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亮(貴州大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出現了改變,而且競爭的方法也得到了改變,這樣的情況也就導致經濟發展將要面臨全新的考驗。如今在教育行業當中,高等教育的工作也已經得到了變革,由以往的專業教育漸漸地改變成為了復合型教育方法。現階段,在教育行業當中,對職業院校提出了新的需求,學校一定要重視培養自主創業型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僅會對社會帶來一些影響,還會直接影響到職業院校對于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本篇文章分析了經濟管理類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構成,以及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意義,然后制定出了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方法,希望可以為教育行業提供參考。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高等院校當中,學生在畢業之前一定要具備經營好、財務管理工作等等方面的內容。所以,現階段經濟管理類的大學生要想在畢業之后自主的進行創業,就必須要認真的去學習一些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提升自身的經濟管理能力,這樣才可以讓經濟管理大學生在畢業后順利的進行創業。
在很多的經濟活動當中,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也屬于最終的客體。因此,在生活當中很多的活動里都是需要人來進行控制的。在高等院校當中,經濟管理專業的大學生,要是想在畢業之后順利地進行創業,就一定要處理好自己和社會當中的關系,同時還需要學會與社會經濟活動進行交流的方法,這樣才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首先,在高等院校當中,培養經濟管理類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屬于促進我國創新型發展的關鍵。我國現在正在向著創新型的國家發展,而且科技技術也在不斷地進行發展,并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在高等院校當中,經濟管理專業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知識,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滿足建立創新型國家的需求。
其次,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可以提升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而促進學科的發展。在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時候,還要幫助學生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其主要包含了經濟管理知識和社會管理方面的知識等等。因此,在進行培養的時候,高等院校一定要在經濟管理專業的基礎之上,把所有的知識內容全部融合到一起,改變以往的問題,從而促進專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大學生在優化自身知識結構的時候,還需要對知識進行合理運用,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如此,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得到培養,從而提升自身自主創業的能力,同時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在培養經濟管理類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時候,不但要分析學生自身的專業,還需要將學生的思想融入到創業工作當中,下面將要從三個方面來敘述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方法。
在高等院校當中,大學生畢業后進行創業不屬于自己的事情,對于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一定要重視對創新環境的優化。首先,一定要改變以往的創業政策,當地政府一定要在各個方面來進行改革,經過制定相關的培養政策,來支持對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例如,對于一些貸款工作進行優惠,以及運用稅收的優惠政策進行工作。其次,還需要重視對創業政策的監管工作。制定出合理的制度,并重視對制度的執行力度,經過相關調查可以發現,前幾年,很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在即將要畢業的時候申請了相關的創業計劃項目,不過當地的政府直到學生畢業,也沒有將創業資金發放給學生,這樣就會直接的影響到大學生畢業后開展創業的積極性。因此,當地政府一定要重視這樣的情況,并且對其進行監督。最后,還需要重視對高等院校的改革工作,經過開展實踐教學內容,建立一些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和內容,同時,還需要將大學生創業培養的成績也融入到考核工作當中,從而可以提升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
現階段,很多大學生在進行創業的時候,都會出現缺少創業資金的情況,而且有的學生也缺少一些相關的創業經驗。以社會的角度來說,想要改變以往教育的觀念,就一定要全方面的了解學生的創業,并且社會一定要重視對大學生的創業。此外,還需要去了解創業失敗人員失敗的原因,從根本上來了解學生的創業工作。因此,高等院校一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大學生建立一個創業的環境。
首先,一定要重視培養創業教師的能力。高等院校一定要注重對創業的教育工作,并且要重視對資金的投入工作,讓創業教師去參與一些相關的創業學習工作,這樣才可以讓教師更加了解企業的創業方法,并且還能提升創業教師自身的能力和素養。從而使創業教師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培養,讓大學生在畢業后順利的創業。其次,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法。針對學生來說,大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不相同的,所以教師一定要運用合理的培養方法來進行培養。創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鼓勵學生進行創業,并且讓學生可以在沒有畢業前就進行創業。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也要對教學的方法來進行創新,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在設計課程的時候,一定要體現出創業的內容,在進行考試的時候,也要改變以往的方法,運用創業等方面的內容來開展考試。最后,重視對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工作。高等院校一定要和企業建立合作的機會,并且幫助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建立一個進行創業的基地,將創業能力的培養和專業能力相互融合到一起,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豐富創業大學生的創業經驗,還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從而到達創業的目的。
在高校教學當中,教師和大學生都屬于微觀的個體,在創業教學當中,教師屬于大學生創業過程當中的引導者,而且大學生就是開展創業工作的實施人員。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不過學生和同學之間的關系會比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友好。所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時,創業指導的教師一定要融入到學生當中,與學生搞好關系,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畢業后更好的進行創業工作。以學生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在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盡管在創業方面都有著一些優勢,而且也學習過相關的創業內容,但是想要順利的進行創業,還需要具備過硬的素質。要想使大學生的創業可以成功,那么大學生就一定要具備豐富的知識,還需要提升自身的素養。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當中,一定要認真進行學習和研究,并且要歸納一些自己對創業的看法,然后開展市場調查的工作,這樣才可以使自己的創業意識得到完成,從而在畢業后自主的進行創業,提升自身的創業能力。
總的來說,在職業院校當中,經濟管理專業的大學生,高校一定要讓其了解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和動態。需要設計相關的專業教學課,經過比賽和實驗探究等方法,來重視對經濟管理類大學生創業的狀況,并且創新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方法,從而培養出高技能、高專業的創業人才,使經濟管理類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可以更順利的進行創業,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