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晨陽 金花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20年度省級大創“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編號:S202010841005);2020年度遼寧省教育廳“一帶一路”背景下遼寧構建雙向直接投資聯動新格局策略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也日益擴大。遼寧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首要戰略根據地,近年來遼寧省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同樣也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并且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方面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效能的增加一方面推動了區域經濟增長,同時也為遼寧省整體經濟布局帶來了全新的生命力。但是當前遼寧省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將從遼寧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出發,逐一討論遼寧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在吸資主體及方式、投資來源地、利用外資結構及利用外資地區分布四個維度現存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為遼寧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提供幾點合理化建議。擬通過本文的研究全方位探尋遼寧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困境、同時也為遼寧省日后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發展提供些許建議與參考。
關鍵詞: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對策
一、遼寧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現狀
1.外資總體規模
自遼寧省于1982年吸引了改革開放后第一筆外商直接投資后,遼寧省近40年的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穩步向前。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遼寧省依托于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契機,更是進一步擴大了本省的引資規模。據遼寧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三年時間里,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從274.97億美元增長至342.64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總體規模增長24.6%之多。從近三年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規模每年的增長幅度來看,其增長幅度保持著平穩增長趨勢,即使是2018年至2019年國際經貿波動不斷的大背景下,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總體規模也實現了13.7%的增長。整體來看,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發展一片向好,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規模的穩定增長不僅為遼寧省區域經濟提供了貢獻,同時也極大地推進了東北地區發展緩慢的外商經濟。
2.外資地區分布
當前遼寧省對外直接投資地區主要分布在大連和沈陽兩地,其中大連市作為東北首個沿海經濟地區,大連突出的區位優勢近年來吸引了眾多日韓企業投資,另外沈陽市作為遼寧省經濟發展中心、其借助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相關政策扶持也同樣吸引了諸多外資,據遼寧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來看,大連市和沈陽市對外直接投資引進規模占全省外資引進的70%以上。除大連和沈陽兩地以外,丹東、盤錦、鞍山、鐵嶺以及營口也開始逐漸引入外商直接投資,但由于以上遼寧省內陸地區三四線城市的基礎經濟發展情況,其能夠引入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極為有限,三四線城市引進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足全省外資引進的30%。從懸殊的占比差距來看,遼寧省外資地區分布過于集中、資金集群效應明顯,這一情況將不利于遼寧省總體經濟的平衡發展、同時也將加大大連、沈陽等一類地區與二類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
3.外資來源地區
整體來看,遼寧省近年來吸引的對外直接投資來源地區傾向性較大,主要集中在中國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日韓地區。據遼寧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來看,2019年全年遼寧省吸引港澳臺地區直接投資共計183.25億美元、占全省外資引進的53.5%、是遼寧省對外直接投資的第一大來源地,另外由于以大連為代表的城市的區位優勢,日韓兩國也是遼寧省對外直接投資的又一大主體,2019年遼寧省吸引日本直接投資占全省外資引進的19.6%、吸引韓國直接投資占全省外資引進的20.7%,而技術較為發達的歐美國家地區以及東盟等新興國際市場對遼寧省的對外直接投資則相對較少。整體來看,遼寧省外資來源主要集中在亞洲國家地區,歐美等高質量外商直接投資相對較少。
4.外資產業分布
