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物質需求的不斷提高,對精神需求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而書本是人最寶貴的精神食糧,從書中可以豐富人們的內心世界,陶冶人們的情操。圖書館作為一種公共資源,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它所提供的便利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近幾年來,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正在逐漸下降,而大數據背景為服務模式的提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本文就大數據背景與公共圖書館展開一定的探討,探討服務模式的提高以及創新式的服務方法。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如何創新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147
大數據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得到了相應的改變,它為生活方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它與互聯網技術緊密相連,為數據的處理和傳送提供了便利的方法。將大數據背景融入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當中,符合現階段服務模式提升的要求,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正在受到需求的沖擊,所以要加大創新能力,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而將大數據背景中的服務模式是大勢所趨。截止到當下,全球的數據正在不斷的增加,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得到了相應的提升,有了大數據的輔助,圖書館的規模會進一步的擴大,而本文研究大數據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改變,對圖書館的發展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1 傳統圖書館所存在的不足
1.1 信息服務理念不達標
圖書館里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對信息的收集與管理,而手機與管理工作也是較難開展的一項工作,它涉及的工作量較大,數據較多,另外,圖書館的軟硬配件也會影響整個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理念。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主要側重于一部分人,不能達到全面覆蓋,只是單單滿足一方的需求,這會使許多讀者的讀書體驗下降。比如現階段一些高校開放式的圖書館,往往會忽略對一些冷門領域的信息收集,如果學生所要查閱的資料來自這些領域,還有的過程將會存在一些
難度。
如果將大數據理念融入到開放性的圖書館服務當中將會解決這個難題,信息內容涉及更為廣泛,以大數據為基礎構建各個網絡平臺,可以使其余的圖書館相互補充,當圖書館內部的信息量提升的時候,將會吸引更多的圖書館用戶。可以為圖書館省下一筆建設成本,將服務化的理念發揮到最大。
1.2 信息服務模式缺乏主動性
以往的圖書館在運行的時候,信息服務模式缺乏一定的主動性,他們只能為用戶提供一定的內容信息,如果想進一步獲取信息就要前往圖書館進行一定的查詢,這種查詢方法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也不便于人們的出行。如果一名用戶要到傳統的圖書館去借一些圖書資源,但是在去的過程中,有另一名用戶提前借走,那么前一名用戶將會白跑一趟,既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也耗費了用戶的精力,這會使用戶的服務體驗下降,產生厭倦心理,使用戶在信息的獲得上不能占有主動地位。如果將大數據應用到信息服務模式當中,將會改變這一現狀,足不出戶便能索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料,通過網絡了解資料的位置以及去向,使用戶在獲取信息處于主動地位,而且大數據也能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傳遞不同的服務理念,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圖書館運營過程當中,只有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才能更好促進用戶服務體驗的提升。
1.3 信息內容缺乏完善性,豐富性
傳統的圖書館說(所)采用的信息儲存方式較為老套,它需要將收集的信息進行一定的處理,經過一系列的流程才能達到處理效果,流程的處理需要消耗一部分時間,如果其中哪一環節出現問題將會影響整體的資料收集。而傳統的收集方法主要是對書籍進行采購,對信息進行采集,這樣所處理的信息欠缺一定的穩定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局限,內容的豐富度不足,缺乏完整性,其次,圖書館信息采集的過程當中會提前進行信息篩選,一些信息量不能達到采集的標準便會篩去,篩去了(的)那一部分信息可能是用戶所需要的信息,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就會影響信息的完整性。但是公共圖書館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可以解決信息缺乏完整性這一問題,使信息的時效性得到保障,進一步豐富了信息的內容。另外,大數據背景所提供的不僅僅是文字信息,一些影像,音頻信息,也可以作為用戶需要的資料,使用戶獲取資料的渠道增寬,不僅為用戶的信息獲取方法提供便利,在內容上也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化,信息服務內容層次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2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
2.1 建立服務平臺,推動公共圖書館發展
