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下如何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本文以超星平臺和騰訊極速課堂為基礎,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互動方式、考核方式四個方面進行改革,充分結合慕課和直播課堂等在線教學方式的優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礦井通風與空調》;在線教學;改革;探討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生活、工作、學習都受到嚴重影響,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為響應國家號召,中國礦業大學深入發掘教學資源,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學校教務部聯系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超星等各大網絡教學平臺,做好開展在線教學的準備。本文以《礦井通風與空調》為例,介紹疫情期間在二學位學生中開展在線教學活動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改革措施。
中國礦業大學二學位采礦工程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煤炭企業發展需要的、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高技能型人才,但生源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基礎非常薄弱。《礦井通風與空調》是安全工程、采礦工程等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主要介紹煤礦井下空氣流動規律及如何分配與調節用風量,理論性較強。結合以上情況如何在疫情下通過在線教學的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就是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我們在如下幾個方面教學了教學改革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教學方法
在教學手段上采用超星慕課資源和直播相結合的方式。中國礦業大學職教部自2015年就開始了部分課程采用超星慕課平臺進行教學組織的嘗試,其中就包含有《礦井通風與空調》課程。慕課資源中包括教學錄像、電子教案、即時練習、教學大綱及參考資料等,可作為學生課程學習中預習、復習的一種主要資料來源。在直播平臺的選擇上,首先要能在網絡通暢時平臺本身能夠穩定可靠,其次學生和教師易用方便,結合其他老師的實踐經驗,目前以騰訊極速課堂和釘釘會議的穩定性最優,同時考慮到學生的使用習慣,最終直播采用的騰訊極速課堂。與傳統的看書本預習相比慕課視頻資源學生更容易接受。在直播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事無巨細地講授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點,而是有條理地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更多的是與學生一起討論、交流,重點解決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2、教學內容
目前《礦井通風與空調》課程采用的教材中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公式推導較多。根據二學位學生的特點,按照正常的教學內容進行,對很多學生來說學習會非常吃力。同時課程中部分理論性太強的內容對日后的學習工作意義可能很小。同時存在學生去了煤礦現場,遇到實際問題時不知如何下手。結合線上教學的特點,通過對原教材中的部分理論性強以后工作學習用到較少的內容進行弱化,對部分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更新,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教師在充分了解課程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基礎上,合理地取舍講授內容,并且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所選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基礎性、必教性、高頻性、可拓展性等要求。在直播課堂中重點圍繞現場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和需要展開討論和啟發式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目標更加明確,并最終具備一定的獨立解決相關問題能力。
3、互動方式
通過提問、“舉手”等環節與學生討論互動,此時老師與學生的音畫都是同步的,所有學生的直播端都可以同時看到,虛擬出了一個類似課堂的教學氛圍。將提問、舉手的結果及時進行記錄匯總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互動的同時也可以避免一些學習自覺性較差的學生出現掛屏、拉屏現象。此外,在直播課堂結束后,學生還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進行課后討論和答疑,通過與老師交流,學生可以及時獲得疑問的解答,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的當前學習狀況,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4、考核方式
疫情期間學生在家,學習環境不像在學校,老師對學生的監管不如課堂上來的直接,對于一些自律性較差的學生容易出現不積極,應付了事的情況。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課堂的積極性,課后學習的自律性,大幅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將平時成績的比重調整為50%。而平時成績又主要由超星平臺和騰訊課堂上發布的任務、討論、提問等組成。通過超星平臺及時發布課程任務,包括觀看視頻、章節作業、討論等,通過騰訊直播課堂進行簽到、舉手搶答、發布選擇題等形式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上兩個平臺的數據都可以直接導出到Excel表格,作為平時成績的主要依據。同時將平時成績一到兩周發布一次給學生,使得學生知道自己的平時表現情況,即增加了平時成績的透明度,又使得平時成績偏低的學生能夠及時進行彌補,避免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臨時抱佛腳,只是考試前進行突擊學習。
結語
通過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互動方式、考核方式四個方面的改革,充分結合了慕課和直播課堂等在線教學方式的優勢。課前使用超星平臺推送教學資源與教學任務,課中依托直播平臺搭建同步課堂,激發學習的主動意識,課后通過作業發布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同時用好班級微信群、QQ群開展個性化指導,讓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活動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比平常更受學生歡迎。學生普遍認為線上教學具有教學資源電子化、課程可回看、學習的時間地方靈活等優勢。相信在疫情結束之后,在線教學仍然可以作為線下教學的有益補充。
參考文獻
[1]吳琴.基于“騰訊課堂+超星”的《醫用物理學》在線教學實踐[J].廣東化工,2020,47(18):252-253.
[2]郭梁輝,賈文婷.項目化教學在礦井通風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27):178-179.
[3]張軍亮.通風學應用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11):52-53.
作者簡介:
賈慧霖(1981-),男,安徽合肥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煤礦災害的監測監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