整體來看,遼寧省利用對外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以制造業為首的第二產業,其次以批發零售、租賃及商務服務、高新技術產業等第三產業則成為遼寧省利用直接對外投資的第二大產業。據遼寧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遼寧省對外直接投資利用在第二產業的金額共計194.34億美元、占全省外資引進的56.7%,利用在第三產業的金融共計104.85億美元、占全省引進外資的30.6%,第二第三產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和占比超過80%,總體來看,第二、第三產業已成為遼寧省利用對外直接投資的主力軍。從整體的外資產業分布情況來看,遼寧省在能源、交通、農業等基礎設施行業的投資情況較少,遼寧省當前不均衡的外資產業分布不僅將會導致遼寧省各產業發展良莠不齊、同時長此以往下去還將會催生后續遼寧省在農業、交通、能源等方向上的發展緩慢。
二、遼寧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存在的問題
1.吸資主體及方式單一
總體來看,當前遼寧省外資引進企業主要集中在國企及少數集體經濟企業,能夠引進外資的民營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據IDC對遼寧省利用外商投資主體類型的調查情況來看,截止至2019年年底,遼寧省僅有3%左右的民營企業曾經涉獵或是引進過外商直接投資,如此懸殊的數據差距一方面反映出遼寧省對于利用外商投資主體單一情況,另一方面也同樣說明了遼寧省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情況的政策導向問題。遼寧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戰略地區,外商直接投資主體的多樣化將會助力更多的本土經濟體迅猛發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引資困境后,民營企業在科技、產品領域的巨大創新同樣也會作用于遼寧省整體經濟發展。由此看來,如何將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資引入到除國企、集體經濟企業以外的民營企業中已經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此外,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方式上遼寧省也存在較大的問題,目前遼寧省絕大多數吸收外資的方式為外商直接投資,而相對于便捷、風險性較小的股權引資、企業并購等方式則并未被廣泛應用。
2.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單一
從前文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的數據上來看,當前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主要集中在以港澳臺和日韓為主的亞洲地區,亞洲地區外商直接投資占比達80%之多。相對于歐美國家地區而言,亞洲地區外商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方面較為薄弱,能夠作用于遼寧省本土企業的技術支持程度也相對有限。因此單一的外商直接投資結構一方面將會加速遼寧省本土企業結構的失衡,另一方面也將會嚴重制約遼寧省本土企業的技術發展與產品創新。
3.利用外資的結構不合理
正如前文所述,遼寧省當前利用外資的產業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其中裝備制造業作為遼寧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根基,其同樣也吸收了諸多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裝備制造業吸資比重近全省外商引資的五成以上,而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的占比則相對較少。誠然,遼寧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先導地區,裝備制造業成為吸資行業的首位不足為奇,但是從近幾年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占比和增長幅度來看,第二產業吸資比重與一三產業吸資比重的差距正在越來越大。以農林牧漁為主的第一產業作為國家發展的根基產業,第一產業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也同樣是一個城市的經濟根本,但近年來由于遼寧省農產品出口比重下滑,農林牧漁產業國際競爭力也相對落后,因此第一產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份額也正在下跌。另外遼寧省商業服務、高新技術等高附加值產業相較于制造業的發展也同樣薄弱,再加之遼寧省本土人才資源的嚴重流失,高附加值產業一時間很難形成規模。總體來看,如何將遼寧省利用外資結構從單一的裝備制造業轉向第一、第三產業成為了遼寧省近階段的首要問題。
4.地區分布很不平衡
通常情況下,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引用效能將會與該地區發展有著極大的正相關關系,地區經濟發展后又將會吸引更多的外商前來投資。這一現象上海、深圳等諸多一線地區都有體現,越發達的地區投資越多、發展越好,而一些三四線城市在沒有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則大概率會陷入死循環。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的發展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正如前文所述,當前遼寧省大連市及沈陽市利用外資占比較大,總體份額占全省外資引進的70%以上,而鞍山、鐵嶺、營口、朝陽等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所能夠吸進的外資則極為有限,進而形成了大連、沈陽與其他地區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的困境。這一情況的累積使得遼寧省各市經濟資源、人才資源及技術資源的供需失衡,進而演進逐漸演進為三四線城市整體發展的長期困境。
三、遼寧省優化外商直接投資的對策建議
1.加大引資力度,多元化引資主體
