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東
摘 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食物越來越高的要求,豬肉在人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進一步帶動了生豬養殖業的發展。在人們飲食需求中,豬肉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是我國人民生活攝取蛋白的重要來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今,生豬生產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而豬傳染病的防治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本文簡要分析生豬養殖中傳染病的防控策略研究。
關鍵詞:生豬養殖;傳染病;防控策略
引 言
在生豬養殖中,傳染病防治是最重要的環節,只有對生豬傳染病實現預防和控制,才能使生豬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農民養殖戶的收益才會逐漸增多。雖然現階段的科學技術水平和醫療能力的不斷發展提高,已經對生豬傳染病的爆發進行有效地控制,但是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在生豬養殖過程中,仍然會碰到諸多的問題。所以為了生豬養殖業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就應該加強對生豬傳染病的防控措施和應對方法。
1生豬養殖中出現的問題
1.1預防工作達不到要求
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一些小型養殖場和養殖人員對生豬傳染病的重要性沒有清楚的認知,技術水平也達不到傳染病的防控要求,難以對生豬傳染病進行有效的防控。具體表現為,在生豬傳染病的防控免疫方面做不到位,對疫苗的接種日期沒有基本的意識;沒有按照要求使用疫苗等藥物,對疫苗的使用管理沒有明確的方法,嚴重阻礙了傳染病的防治效果,使防控質量大大降低[1]。
1.2養殖方式單一落后
目前為止大部分生豬養殖場的養殖方式比較落后,容易使病菌大量的滋生,病原菌到處擴散。在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發展的前提下,已經有一部分地區基本上實現了規模化的生豬養殖,養殖能力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從而使生豬傳染病的防控效果不斷加強。但是也有很多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經濟技術遠遠落后于其他地區,沒有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養殖方式也落后單一,對生豬傳染病沒有清楚地了解和把握,在出現問題后得不到及時的控制,造成疾病擴散,引發嚴重的后果。
1.3監控工作不到位
在生豬傳染病的防控方面,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撼動的,具有重要的價值。只有相關部門真正的發揮出其應有的職責,積極的開展生豬傳染病的防控工作,才能夠使傳染病的防控效果顯著提高。但是根據調查發現,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出現生豬傳染病監測缺失的事情,相關部門沒有做到具體的實施,在真正出現生豬傳染病時也不能及時的進行科學管理,導致最后的監測效果不理想,生豬傳染病的蔓延情況嚴重,造成了市場和養豬戶巨大的損失。
1.4生物防控措施不到位
在生豬養殖場建設過程中,大部分養殖場生物防控措施缺乏,養殖場周邊綠化隔離帶普片不足,進出場生物安全意識不到位。人、動物及蚊蟲是動物疫病傳播的最有效途徑,當某場某種傳染病發生時,通過人、動物、蚊蟲等媒介的傳播周邊養殖場相繼爆發同種疫病,從而給廣大生豬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2生豬傳染病的防控策略分析
2.1養殖戶樹立正確的防控思想意識
在生豬養殖場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生物防控措施的落實,建立綠化隔離帶,增添防鼠、防蚊蟲、防塵設施。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需要正確認識生豬傳染病,并且樹立健康的傳染病防控思想意識,防治傳染病的出現和擴散。在日常的養殖工作中,應該選擇身體健康的豬進行飼養,并且與有關部門的傳染病防控宣傳相結合,按照規范開展生豬的養殖工作。在選擇生豬的品種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的好處,需要考慮到多個方面多種因素來引進豬種。一般來說,養殖規模相對較大的養殖戶可以盡可能的采取自養自繁的方式進行生豬的養殖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對傳染病的防控。如果要引入仔豬,就必須要到正規的養豬場進行選擇,在引進仔豬后不能立刻與本地豬混養,要隔離一段時間,還要在當地的檢疫部門完成檢疫工作才可以與本地豬一起混養,防止仔豬攜帶病毒傳染其他豬。
2.2進行嚴格的消毒工作
養豬戶完成引進仔豬的準備工作后,為了使養殖效益得到增加,降低傳染病的發病幾率,豬場立即進入全面封閉式管理,對養殖場進行全方位消毒工作,還必須要對進出人員和物資進行全面有效的消毒,使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得到控制。管理人員必須明白,對環境消毒雖然對病菌的徹底消毒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傳染病在養殖過程中的出現幾率大大降低。在對養殖場消毒殺菌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開展工作,爭取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藥物的消毒作用,使消毒工作的效果提升[2]。
2.3開展定期的監測工作
養豬戶想要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有效的防控傳染病,就要貫徹落實好生豬的監測工作,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生豬傳染病,并且在做出正確有效的判斷后及時治療。在開展監測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對跨地區運輸的生豬進行監測,同時對本地的養殖廠觀察,一方面可以有效規范養豬戶的養殖行為,保證他們按照制度養殖;另一方面為養豬戶的養殖工作提供科學引導,防止生豬出現感染癥狀,造成嚴重后果。
3生豬養殖傳染病的具體防控措施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等相關部門要意識到傳染病的嚴重性,及時開展傳染病的流調和預防工作。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如果已經出現生豬感染的情況,養豬戶必須高度重視并及時上報。養豬戶在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的時候要具體反映病情,比如養殖數量、發病豬的數量、發病日期、死亡數量和病豬的臨床表現等,為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工作提供幫助。在完成報告工作后,養豬戶要做好健康生豬的隔離工作,封鎖發病區,同時暫停場內生豬流動,對尚未感染的生豬接種疫苗,并把病豬豬舍的衛生用具進行嚴格的消毒殺菌。對死亡生豬在動物衛生監督部門的監督下做好無害化處理。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生豬的養殖期間,發生傳染病的危害是嚴重的,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無法挽回的。在秋冬的養殖階段,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時期,考慮到傳染病的危害性,管理人員和養豬戶要提前做好對傳染病的防控,這對于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健康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養殖過程中,只有對傳染病進行全方面的防控,才能夠促進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在促進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根據各個地區不同的實際情況制定可實施的方案,實現對傳染病的科學防控。
參考文獻
[1] 熊武,李春龍.生豬養殖中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189.
[2] 鄭天勇.生豬養殖中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2):202.
[3] 李秀春,楊德英,波文英,等.瀘水縣生豬養殖中的飼料使用安全調查報告[J].當代畜牧,2016(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