,對運用數學思想及方法技巧的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數學思想的滲透及方法的總結作為教學的重點。
在中學教材中,排列是指從n個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記為Anm(n≥m)。組合是指從n個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并成一組,記為Cmn(n≥m)。排列與組合的基礎就是兩個原理:分類原理(加法原理),即完成一件事情共有m1、m2、…、mn類辦法,那么解決此問題的方法種數是n=m1+m2+…+mn。分步原理(乘法原理),即完成一件事情共有m1、m2、…、mn個步驟,那么解決此問題的方法種數是n=m1m2…mn。
下面以一些實例來淺談在排列組合問題的解決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以及常用的一些方法解題方法。
一、基本數學思想
解決排列組合問題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分類討論、對稱或排異除重、遞推、等價轉化、正難則反等。
(一)分類討論思想
對于較復雜的排列組合問題,由于情況繁多,因此要對各種不同情況進行合理分類與準確分步,分類時應根據同一標準,做到“類與類”之間具有并列性、獨立性和完整性;分步時要注意“步與步”之間的連續性、獨立性和依賴性;盡量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有時還可能涉及到逐級分類。
例1 從集合{O,P,Q,R,S}與{0,1,2,3,4,5,6,7,8,9}
中各任取2個元素排成一排(字母和數字均不能重復),要求每排中字母O、Q和數字0至多只出現一個,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可先考慮:一類是字母O、Q和數字0只出現一個,只出現數字0有C19C23·A44種,字母O與Q出現一個有C12·C13·C29·A44;另一類是字母O、Q和數字0都不出現有C23·C29·A44種,故共有(C19C23+C12·C13·C29+C23C29)A44=8424種。
(二)對稱思想或排異除重
在數學中,對稱思想是運用較為廣泛的,它是數學中的一種“美學”。在排列組合問題中,當遇到相同的情況,如在排列中三個元素甲、乙、丙的相鄰或不相鄰問題,丙在甲左與丙在乙右是對稱的,是相同的問題,只要把其中的一種問題搞清楚,另一問題可仿此寫出。
例2 7個人并排站成一排,要求甲、乙都與丙不相鄰,共有多少種站法?
解析:此類問題應先著眼整體,7個人排成一排共有A種站法。再考慮不合條件的情況:丙站在甲、乙中間的站法有A55·A22種(即將甲、丙、乙捆綁分析)甲與丙相鄰和乙與丙相鄰的站法均有A66種·A22種。但甲、丙相鄰和乙、丙相鄰的站法中均包括了丙站在甲、乙中間的站法,故根據分類計數原理和整體排異除重策略,采用間接法可知,共有n=A77-2A66·A22+A55·A22=2400種不同方法。
(三)遞推思想
在不能或直接利用分步、分類的方法解決排列問題有困難時,可以從最初、最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步深入和推廣,找出規律,達到問題的最終解決。
例3 在線段A1An(n≥2)上共有n個點A1,A2,…,An,給這些點的一部分(或空集)染上紅色,使得已染色的點均不相鄰,問共有多少種染色方法?
解析:首先,第n個點有兩種可能:①未染色,則前n-1個點的染法數為Ln-1種;②染上紅色,則第n-1號點不能染色,設n-2個點的染法數為Ln-2種(注意:“空集”染色即所有的點不染色);
其次,根據分類計數原理,即可得結果Ln=Ln-1+Ln-2,L2=3,L3=5。通過遞推關系總可得到n取其它值時的染色種數。
(四)等價轉化
1.建構插板模型
將n個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排,它們之間共有(n-1)個間隔,任取(m-1)個間隔,將這n個物體分成m個部分(m≤n,m、n∈N*,n≠1),每個部分至少含有一個物體,不同的方法數共有Cm-1n-1種。
例4 將組成籃球隊的12個名額分配給7所學校,每校至少1個名額,求名額的分配方法的種數。
解析:這個問題等價于將排成一行的12個相同元素分成7份的方法數,相當于用6塊閘板插在11個間隔中,名額分配方法共有C611=462種。
2.建構幾何模型
如不共面的四個定點到平面α的距離都相等,這樣的平面α共有7個。如果把不共面的四個定點看作四面體的四個頂點、平面α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四個定點分布在α的一側一個,另一側三個,此類中α共4個(三棱錐的四條高上的中垂面);二是四個定點分布在α的兩側各2個,此類中共3個(在三棱錐內任一點作一對異面直線的平行線確定一個平面,調整該平面到這對異面直線間的距離使其相等;有三對異面直線)。綜上,α共4+3=7個。
(五)正難則反
對于某些排列組合問題的正面情況較復雜而其反面情況卻較簡單時,可先考慮無限制條件的排列,再減去其反面情況的總數。
例5 從正方體的八個頂點中任取三個點為頂點作三角形,其中是直角三角形的共有多少個?
解析:方法1,8個頂點中任取3個可構成三角形,但其中有8個等邊三角形(比如△A1BC1是以B1為相交棱上的三點A1、C1、B組成),故直角三角形數為C38-8=48個。
二、基本數學方法
(一)特殊優先法
對存在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組合問題,應先滿足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再去滿足其他元素或位置。
例1:從-1,0,1,2這四個數中選三個不同的數作為函
數f(x)=ax2+bx+c的系數,可以組成不同的二次函數共有多少個?
首先,a是特殊元素,因為a≠0,所以應從除0以外的三個數中任取一個有C13種,b、c應從剩下的三個中任取兩個有C13·C12(或A)種。由分步計數原理組成不同的二次函數共有C13·A23=18個。
(二)捆綁法
在n個不同元素中,規定某r個元素連排在一起,這時可將這r個元素視為一個新元素,與剩下的(n—r)個元素進行排列,再將這r個元素全排列。
例2:將A、B、C、D、E、F分成三組,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分析:要將A、B、C、D、E、F分成三組,有三類辦法:(1-1-4)分法、(1-2-3)分法、(2-2-2)分法。
根據加法原理,將A、B、C、D、E、F六個元素分成三組共有15+60+15=90種不同的方法。
(三)插空法
若問題中規定某些元素不相鄰時,一般采用此方法。
例3:要排一張4個舞蹈節目和2個小品節目及4個歌唱節目的演出節目單,任何兩個舞蹈節目不相鄰,且任何兩個小品節目也不相鄰,求出所有滿足條件的排法種數。
先把4個歌唱節目和2個小品節目排列,共有A66種排法,再將4個舞蹈節目插入7個空,有A47種排法。在A66種排法中,由捆綁法知兩小品聯排的排法有A55A22種,再將4個舞蹈節目插入6個空有A46種排法。故符合條件的排法種數N=A66A47-A55A22A46=518400種。
(四)先選后排法
先選后排法是高考的常考題型,主要是把問題分成兩大步,即先分組再分配。
例4:6個老師分配到3個班里搞活動,每班至少1個人,共有多少種分法?
先把6個老師分成三組,有三類:按“1,2,3”型分組,有C16C25C33=C36C23C11=60種;按“2,2,2”型分組有C26C24C22/A33=15種;按“4,1,1”型分組有C46C12C11/A22=15種。
再把三組去分配,即可完成。
故由分類計數、分步計數原理,共有(60+15+15)A33=540種。
總之,排列組合作為中學數學中的一部分基礎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其解題過程出現思辯性和解法的多樣性,對運用數學思想及方法技巧的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數學思想的滲透及方法的總結作為教學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必修)數學第二冊(下B)[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廖東明.解排列組合問題的思想[M].哈爾濱:中學生理科應試,2006.3
(甘肅省臨夏縣中學,甘肅 臨夏 7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