大數據背景對于許多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為行業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如果順應大數據的背景,做出相應的改革和創新,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所以要想使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就要建立相應的服務平臺去解決用戶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因為信息的儲存需要一部分費用,而數據量也是不斷增加的,所以對于儲存的成本也在逐漸增加,在這種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面臨了更大的挑戰,如果僅僅因為儲存信息而消耗大量的資金,那么所剩余的資金無法維護公共圖書館的正常運轉。信息傳遞和數據量為圖書館提供了新鮮的血液,如果缺乏這兩個因素,圖書館將很難發展下去,無論是日常的使用還是日常的維護,圖書館都要支出相應的費用,這些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與用戶相匹配。大數據為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但網絡時代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帶來有利因素,促進公共服務模式推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一些網絡不法分子或網絡病毒攻擊圖書館的服務器,使圖書館的運行不能正常開展,使用戶的服務體驗下降。所以圖書館要立足于大數據背景下,建立相應的服務平臺,將數據優勢發揮到最大,爭取用最低的成本使圖書館獲得更高的發展空間,通過平臺為不同的用戶制定不同的服務,使每位用戶都能得到良好的使用體驗,從而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2.2 從移動端入手,加大服務體驗
人們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科技的發展而不斷提升的,需求的多樣化促使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的改變,傳統的服務理念已經不適應于現在人的發展需求,所以基于現階段的背景,要從移動端入手,加大服務體驗。近年來,便攜式移動圖書館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并受到人們的追捧和喜愛,足不出戶也能查到自己想查的信息。對于多數用戶而言,四處尋找圖書館的方法已經不可取了,通過手機上的軟件可以查閱各種資料,比如一些用戶在傳統的圖書館尋找一些信息,如果下次再次尋找,將會加大尋找難度,而利用網絡移動端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網絡查詢信息,可以根據個人瀏覽和歷史記錄對之前所找過的信息進行再次查找。除此之外,移動端的用戶可以擁有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和個人隱私空間,通過自己的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模式,可以加快獲取信息的速度,享受多樣化的服務體驗。從移動端入手,不僅為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也為公共圖書館節省了大量的資金,也進一步促進了圖書館服務內容的提升,使用戶擁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2.3 用新型技術推動服務內容的完善
近年來,智能型的圖書館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人們在好奇的同時也樂于去體驗新鮮事物,所以用新型技術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內容的完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相對于傳統的體驗方式,智能型的圖書館更加迎合了人們的趣味,提高了用戶的體驗。傳統的圖書館,只是用來閱讀的場所,但是用新型技術融入將會改變這一服務內容,將無線網覆蓋整個圖書館,根據不同用戶的選擇,對于不同書籍的存放內容進行定位,用戶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我需要的資料,也為圖書館的整理和書籍的存放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以往圖書館的支付方式是采取現金支付,這種支付方法極為不便,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也不利于資金的整理。而現階段,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手段逐漸發展,用戶通過網絡劇時可以完成支付,去節省了支付時間,也為資金的整理提供了便利性。欲望的圖書館,只是單純的讀書體驗,基于新背景可以融入人文關懷,加大圖書館的制度管理模式,避免書籍亂放所帶來的不便,因為關懷既達到了良好的服務理念又避免了圖書雜亂無章亂放的情況。
2.4 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的現狀
大數據時代為圖書館輸入了更加新鮮的血液,不僅提升了用戶的服務體驗更提升了圖書館整體的服務水平,用戶在良好的環境下進行書籍的閱讀,逐步出戶也能獲取需要的資料。圖書館也可以立足于大數據背景,對運營服務模式進行更加理性的分析,如果出現額外的問題要進行進一步的解決,從而提升整體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升。抓住用戶的興趣,從興趣入手,進一步加大服務理念的貫通,以個性化的服務推動整體水平的提升,營造良好的移動端。通過移動后臺的數據分析,可以對用戶的閱讀喜好進行一定的定位,只有分析用戶的閱讀傾向,才能更好推進圖書館整體質量的提升,如果多數用戶對同一資料感興趣,就要深入貫徹的研究。根據不同的閱讀人群要劃分不同的服務理念,創建結構性規范化的服務區域,將簡單服務精細化,加大新型技術的應用,既促進了信息技術的傳播,也促進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的提升和質量的改變。
3 結束語
總地來說,大數據時代為公共圖書館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去節省了圖書館的資金消耗,又為用戶帶來了良好的體驗,但是對于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要進行一定的創新,不斷改變服務模式和服務理念,針對不同的用戶采取不同的方法。大數據時代不僅僅是推進圖書館前進的動力也是一項嚴峻的挑戰,要合理應對互聯網問題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與傳統的服務模式相比,現階段的服務理念已經得到了相應的改變。圖書館要立足實地,從用戶需求入手,將服務理念貫徹到整體服務過程當中,適應發展趨勢,以服務理念與用戶滿意度為標準,為自身的發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潘信林,馬曉茜,龍耀華.“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優化探究——以長沙市圖書館為例[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8,34(05):97-103.
[2]朱桂紅.“互聯網+”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新媒體服務[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8):152-153+156.
[3]李亮.“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移動服務創新實踐探索一一以深圳圖書館為例[J].河北科技圖苑,2018,31(04):70-73+69.
[4]湯莉.“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模式構建[J].黑河學刊,2018(03):168-170..
作者簡介
周麗君(1991-),女,漢族,河南長垣人,本科,初級,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