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經濟開發區樹人小學 唐必林
閱讀是英語技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也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要保障小學英語閱讀的有效性,教學時,教師應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以及學習發展的需要,制定有效閱讀的教學目標,巧妙設計閱讀活動,營建閱讀的氛圍,促學生會讀、想讀、樂讀。如何提升閱讀的有效性,是本文要論述的問題。下面,筆者將結合具體案例,對這個問題進行簡單闡述,以期通過分享,能拋磚引玉,與同行共同探討有效閱讀之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興趣,才能津津有味地閱讀,才會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首先從閱讀興趣的激發入手,巧妙激趣,促使學生快樂閱讀。
以四年級下冊Unit5 Story time 教學為例,傳統的教單詞、講讀課文的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若教師能巧妙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熟悉問題,打開學生的“話匣子”,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激發其濃厚的興趣。如:“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What can we do in spring/ in summer/ in autumn /in winter?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一年有幾個季節,每一個季節可以從事的活動有哪些,最喜歡的節日是哪個等問題,讓學生爭先恐后地自主交流。學生自主表述后,教師借助PPT,為學生呈現出一年四季不同的圖片,每呈現一幅圖畫,教師以問題:“What season is it?”鼓勵學生討論,讓學生獲得快樂的體驗。情境的創設,閱讀氛圍的營造,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奠定了閱讀的基礎。
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角色表演、游戲融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可以提升閱讀的有效性。如What is the matter?的Story time 教學時,讓學生三人一組,分別扮演劉濤和劉濤的爸爸、媽媽,將對話情節再現出來。這個角色表演活動的開展,遵循兒童喜歡動的需求,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直以來的閱讀教學,教師采用講讀法,實施“滿堂灌”,即使想通過問題教學增加互動機會,也是自問自答,剝奪學生自主設疑的主動性,剝奪學生對問題思考、探究的權利,降低問題教學的有效性。新課標要求改變教師主宰閱讀課堂的模式,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模式,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敢于質疑,給他們探究思維的空間,促進他們主動閱讀、主動探究的習慣。
以Seasons 的Story time 教學為例,課堂之初,筆者首先給出一組問題,讓學生自主選擇兩個,開展Let's discuss 的活動,該活動的開展,基于學生的認知和生活實際,容易讓學生暢所欲言。在活動中,學生自然會遇到詞匯方面的障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然拼讀法或者利用以舊帶新的方法,自主拼讀出這些單詞。如spring,根據sing 遷移出ing 的發音,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構建的學習能力。通過鼓勵學生自主質疑,如:“When does spring begin?What can we do in spring?”等問題提出后,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投入到閱讀中,投入到自主交流中,提升閱讀的有效性。
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閱讀興趣,形成閱讀技巧,提升閱讀能力。而閱讀技巧、閱讀方法是有效閱讀的關鍵,學生只有掌握了閱讀技巧和良好的閱讀方法,才能不斷強化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結合閱讀材料,巧妙滲透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不僅愛上閱讀,也學會閱讀。
教學Seasons 時,首先引導學生根據插圖而猜測課文的主要內容———四季;再引導學生分別仔細觀察圖片,快速閱讀每一段,思考:“What can we do in this season?”引領學生抓住核心詞匯fly kites 等,有助于學生形成抓住核心詞而閱讀的技巧,逐漸提升閱讀能力。
此外,教師還應借助于思維導圖、圖表等,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結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Keep our city clean 為例,閱讀教學時,鼓勵學生借助于思維導圖,列出文章的提綱——Make our city dirty 以及Keep our city clean 的幾個方面,這樣,既有助于閱讀方法的培養,也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復述,提升閱讀效果。
有效閱讀的方法遠不止文章中論述的三個方面,有效評價、課本劇編演、拓展課外閱讀、開展讀后寫等,都是優化閱讀教學設計、提升閱讀能力、保證閱讀有效開展的良好舉措。教學中,教師應創新閱讀教學理念,構建閱讀課堂模式,加強學生能力培養,從而促進閱讀教學走向高效。