面對當前遼寧省吸資主體及方式單一的困境,遼寧省需要從政策支持角度出發來逐漸轉變引資主體及方式,對此遼寧省可以出臺一系列推動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扶持政策,例如可以給部分符合條件的已經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民營企業一些稅收優惠,在緩解民營企業資金流動壓力的同時為民營企業發展帶去全新的經濟發展思路。同時也可以從外商投資主體出發,放寬前來當地進行投資的外商主體的門檻限制,并且通過簡化手續、優惠稅收等手段引導其進行BOT、企業并購等新興方式的外商直接投資。總而言之,吸資主體及方式的多元化發展離不開政府維度的幫扶,尤其是在國際局勢波動不斷的當下,政府方面有力的政策及金融支持將成為遼寧省加大引資力度、多元化發展引資主體的重要途徑。
2.優化外商投資軟環境建設
從前文的數據中不難發現,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大多集中在亞洲地區,歐美地區的外商直接投資則相對有限。究其原因,遼寧省當地的外商直接投資軟環境較差,無論從信息流通效率及服務環境,還是從相關制度建設來看,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軟環境的發展都差強人意,諸多維度的限制導致歐美地區的先進投資主體不愿到遼寧省發展。對此,遼寧省首先需要建立完備的信息共享平臺,以全面推進政商關系透明化、規范化,其次遼寧省還需逐步凈化本地的服務環境,完成相關行業許可及各行業服務標準化內容的落地執行,進而才能有效促進外商投資服務環境的規范發展。最后遼寧省還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訴機制,避免出現政策法規朝向本土企業一頭傾斜的情況,各環節透明化發展才能提升外商投資主體對遼寧省進行投資的意愿度,并最終達成優化外商投資軟環境、提高外商直接投資規模的根本目的。
3.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
總體來看,遼寧省利用外資結構不合理的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產業及第三產業競爭力不強。對此,遼寧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調整優化。首先,遼寧省需要大力推動本土第一、第三產業龍頭企業的建設,樹立國際化知名品牌、逐漸提升本土第一、第三產業企業知名度與影響力。其次,遼寧省還需提升對高新技術的創新、引進及相關人才的培養,通過加大高新技術人才扶持、加快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等方式加快遼寧省第三產業的發展,平衡第一、第三產業與第二產業利用外資比重的懸殊差距,進而促進遼寧省利用對外直接投資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
4.引導外資在地域間合理分布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大連及沈陽地區利用外資比重較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兩地較為領先的人均收入及FDI存量,而另一部分則來源于兩地便捷的交通運輸設施。對此,遼寧省首先需要加大遼西北地區交通運輸等相關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提高運輸能力、交通便捷程度的方式促進外商前來投資發展。其次遼寧省還需要從政府維度鼓勵遼西北地區特色產業項目的發展,例如朝陽棗業、鞍鋼、營口水產品等產業項目均能夠作為地區特色來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總體來看,各市產業項目的均衡發展是弱化利用外商投資地區不均衡現象的首要途徑,只有加快利用外商薄弱城市的自身建設及特色產業項目,才能夠逐漸引導遼寧省外資在地域間的合理分布與協同發展。
四、結論
隨著遼寧省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效能愈發受到關注。本文以遼寧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地區、來源地及產業分布現狀為研究原點,發現遼寧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存在著吸資主體及方式單一、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單一、利用外資的結構不合理以及地區分布不平衡的四方面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合理化對策建議:加大引資力度、多元化引資主體;優化外商投資軟環境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引導外資在地域間合理分布。
參考文獻:
[1]路鳴,宗慧.新形勢下遼寧利用外資的貢獻與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2019(04).
[2]王妍,吳一迪.FDI對遼寧省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11).
[3]梁碩.遼寧省利用外商投資現狀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02).
[4]劉秀玲,朱瑞雪,牟嵐,劉巖,蔡莉.吸引外商直接投資 促進遼寧省現代服務業發展[J].北方經貿,2018(07).
[5]林煜.遼寧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合作研究[J].對外經貿,2017(06).
[6]姚瀾.遼寧省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差異分析及發展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8(31).
[7]李夢竹.吉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問題研究[D].延邊大學,2018.
作者簡介:尤晨陽(1998.01- ),男,內蒙古通遼市人,本科生,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國際貿易系在校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花(1983.02- ),女,吉林延吉人,經濟學博士,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副教授,研究方向:中韓貿易、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