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蓮
【摘要】當下,體育精神具有時代與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征意義。因此,中職體育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體育精神,積極開展創新性的游戲化教學。體育強則國家強,體育人才的力量是中國人的力量。在新時期,國家高度重視體育發展,將體育發展建設融入“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兩個重大布局之中,把發展體育作為關鍵的奮斗目標。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 問題? 對策
中職學校培養的是市場所需的專業性人才。這種人才符合社會需求,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技能人才。從就業來促進教學,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學好專業,提升能力,勇于創新。所以中職學校在當前大數據背景下,要盡快進行教學改革,以就業為導向,完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落實教育改革的相關措施,形成新形勢下的新的教育體系。
一、中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階段,中職院校的體育教育存在一些小問題,尚有改進的空間。中職院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此目標的指導下,中職院校對學生的教育目標首先是就業率的提高,因此,不少院校出現了重視職業技術教育輕視理論教育的局面,對體育教育不免流于形式,更不用談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當前中職體育教學模式單一陳舊,以教師為主,限制了師生之間的互動,體育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在實際教學中側重于體育技能的培訓,以體育考試成績為指導目標,只學習課標上或者考試要求的幾個項目,一切以分數為重,為了體育而體育,很容易磨平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這種側重點過于突出的模式下學生往往只會專心于一項或者幾項與考試相關的體育項目,忽視了體育全面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教育受到阻礙。
二、中職體育教學優化對策
(一)尊重學生基礎差異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因為其生源存在差異,就導致學生之間的基礎差異比較明顯。其基礎差異的體現:其一是受到學生過去學習的知識影響,同時也受到過去學習階段師資、教研、校內體育器材的限制。其二就是學生身體素質上的差異,體育活動實踐性非常強,一般可以說是體力與腦力的結合,雖然說可以通過大量的練習掌握相關的運動技能,但是由于學生的生活條件、營養條件以及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平時鍛煉程度都有很大差異,這就導致了學生之間出現差異化。針對以上提到的基礎差異,在分層教學工作展開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并尊重學生的基礎差異,從而更好地將分層教學模式引入到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中。
(二)小組競技,促進學生學習態度轉變
體育課程實踐性很強,對學生的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這與行動導向的核心教學理念恰恰是一致的。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結合體育課程的實踐性與互動性的特點,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合作訓練和小組競技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他們參與的熱情顯著提高,端正了學習態度,學習目標也更加明確。例如,籃球本身是一場互動性的體育競技運動項目,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筆者便采用了分組競技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將學生以7人為單位進行分組,保證組內成員之間能力水平大致相當。每組推選一名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隊長,各小組的學生分別進行組內的學習與訓練。在學習一段時間后,采用小組競技的方式,組織各個小組進行技能比拼。這種合作練習和相互監督、相互促進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構建體育教學實訓服務體系
以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目的,積極建設校內外培訓基地,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構建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的實訓服務體系。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中職體育教育要服從于這一要求,必須建立配套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構建起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使學生擁有將所學體育知識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大眾的機會,如組織社區體育競賽、擔任體育競賽裁判、到社區進行體育指導等,讓學生了解社會需求、發展綜合職業能力。
(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育,培養的是具有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的人才,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進行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有很多體育運動需要隊員之間的團結協作,相互信任,頑強拼搏,但配合優秀的技術動作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如籃球、足球、排球、團體舞蹈等等。在日常教學中,除規定的技術動作和相互磨練之外,還要不斷的滲透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拼搏意識,使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團隊合作精神,為將來進入崗位合作共贏,互相鼓勵打好基礎。
(五)多樣性評比方式
游戲法多樣的運動方式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參加興趣,同時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在游戲法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所教班級的情況設計一些適合該班的體育游戲,讓學生可以積極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在前滾翻等動作學習中,可以先進行簡單的流行舞蹈,活躍課堂氣氛。其次,可以進行班級分組,采取競爭性的教學方式。針對前滾翻中的正、圓、快三個考量因素進行評比。盡量以兩人一組的方式,從而增加各個同學的活動時間。在活動中傳授學生有趣的運動小口訣,讓學生快速領悟動作要領。在動作要領中要及時糾正學生,避免學生形成錯誤動作。當較多同學參與到游戲法體育課程后,學校可以開展游戲法全校性比賽。通過比賽的形式來加強學生的拼搏精神,同時有效檢驗游戲法教學的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是中職教育的重要內容,要結合學生的職業需要和社會發展需求,堅持以能力培養為導向,建立以學生自主學習和鍛煉為主、以教師授課為輔的教學模式,以職業特點為核心選擇中職體育教學內容,以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目的構建體育教學實訓服務體系,建立多元化評價主體,實施多樣化的評價。
參考文獻:
[1]尹吉玲.試論中職體育教學如何體現職業特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132-133.
[2]林力,林長青.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中職體育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3):108+110.
[3]陳偉.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中職生終身體育健康意識[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7):49,51.
[4]龍壬.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健康意識[N].貴州民族報,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