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雙雙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學生所接受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以后的健康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而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生“德育工作”的主要教育者,一言一行都尤為重要。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小學班主任就必須采用多種有效的策略來實現這一目標。有鑒于此,本文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來談一談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策略,以期為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
新課標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而“德”作為五項基本素質中的首要因素,其培養經驗尚且不足。而且,縱觀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整個過程,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獨特的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也是整個德育過程的基本階段。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認識到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積極學習有效的德育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形成和發展良好的道德修養。
一、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是小學階段的主要教育內容之一,也是小學生構建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參考依據。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班主任更要重視他們的道德教育,以便為學生以后樹立正確的三觀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并且愿意模仿或者學習自己心中的榜樣,而班主任與小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因此,小學班主任對于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責任。小學班主任應該充分重視自己的日常言語以及所作所為,善于運用自己在學生心中的特殊地位來提升小學生的德育程度。
小學班主任是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施行者,是學生塑造良好道德修養的引路人。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并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對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和肯定,并且努力通過自己的有效教導,提升小學生的德育素質和水平。
二、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構建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
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其德育工作的開展,從而為小學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小學班主任具體可以從進行角色互換和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語氣兩個方面的內容來構建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
角色互換主要是指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要主動從學生的視角去思考和發現問題。小學班主任要想更好地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就可以從了解學生的需求與想法入手。角色互換可以避免教師不問緣由的苛責和訓斥學生,從而導致學生對于教師失去了信任感,從而從心底排斥教師的教誨,進而影響班主任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除此之外,小學班主任還應該始終從內心對學生充滿希望,并將這種希望帶給學生。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還應該注意與學生交流的語氣用詞,盡量不要使用命令式的語氣和態度。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社會經驗尚淺,但是也不希望大人對其有過分的干預。而且,班主任的語言和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小學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出現諷刺、挖苦一類的用詞,從而對學生的心靈造成不健康的影響。教師應該通過溫和的語言和語氣,循循善誘,最終悄悄打開學生的心房,傾聽他們的心聲。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會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來巨大的方便,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重視師生關系的建設。
(二)豐富班級德育活動
小學班主任可以充分地將自己日常的德育工作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去,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在實際學習和生活過程中踐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從而幫助學生真正地學以致用。小學班主任可以適當組織一些監督活動,比如一日班長、紀律檢查小組等活動,讓學生在自我監督的同時也對他人進行監督,從而促進更多學生做有良好道德素養的新時代優秀學生。而且,這種他人監督的方式還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并且在這些活動之中養成關心他人、熱愛集體、健康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質。
除此之外,小學班主任還可以積極利用多種德育活動來達到提升學生道德品質修養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節假日主題班會的形式,提升學生的愛國精神,并且在不同的節日根據其節日主題來進行特殊性教育。比如,在母親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與媽媽進行角色互換,當一天“小媽媽”,從而體會到母親的辛苦與不易。在國慶節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觀看“閱兵儀式”,一起去烈士陵園,在實際情境中感受祖國的力量,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更好的家國觀念。小學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結成道德學習小組,在小組活動中慢慢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三)創新德育教育模式
小學班主任應該掌握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創造性地將這些特點與自己的德育教學相融合,從而保證最大化德育教學效果。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重視說教工作、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及及時評價學生思想教育學習成果三個方面的內容創新德育教育模式。
首先,教師的說教是培養學生樹立良好價值觀念最直接的方式。教師在說教的時候應該充分重視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而且要對說教的內容進行內化。教師可以通過設辟說理的方式,引入名人故事、小說傳記等故事性較強的文本來進行說教,既可以緩解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焦慮感,還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習得這些德育知識。
其次,教師還應該重視德育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嘴上的教育,更要在實踐中慢慢升華其意義。在具體的德育教學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慰問孤寡老人、宣傳環保知識、制作科技手抄報以及參觀博物館等方面的活動來幫助學生將學習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去。
最后,教師還應該及時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與評價,從而幫助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不要吝嗇表揚與肯定,還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獎勵,以激勵其他學生模仿學習,最終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四)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終身的教師。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學生的家庭也要參與到學校的德育教學活動之中去。家庭永遠是孩子的第一學堂,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環境條件,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相反,惡劣的成長環境很容易導致學生形成悲觀、懦弱、膽小的性格,從而為其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帶來巨大的阻礙。由此可見,學生的家庭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尤其重要。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應當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德育培養模式。教師應該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引導學生家長重視對于學生的監督職責,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德育教育的正常施行。如果家長沒有輔助學校完成應有的任務,對于學生的各種違禁行為不予置喙,學校的德育效果也會大大下降,甚至接近于無。只有家長與教師密切配合,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德育培養工作順利有效地開展,并且最終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五)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學生所在的班集體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能夠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因此,班主任要想更有效地進行德育工作,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是一個長期且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班主任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方法來完成。
首先,班主任可以集中幫助學生塑造班級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在制定班級的班規時可以邀請學生參與到這個過程之中去,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班規制定中的重要一員。采用這種方法制定出來的班規可以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因而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遵守班規。其次,班主任還應該深入挖掘每一位學生身上存在的特長和優勢,并將這些特長和優勢與班干部的職責相對照,從而選出更合適、更優秀的班級干部,也為這些班級干部提供鍛煉自己的機會和平臺。再次,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召開各種各樣形式的主題班會來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比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相關電影短片、編排相應的道德小品和組織道德主題演講等形式的班會,激發學生提升自己思想道德素質的積極性。最后,班主任除了要在現實生活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以外,還應該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科學技術手段也不斷進步和更新。網絡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小學生也不例外。而且網絡既存在一定的弊端,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主動承擔起引導學生科學上網的責任,幫助學生更好地通過網絡來學習。比如,班主任可以在自己學校的官網上設立班級模塊,用來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從而提高學生利用網絡來交流自己學習成果的積極性。除此以外,班主任還可以運用QQ和微信等實時溝通軟件來為學生搭建聊天、交流的平臺,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班主任還可以運用一些現代教育技術軟件來制作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動畫資源或游戲資源,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保證學生既學習了相關知識又能夠進行放松。
良好的教育環境能夠給學生一個安全且健康的成長環境,從而保護年齡尚小的小學生不受外部不良因素的干擾,進而提升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道德修養和品質的重要階段,小學班主任應該明晰自己對于小學生的重要作用,在自己的日常德育教學工作中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手段,通過構建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豐富班級德育活動、創新德育教育模式、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以及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的手段來提高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并繼而幫助小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周賽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研究[J].科技風,2020(16):22+25
[2]王亨霞.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0(14):75-76
[3]袁麗萍.新課程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20(12):90-91
(南京民辦育英第二外國語學校小學部? ? ? ? ? ? ?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