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畫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最重要的構成內容,是展現我國文化內涵、創作精神、民族情懷的重要表達形式。高校作為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基地,也是促進國內優秀文化得以傳承、發展、創新的重要方式。如何在高校當中針對國畫課程教學進行教學,成為了現當代許多教育研究者不斷探索的重要話題。由此,本文以“高校國畫課程教學中融入多元化教學模式”作為研究視角,希望通過本文研究,更進一步促進國畫教學品質的提升,為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校;國畫;課程教學;多元教學模式
引 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與文化的迅猛發展,傳統文化在發展過程當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國畫藝術表現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學科內容,有著非常特殊的傳承與表達方式,在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之下,也多多少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束縛了其原有理念的傳承。由此,影響不斷在高校的教學當中,樹立學生正確的認知性,進而為傳承和發展中國畫悠久的文化內涵、民族特點指明方向。
一、國畫藝術的基本概況
“國畫”一詞最早源于漢代,主要指的是在宣紙、絹等材料上進行繪畫,并且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藝術作為我國傳統繪畫表現形式,主要采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二、高校國畫課程教學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課程結構設置不夠合理
首先,針對國畫課程專業來說,在整個內容的劃分上存在不清晰、不明確的情況。現如今,在我國的高校美術課程教育教學當中,基礎性的學科課程在構建表現上“大同小異”,大多都是通過一種具有寫實性的表現形式教學為主,例如:素描。而針對國畫專業課程來說,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大多沒有對課程進行詳細的劃分,而這樣一種籠統的學習方式,勢必會導致國畫課程技法、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陷入困境,進而影響了學生對中國畫藝術表現的領悟。
其次,在日常的國畫課程教育教學實踐當中,簡單而又枯燥的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僅僅只是對色彩以及書法筆墨進行反復練習,整個課程當中缺乏對國畫哲學理論的教育,例如:對“儒”的融合。“儒”作為我國重要的哲學思想,在前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影響了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也是國畫技法以及已經塑造的重要內容。而在整個課程學習當中,缺乏此內容的融合與表現,就導致整個課程缺乏靈魂,很難凸顯國畫的審美韻味。
2.2受到不同外來文化的影響
在中國畫的發展歷程當中,由于受到歷史因素帶來的影響,我國的高等教育系統在構建上相對較為緩慢。對于美術專業的發展來說也相對比較遲緩,由此,在相應的發展程度之上,大多都是針對外來的一些理念、教學內容進行借鑒。中國畫所表現出來的獨有藝術特點也就是通過運用素描以及水墨等方式來對現實事物進行刻畫,而西方的一些造型藝術表現則大多都是以寫實為主。我國高校美術課程專業,包括國畫專業的學生,在接受相關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學習的時候大多都是以希望的課程教育教學模式為主,注重寫實表現以及靜物的練習。長此發展背景之下,學生在審美標準上就呈現出一種固化的特點,大多偏向于西方的一些寫實風格表現,這與國畫對意境上的傳達產生一定的矛盾,也導致了國畫藝術形式產生變化,很難促進國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三、高校國畫課程教學中融入多元化教學模式的主要策略
2.1構建專業化、系統化的國畫課程教育教學體系
在我國高校當中,國畫課程教育教學的起步相對較晚。由此,課程教育教學方法、教育教學體制上也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想要更為有效的降低外來文化對我國高校國畫課程教學帶來的影響,除了需要不斷的對國畫課程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國畫專業教學體系、教學內容等。通過搭建相對完善的中國畫課程教學體系,全面的提升我國高校國畫課程教育教學水平,為進一步促進國畫課程教學多元化模式的融合奠定基礎。依據目前我國國畫課程教育教學的發展現狀來看,首先,需要在國畫教學當中融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結合西方哲學文化中的精髓內容,讓學生能夠全方面的了解國畫創作的主要內涵,然后在進一步對學生的繪畫表現技法進行訓練,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為全面的提升國畫專業學生的整體繪畫水平。在中國畫專業課程教學當中,教育教學者需要使用堅持中國傳統文化所具有的主題地位,依據需要適當的補充相關的內容,促使學生更為深刻的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促進學生形成完善的國畫繪畫思想,并進一步強化自身的表現技法。
2.2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高校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藝術內容往往是相通的,不管是繪畫還是文學,其之間都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美術專業的高校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成績水平相對較低,不少有上大學的學生都在此時放棄了文化課程進一步學習的想法,而在此時,教師需要依據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糾正學生的這種歪曲的念頭。由此可見,在針對國畫專業課程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提升,對學生的專業化基礎進行培養,而且還需要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升。其中,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將國畫教學中融入傳統哲學思想等等,進而讓學生充分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并能夠以全新的國畫創作思維進行表現和創新。
2.3提升國畫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
首先,對于教師而言,需要具備更為豐富的國畫理論知識水平。在國畫教學當中,需要注重寫意思想在藝術表現中的融入,教育教學者在此時則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哲學思想,進而影響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表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視界觀和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影響。其次,國畫專業教育者需要與時俱進的去挖掘教育教學方式,充分運用身邊的優秀資源,促進學生在國畫實踐和比賽中進行交流,提升學生的創作水平以及鑒賞水平。
結 論
綜上所述,國畫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來促進教學,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為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促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發展中得到繼承和傳承。
參考文獻
[1] 試論國畫藝術的表現意境手法探究[J].吉木色.時代教育.2015(17)
[2] 國畫藝術創作中水墨技法應用的思考[J].劉世紅.藝術科技.2019(04)
[3] 魏存國的國畫藝術[J].魏存國.人大研究.2019(06)
[4] 茶文化在國畫藝術創作中的融入與發展[J].陳彩霞.福建茶葉.2017(12)
[5] 國畫藝術創作中的筆墨元素探析[J].馬睿哲.美術教育研究.2018(10)
[6] 國畫藝術中意境的表現形式探索[J].岳雁文.中國民族博覽.2017(07)
[7] 茶文化在中國國畫藝術中的體現與傳承[J].楊春玲.福建茶葉.2017(05)
[8] 趙萍的國畫藝術[J].趙萍.博覽群書.2017(04)
[9] 郭榕亭國畫藝術[J].郭榕亭.東方收藏.2017(07)
作者簡介:姓名周勇(1992.11),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湖南省瀏陽市),單位(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職稱: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