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黃河流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在關于黃河流域經濟發展的同時,更要兼顧生態環境保護,致力于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賦予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動力。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需要遵循現代工業化、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原則,整合資源優勢,構建高質量的現代產業體系,以便于提升黃河流域經濟發展水平,并帶動其他周邊區域經濟有效增長。本文就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角度著手分析,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區域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同步發展。
關鍵詞:現代產業體系;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工業化
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是我國一項重要戰略部署,而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支持。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逐漸從粗放式階段轉化為高質量化發展,迎合經濟新常態帶來的挑戰,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盡可能規避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為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方向
結合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相關要求,應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實體經濟發展,實現現代金融、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形成更具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堅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豐富現代產業體系內涵與內容。基于此,應堅持實體經濟發展目標,權衡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發展的占比,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立[1]。注重生產要素協同作用發揮,堅持創新驅動,引進先進技術和手段,推動產業綠色化、產業技術化、產業高效化以及產業集群化,優化產業鏈,減少資源損耗和環境污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偟恼f來,經濟高質量發展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體內容有以下幾點:
其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目標,虛擬經濟為輔,促使二者均衡、協調發展。
其二,投入高質量,尋求高質量產出,整合人力資本、現代金融與科技等生產要素,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并引進信訪室和新機制,促使高生產要素應有作用充分發揮[2]。
其三,多維度高質量產出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對于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具有積極作用。
其四,推動生產方式創新優化,多形式來扶持產業發展,尤其是新技術、新消費模式、新生產模和商業模式涌現,促使更多新式的產業組織方式、市場組織方式形成發展[3]。同時,堅持產業自身發展為重點,整合資源,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
由于發展條件和目標不同,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有著不同的內涵要求,結合黃河流域經濟發展現狀,在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前提下,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v觀當前黃河流域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結構單一、規模有限和新興產業發展前景不明確問題仍然存在,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因此,以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其目標指向有以下幾點:
其一,現代制造業為核心,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帶動現代生產服務和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賦予實體經濟持久發展動力。
其二,堅持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青島中心城市核心,真個好產業生產要素,發揮集聚效應來推動高端產業發展。
其三,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堅持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智能產業升級,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目標,切實提升產業競爭優勢。
二、如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一)構建高質量產業體系
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重點培育新型產業,推動產業高質量、綠色化發展。傳統制造業、傳統能源型產業、傳統商業等,積極引進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手段,創新研發新型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以此來實現生產要素有機整合,提升產業的生產效率和效益[4]。其次,大力發展互聯網+,增加投入扶持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和電子信息等產業發展。結合黃河流域的發展需求,堅持生態保護為前提,大力開發清潔能源與環境服務,將生態保護理念滲透到實處,推動黃河流域產業轉型升級。
(二)建立高質量要素體系
中心城市和大型城市群為中心,加強黃河流域與其他城市群之間的經濟往來,致力于開發更多信息中心、科技中心和金融中心,完善城市配套基礎設施同時,切實提升城市現代化建設水平。吸引更多科技和教育資源扶持,引入社會資本,培養更多各種類型的高素質人才,致力于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三)建立高質量產業基礎體系
建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尤其是通訊、航空、高鐵、公路和水利設施建設,重點推動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其次,夯實高質量市場基礎,逐步擴大市場規模,提升黃河流域產業競爭優勢,在發揮市場效應基礎上,吸引更多外來資本進駐,發揮產業集聚效應來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5]。另外,建立高質量平臺基礎,加強科技中心、金融中心、自由貿易區等建設,同時借助現代化技術來構建科技平臺、金融平臺和貿易平臺,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奠定基礎。
黃河流域的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同時,注重內部產業分工協作,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優化黃河流域的產業鏈,對于黃河流域產業多類型發展。通過此種方式,進一步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黃河流域區域高質量發展。
結 論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背景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受到了全社會的重視。為了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重要內容則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整合生產要素,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堅持實體經濟發展,重點扶持新型產業,便于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優勢的同時,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閆二旺,張婧.黃河流域省會城市競爭力分析與城市群建設[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0(01):114-121.
[2] 閆貝貝.產業政策績效評價體系探討——以黃河流域為例[J].山西農經,2020(20):101-102.
[3] 銀川市委黨校課題組,沈國琴.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實現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N]. 銀川日報,2020-08-13(005).
[4] 楊丹,常歌,趙建吉.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難題與推進路徑[J].中州學刊,2020,22(07):28-33.
[5] 高煜.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研究[J].人文雜志,2020,10(01):13-17.
作者信息:趙聰,性別:女(1980.08—),民族:漢,籍貫:河南濮陽,學歷: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工商管理,營銷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